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莎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4-0016-02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十分重要的學習內容。新課程標準關于閱讀的目標在理念上有了較大的變化。新課程的閱讀觀認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第一次給課外閱讀提出了量的要求(小學階段不少于145萬字),而小學高年級學生無論在詞語、詞匯,還是句子等方面已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正是引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的大好時機。我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準中關于課外閱讀方面的內容,就如何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做了一點思考與探索。
一、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一)激發(fā)興趣,是樂于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
1.榜樣激勵
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能使學生產生看齊的向上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高爾基、毛澤東、老舍、魯迅等等;也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來激勵學生;另外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文學修養(yǎng)也是一筆很大的財富,教師對學生的作用更能從深層的內心產生震撼。榜樣能使學生逐漸認識到只有多讀書,肯讀書,才能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能有所成就。
2.活動激趣
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在有趣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如開展與課內閱讀有關的讀書活動,由課內引領課外,以課外促進課內,相得益彰,體驗收獲的喜悅。如學了《三顧茅廬》后,可以開展《我說三國人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課外的閱讀,進一步了解三國中的人物,并進行簡單的人物個性評價。這樣“取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好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3.賞析片段
教師擷取課外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有聲有色地向學生朗讀,來激發(fā)學生對文章閱讀的興趣?;蚩稍趯W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等進行精彩片段的互動誦讀,使學生在相互誦讀的過程中,來理解美、感受美、欣賞美,從而使他們有更濃厚的興趣在書的海洋里遨游,獲得精神的享受。
(二)快樂閱讀,是享受課外閱讀的理想方式
孩子們對讀書感興趣了,接下來我們應該考慮孩子們應該怎樣讀書?2002年安徒生獎得主錢伯斯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否能讓孩子保持閱讀的激情。如何保持閱讀激情,簡單的說就是要使學生在閱讀時感到愉快。學生在閱讀是感到愉快了,就是能保持閱讀激情的理想方式。
1.自由自在,開放閱讀
課外閱讀是一種很個性化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它是依據孩子的愛好和興趣而維系的獨立的讀書活動。對待孩子的閱讀方式,我們要做到寬容一些,更寬容一些。開放性的閱讀方式,在閱讀對象上,可以采用教師開列書目與孩子自由選擇書目相結合;在閱讀量上,也應以寬容的標準來對待。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規(guī)定是不少于145萬字。在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允許孩子的閱讀量有增有減;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每個學段的閱讀總量也可作前后的調整。閱讀量,還應該包括對于同一本書或同一篇文章閱讀的次數(shù)。比較出色的作品,一定要改變一次性閱讀的習慣,多讀幾遍,才能鉆得深,悟得透,才能產生新的思想,鑄出新的語言,運用起來才會左右逢源。
2.培養(yǎng)習慣,有效閱讀
習慣是由多次重復而達到的帶有穩(wěn)定特點的自動化的思維或行動方式。良好的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習、工作、生活的質量,可使人終身受益。反之,不良的習慣可能隨時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閱讀的習慣可以有很多,比如閱讀的姿勢、閱讀的方法、閱讀的喜惡、閱讀的風格……但也可以很簡單的說,閱讀習慣主要就是喜歡閱讀,經常閱讀,把讀書當做自我實現(xiàn)的途徑的習慣。英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他寫過《女巫》《瑪?shù)贍栠_》等許多好看的書。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卻非常之差,而且還十分厭惡自己的學校。偶然的機會,一位康娜太太走進了達爾的學校,每次來的時候,她都拿來一本書大聲讀給孩子們聽,她對書的熱愛深深地感染了達爾,一年之后,達爾就變成了一個貪得無厭的小書蟲了。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不經意間成就的閱讀習慣,成就了人的一生輝煌。要讓我們的學生形成這樣的閱讀習慣,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樣堅持為孩子們大聲朗讀,最好是朗讀有故事情節(jié)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學作品。也可以組織孩子進行持續(xù)自主朗讀或默讀,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報進行閱讀。為此,我也在班內推行了午間20分鐘的閱讀課外書的制度,或精讀或跳讀或瀏覽,或朗讀或默讀,效果都不錯。學生閱讀習慣逐漸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養(yǎng),同時課外知識長進了不少。
(三)反饋交流,為升華課外閱讀錦上添花
1.家?;?/p>
學生的課外閱讀一般大都需要在家中進行。因此,一定要爭取家長配合,督促、檢查子女的閱讀。為此,我專門設計了閱讀記錄卡,請家長檢查。如: 班學生課外閱讀記錄卡。
2.建立交流制度
每天抽一定的時間,安排同學講述自己閱讀中的收獲、體會或故事情節(jié)等,其余同學欣賞、評議。此舉,不但能讓學生反思自己課外閱讀的質量,還能開拓其余學生的視野,真是一舉兩得。
3.定期檢查、了解情況
通過檢查讀書筆記、找學生談話等措施,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shù)量等情況,以此掌握當前學生的閱讀狀況,明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