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梅
【摘 要】本文論述交互式閱讀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時間段介紹了交互式閱讀的教學方法,以期尋找到提升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方法。
【關鍵詞】交互式 閱讀 高中英語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B-0116-02
部分英語老師在課堂上習慣于重點講解語法知識,致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交互式英語教學,是指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解決學習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易營造出輕松、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鍛煉了團結合作的學習能力,同時也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
目前,部分高中教師依然運用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在“刷題”中記憶英語單詞、掌握時態(tài)運用技巧。學生一味地埋頭苦干,易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較單一
部分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生硬呆板。某些教師在講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 1 第 11 單元 Pop versus rock 中的 The sounds of the world 一文時,教學步驟列舉如下:首先,教師先讓學生識記英語單詞,解釋versus 是介詞,然后教師會標注出音標,告訴學生詞義等。接著,教師讓學生通讀一遍文章,再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來回答問題。然后,教師會挑選重要語句進行重點講解,該課程未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未能制造出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整節(jié)英語課中,教師注重基本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交互式閱讀的應用方法
交互式學習,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相扮演文章中出現(xiàn)的角色,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識。下面筆者將分析交互式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是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的。這節(jié)閱讀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選自高中英語選修 7 第二單元 Reading-satisfaction guaranteed 課文。
(一)在閱讀之前,通過師生交流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
在閱讀課程之前,教師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提問,引出本節(jié)課所要閱讀的內(nèi)容,對機器人這節(jié)閱讀課來說,“What's robot?”這個提問能很好地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話題展開之后,教師要接著向學生提問,如“Do you like robot?Why do robots appear in our life?”教師用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另外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機器人的圖片、視頻以及電影作品,增加他們對機器人的了解。教師不管采用何種教學手段,首先要搭建好學習框架,學生圍繞閱讀內(nèi)容搭建相應的知識框架,才能為下一步閱讀活動打好基礎。筆者在學生閱讀之前,會播放如 Three Laws of the Robotics 這類關于機器人的視頻。觀看視頻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同時也能使學生保持輕松心情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在閱讀中,通過文本交互閱讀讓學生進入特定情境
前文介紹了教師在完成閱讀課程之前所做的鋪墊工作后,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閱讀工作。但需強調(diào)的是,教師必須讓學生帶著一定的目標閱讀文本,即要向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如“這篇故事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帶著任務閱讀文本的方法,也可幫助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盡快熟悉文章主題。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易被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會過于關注故事的具體情境。這時,教師需要有預見性地利用交互式閱讀的特點,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內(nèi)涵。學生在回答上述問題時,可能會回答:The story is based on the first law。而教師就需要進一步提出問題:What kind of injury is mentioned?從而促進學生深入思考機器人問題。學生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時,也提高了閱讀效果,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判斷題的方法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閱讀之后,通過學生之間的交互來發(fā)散閱讀思維
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并不算真正的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提高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概括能力以及思維的發(fā)散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模式,通過學生之間的交互活動使閱讀課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可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加強了與同伴之間的合作。例如,在討論機器人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有的小組學生直接提議將機器人 Tony 變成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有的同學提議除了制造男機器人,也要制造女機器人,這樣才能夠減少男女比例不均衡所帶來的困擾。 (下轉第120頁)
(上接第116頁)
三、交互式閱讀模式的注意事項
(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時候,應該注意英語閱讀材料的選擇,首先應符合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二)構建知識的相關教學背景
教師在進行閱讀理解教學時,首先要向學生簡述閱讀材料的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閱讀,讓學生學會提煉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然后將這篇閱讀材料的段落大意歸納出來,明確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
(三)幫助學生養(yǎng)成泛讀的習慣
泛讀就是要求學生在較短的閱讀時間內(nèi),掌握大量的閱讀信息量。泛讀時間控制在 10 至 15 分鐘,超出這個時間閱讀文章,學生會產(chǎn)生疲倦感。通過泛讀的閱讀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幫助學生改掉不良的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交互式閱讀模式,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能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交互式閱讀模式,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可以把這種教學模式延伸到課外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找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英語詩歌、視頻等,這樣既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又拓寬了學生的眼界,進而為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責編 周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