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周軍
【摘要】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使用英語實際能力,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教師的教學應該著眼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很多學生為了滿足老師的要求,往往假裝參與課堂,考試期望于作弊。交互式教學立足學生的每天的學習行為,而不是學習的結果;激發(fā)學生自發(fā)地動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過程,而不是關注考試成績。最終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掌握職場中所需要的能力,走向成功。
【關鍵詞】交互式 人本課堂 互聯(lián)網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使用英語實際能力,為將來進入職場做好準備。教師的教學應該著眼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很多學生為了滿足老師的要求,往往假裝參與課堂,考試期望于作弊。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教育系統(tǒng)內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多?,F(xiàn)在的教育改革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但是往往一堂課下來要么總是幾個學生在回答問題,要么就是沒幾個學生愿意參與課堂。
我認為失敗的原因在于:一是不平等的師生關系?,F(xiàn)代教育提倡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從德育的角度來說,師生關系的融洽能夠使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容易地走進學生中去,化被動為主動。我擔任14級某班班主任的時候,有個學生來報名的時候,學生父母特意囑咐我,他們的小孩是個問題學生,請老師多多管教。我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自尊心比較強。所以我主動多接觸,當他做錯事情的時候,及時給他臺階下;當他做好事的時候,在大家面前表揚他。一學期下來,沒有一次違反校紀校規(guī),學習成績也在中上游。
二是學生不想學或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今天的教育就像市場上的買賣雙方。教師是賣方,學生是買方。現(xiàn)在的市場早已不是賣方市場了,恰恰是買方市場,學生擁有主體地位。課堂內容不能吸引學生,學生就不能集中注意力。那是不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差呢?也不是。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對網絡游戲很感興趣,我有次就利用某網絡對戰(zhàn)游戲作為話題,從游戲中的英語單詞入手,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將單詞一一串聯(lián)起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讓幾個學生回憶下還記得的單詞,居然記得七七八八。我很好奇為什么學生會比平時記得好。原來是學生回去以后,理解了游戲中英語單詞,在打游戲的時候又不停地聽到單詞,因為理解了含義,所以幾個小時下來竟然記住了。
我們學校一直提倡“人本課堂”的教學理念,推崇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怎么樣讓學生從被動地學到主動地學?我們學校位于山區(qū),家長一般對孩子的教育都是放任自流,學生回到家完成家庭作業(yè)以后,普遍是玩手機、上網打游戲和聊天等。我經過了認真地思考,抓住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展開了交互式教學的嘗試。
交互式教學最早由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之后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和發(fā)展,它是在支架式教學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交互式教學是在宏觀教學情景下,在多點自由切入的教學平臺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圍繞某一個問題或課題進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動的一種教學方法。
15級某機電班,男生多,學生基礎差,普遍地對英語課有抵觸情緒。在上課的時候,學生要么興趣不高,要么就開小差,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樹挪死人挪活,山不轉水轉,為什么不換種教學方式呢?人本課堂的教學改革不就是為了處理這種教學問題嗎?所以我決定改革我的課堂。如何平衡好教與學的矛盾,關鍵在于我們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完成預習任務。人本課堂強調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請回來,構建一個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在此基礎上,教與學的雙方一起來思考課堂的教學任務:教師提出學習的方向,學生選擇學習的內容。然后利用現(xiàn)代化的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技術,一起來想辦法完成教學目標。
有次上一節(jié)關于體育節(jié)的課文,學生的發(fā)揮就非常好。課文很長,按照以前的教學模式,學生肯定是不感興趣的。所以上課之前我利用我們學校的微信公眾號把微課視頻發(fā)到每一個學生的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上。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課內容,了解到明天的學習方向。接著學生利用微信公眾號下面每個班級的聊天群,根據(jù)每個人的興趣愛好,自由地組合成一個個小組。小組內成員確定好明天上課展示的內容,然后每個組員積極地利用網絡尋找資料,與小組成員一起分享;再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將內容提煉升華。第二天上課的時候,我將學生按照他們的意愿分成若干個小組,小組成員將昨天準備的資料進行再次核對。如果學生有問題,我可以及時提供必要的協(xié)助。然后,安排好發(fā)言順序,請各小組輪流展示自己的成果,回答其他同學的對他們發(fā)言內容的疑問。發(fā)言結束以后由其余同學給予打分,并記錄在平時成績中。這樣即使還有部分同學基礎很差,也可以把平時成績作為輔助手段,提高學生的學期總評成績,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水平。最后我會總結各小組的優(yōu)點或者不足,布置好下節(jié)課的預習任務。因為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自我期待也非常好,相應的獲得了極大地滿足感。
信息化技術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來化解老師和學生如何心意相通的問題。微課能夠濃縮一節(jié)課的精華,給學生以啟發(fā)。微信和QQ等通訊工具能夠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在課外也能良好地溝通?;ヂ?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使資訊極度發(fā)達,學生能夠找到任何需要的信息。這樣,學校與家長,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不是正好契合當前流行的計算機云技術的概念嗎?交互式教學真正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暮氣沉沉的課堂真正地動起來,立足學生的每天的學習行為,而不是學習的結果;激發(fā)學生自發(fā)地動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過程,而不是關注考試成績。最終在不斷地學習過程中,掌握職場中所需要的能力,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