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普榮
【摘要】 高中英語教學長期以來受到傳統(tǒng)思維模式以及應試制度的影響,出現了諸多問題,本文在協同論的支持下論述了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的措施。
【關鍵詞】 協同發(fā)展 高中英語 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8-193-01
0
新課改實施多年,高中英語“教”與“學”的理念與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仍然存在諸如重“學”輕“教”、有“師”無“人”、顧“試”失“養(yǎng)”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為了切實解決這個問題,筆者剖析了目前高中教學管理中的局限,并結合部分實踐案例探索了旨在促進師生協同發(fā)展的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策略。
1.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方面
1.1.1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仍然沒有做好教學理念的更新。在課堂上,教師教學仍然采取單一目標的教學,注重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這樣,在教學時,教師就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之上,希望學生在教師講解之后,能夠順利完成習題練習。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時間安排較緊,教師完成了知識目標之后,課堂時間就所剩不多,有時候甚至課堂時間不夠用,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教育。
1.1.2教師不能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正確定位
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占據著主角的位置,僅僅發(fā)揮著傳遞知識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作用。英語作為語言的學習,不應該僅僅把重點放在語言點和知識的講解上,教師要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語言能力。
1.2學生方面
1.2.1奮斗方向及學習目的不明確
很多的高中生都不明白為什么學習,很多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能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最后考上一個好大學。這樣的學習目的怎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由于高中學生學習科目多,學習任務中,英語又是很多學生的一門弱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之后,他們就會放棄英語學習,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他們感興趣的科目之上。
1.2.2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方法的掌握比知識的掌握更加重要。但是,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學習英語時僅僅靠死記硬背,不斷深入到題海之中。雖然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當時由于方法不對,卻不能掌握住所學知識,學習效率不高。
2.協同發(fā)展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學設計分析的
2.1詞匯的協同發(fā)展
與其他語言一樣,英語詞形和詞義是一個相互依存、彼此滲透、隨語境變化而變化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例如,以某詞為詞根,加上不同的前綴、后綴,會呈現不同的詞形、詞性和詞義;把某詞與其他詞進行組合,能構成一系列派生詞、復合詞。以set為例(見圖1),該詞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加上前綴re-,成為動詞reset(重置);或后綴-er,成為名詞setter(安裝者);或后綴-ing,成為名詞setting(背景);或后綴-tle,成為動詞settle(解決);或和另一詞匯back合作,成為名詞setback(阻礙);和out組合,構成名詞setout(出發(fā));和down組合,成為名詞setdown(著陸)。
圖1 以“set”為詞根的詞匯
2.2評價指標與發(fā)展目標的協同策略
評價指標引導、評價教學活動,最終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及英語教師教育、教學、教研能力的協同提升,即師生發(fā)展目標的達成。因而,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須聚集師生發(fā)展目標,對照評價指標,科學設計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實現雙方共贏。
例如,高中英語教師在為學生講授《Bodylanguage》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在該節(jié)英語課堂中的參與積極性,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以及神秘性,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制作出一個與人體語言有關的課件,在課件中可以引入更多圖片、視頻資料,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同時通過引入圖片視頻資料還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與溝通,在加強課堂互動的基礎上,加深學生對人體語言相關英語知識的記憶,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2.3師生協同,深化文本解讀,拓展高階思維
“師生協同發(fā)展”的理念要求教師努力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師生之間相互啟迪;通過師生共同挖掘、積累語言素材,品鑒文本結構,深入理解與剖析話題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鍛煉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并通過師生共學、共事、共修,努力提升綜合語言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實現師生的協同發(fā)展。基于此,筆者建議從“明目標、重實效、促思維”三個方面優(yōu)化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教學設計。
3.結語
“教學相長”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禮記·學記》中被提出來了,它深刻揭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學”因“教”而日進、“教”因“學”而益深的辯證關系和協同效應。在進行高中英語教學設計時,只有基于“協同論”原理,運用發(fā)展目標與教學設計協同、評價指標與發(fā)展目標協同的教學設計策略,讓教師與學生互動、教材與生活互通,形成協同效應,即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和英語教師業(yè)務能力的提升,才能實現師生雙方協同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 參 考 文 獻 ]
[1]藍藍.基于翻轉課堂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劉麗平.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