邱偉延
摘 要:語文教材是名家名篇的“倉庫”,教材文章充分體現(xiàn)著我國藝術文學的社會美和自然美。教材囊括了多種形式的文章,既有繪聲繪色、充滿奇思妙想的說明文,又有語言樸實、真切的記敘文,還有文字優(yōu)美、語句押韻的詩歌,更有耐讀、生動的記敘文。所以,審美能力顯然是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和欣賞美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這一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語文;審美能力;想象力
鑒于審美能力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恰當?shù)姆椒ㄌ岣邔W生的審美能力,綜合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善于聆聽和觀察
學生感受到了美,才能進一步接受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課文承載著體現(xiàn)審美內容的關鍵作用,學生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文章中的文字和語言。欣賞音樂要有能夠聆聽的耳朵,欣賞美術作品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對于欣賞文學作品來說同樣如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眼看、口說、耳聽同時進行,接受課文塑造形象的情感和美的熏陶。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文學作品表現(xiàn)出的節(jié)奏、色彩和神韻等,以此培養(yǎng)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教師可以將文章類比為音樂作品,實際上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與優(yōu)秀的樂曲有異曲同工之妙,有的文字傾訴哀愁,有的文字表現(xiàn)喜悅。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就是最鮮明的代表,文章描寫的春天和冬天,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恰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將春天和冬天的景色繪制得栩栩如生,我們在閱讀時好似身臨其境。
在語文教材中,還有相當多精美的繪畫,這是作家用文字繪制出來的,通過我們的想象在頭腦再現(xiàn),這種聯(lián)想或者想象同樣能讓我們感受到美。例如,在《背影》中,作者父親越過站臺去買橘子時,作者看到父親背景時留下的淚水;《春》中百花爭艷、百花競放的春花圖。課文中精美的繪畫太多太多,數(shù)不勝數(shù),除有色彩、線條、形體、山水風光、花草蟲鳥,有人物畫,還有的像油畫,有的像水彩畫,有的濃郁,有的寧靜,有的奔放,所以在閱讀課文時要注意作者文字的描述,不能一筆帶過,只看大概,而是要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xiàn)這些圖畫,讓學生置身于圖畫表現(xiàn)的情境中,獲得最真切的感受。當然,學生也不能只欣賞文字形式的外在美,還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和斟酌,進一步深入思考和了解作者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感,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課文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獲得真切感受,與作者的心靈相溝通。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想象力,給學生插上審美的翅膀
想象為審美插上了翅膀,換言之,想象是藝術存在的前提,沒有想象便沒有審美,更無藝術創(chuàng)造。
但是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非常注重“寫實”,對于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置之腦后,往往要對文章進行非常細致和深入的解體、分析,不論是文字表面意思還是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都一股腦全部講解,沒有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長此以往,僵化的教學模式勢必會影響學生想象力的發(fā)展。
在教學中,如果無法誘發(fā)學生想象和聯(lián)想,我們也無法對作品的審美鑒賞進行“消費”。那么,我們應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這種想象力的培養(yǎng)呢?譬如這一教學活動,給予想象空白,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例如,在《孔乙己》教學中,這篇課文的高潮部分是第十一小節(jié),一名教師在講解這一節(jié)時,用深沉的語調朗讀:“他便在旁人的說笑聲中用這只手慢慢地走過去了。”朗讀完,教師不再說話,教室里一片寂靜。這是孔乙己被打斷腿后,人們最后一次看見他,孔乙己究竟會怎么樣,是死是活?這些都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雖然教師朗讀完后教室一片寂靜,但實際上學生都在認真思考。然后教師順勢提出問題“如果這是一部電影,這個鏡頭播放時有一分鐘旁白,如果是你,你要怎么講呢?”學生非常積極,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三、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必須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并應從課內外入手,不應敷衍了事
新的語文教材把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作為重點提出來,北京四中特級語文教師顧德希認為美的特性要求我們不能去規(guī)范美,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要轉變角度,從課堂的“主宰者”變?yōu)檎n堂的“引導者”,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用學生的情感代替教師的客觀分析,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審美水平和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對學生進行孜孜不倦的教誨和引導。再者,環(huán)境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關鍵,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不斷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
造美。
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至關重要,并且,由于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我們只有側重審美教學,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挖掘文學藝術
的美。
參考文獻:
梁有偉.初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1(6):305.
編輯 趙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