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世界第一語言的英語,所包含的價值是多方面和多層次的,學習英語的益處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影響英語學習的因素很多,原結構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分析了學習者的原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明確了原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不容忽視,學習者應該加以重視,積極促成有益轉變,防止有害轉變。
【關鍵詞】原結構 英語學習 影響
一、原結構概述
原結構是開始學習英語之前學習者所具有的思維、文化和學習結構。任何一門新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原有基礎,高質量的原結構有助于英語學習的成功,低質量的原結構則對英語學習起消極作用。學習者如果在英語學習之前了解原結構的情況,就會減少甚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英語的學習主要有兩種,一是在美國,加拿大等非英語民族的學習,二是在中國,印度等國的學習。前者蘊含目標語即英語使用環(huán)境,通常被稱為第二語言。后者則不包含甚至很少包含目標語使用環(huán)境,通常被稱為外語。在中國,英語是作為外語來學習的。那么如何學好英語?如何在原結構的影響下學好英語?
二、學習者的原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1.思維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思維方式是影響一個人成就大小的重要因素。外語教學一直強調外語思維的重要性。長期處于母語環(huán)境之中,學習者的中式思維早已根深蒂固,英語作為后天接觸的語言,學習時必然受其影響。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說:“就句子的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睗h語注重簡單句的使用,意思表達對即可,英語則強調連詞的運用。如“他推開門進來了”譯成英文則是“He push the door and come in.”此外,中式思維中一般人是思維的主體,英語則注重客觀事實,所以漢語多主動,英語多被動。如漢語“他打破了杯子”譯成英文為“The glass was broken by him. ”由此可見,學習者的思維結構會對英語學習有一定的阻礙,但同時也存在思維認同,比如“洗衣服”,“wash clothes”,“開車”“drive a car.”人們在母語學習或經驗積累中,逐漸會形成一種思維習慣和固定傾向,即“思維定式”。但在英語學習中,由于事物的內外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固守原有的思維定勢是行不通的,甚至會阻礙英語學習,所以學習者在自主學習時,需盡量克服原有思維定勢中不利于英語學習的地方,積極進行思維的正向遷移。
2.文化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文化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也不可小覷。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基礎。語言學家拉多說過:“我們不掌握好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說好語言?!庇纱丝梢?,如果不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識和背景,新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定的阻礙。英語學習中的文化問題和知識問題,直接關系到理解和表達能力。例如,Einstein,who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arrived at this theory through mathematics.有人譯成“愛因斯坦發(fā)展了相對論,他是通過數(shù)學得出這一結論的”。應該知道,“develop”一詞除了“發(fā)展”,還有一個重要的意思是“創(chuàng)立,發(fā)明”。愛因斯坦不是發(fā)展了相對論而是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對develop一詞錯誤的理解,實際上屬于原結構中文化結構的缺陷。這種不足完全可以通過擴大文化知識面來解決。這樣,類似于把“black tea”譯成“黑茶”的錯誤也會減少。開卷有益,學習者可以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來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深入文學,把文學原著作為英語學習的重點,此外還可以通過看電影等方式陶冶情操,更深刻的了解西方文化對英語學習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3.學習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學習結構也是原結構的一部分。英語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復雜系統(tǒng),在學習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挫折和困難,需要我們不斷的堅持和努力,恰當?shù)膶W習結構會使得英語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起初,學習者會無意識地將母語學習結構運用到英語學習上,但并不是所有都適用于英語。例如對于漢語拼音,我們一般都是采取的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但運用到英語單詞學習中并不可取,英語單詞成千上萬,死記硬背只會增加學習者的負擔。所以在記憶英語單詞時,應完善邏輯思維,例如,any,死記硬背者固然知其意,也會使用,但如果換一種學習結構,則會明白any是an+y,這種方法不但利于學生記憶,而且會減少學習負擔,提升興趣。同時母語學習結構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母語注重理解性輸入,強調讓學生多讀,多模仿,要求學生個別朗讀,角色扮演等方法都適用于英語學習。理解性的輸入有助于記憶,角色扮演能增加學習興趣。所以應在母語學習基礎之上對學習結構予以改造,使之發(fā)展為適用于英語學習的科學結構。
除了思維、文化和學習結構外,原結構還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對學習者來說,從主觀出發(fā),培養(yǎng)興趣,增強信心,才能自覺、主動地在全面發(fā)展中學習英語。
三、總結
本文主要分析了學習者的原結構對英語學習的影響。原結構包含思維、文化和學習結構,作者分別進行了分析,得出了原結構對英語學習既有推動作用又有阻礙作用的結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在英語學習中,學習者只有具體分析并掌握了原結構對英語的影響,才能盡最大努力揚長避短,使積極因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消極因素受最大程度的限制,從而使英語學習更加容易,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胡春洞.英語學習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呂叔湘.中國人學英語[M].商務印書館,2008.
作者簡介:郭川(1992-),女,漢族,山西臨汾人,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2016級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