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麗君
(浙江省臺州經濟開發(fā)區(qū)苡君幼兒園)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幼兒園應該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滿足孩子全方面發(fā)展的需要,讓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中獲得快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幼兒園的孩子每天待在幼兒園的時間是最長的,因此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里的這一大段時間過得快樂,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而在孩子的學習、活動等時間方面,科學合理地安排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
關鍵詞:優(yōu)化活動;幼兒;健康發(fā)展
現階段教育存在一個很明顯的狀況,就是設計不合理的狀況,即設計的活動使幼兒沒有興趣參與其中,而這些活動又占據了幼兒在幼兒園的大部分時間。此外,有些教師把幼兒園當成純粹的托兒所,只履行照顧幼兒的任務,很多時候忽視幼兒的心理感受,讓孩子自行在園內玩耍,經常會出現孩子相互打架的情形,有時候孩子犯下一點錯誤,就嚴厲批評孩子,并且讓全班幼兒受罰,這樣會導致孩子的時間白白浪費,還有諸如此類的種種現象,導致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師應該優(yōu)化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讓孩子在幼兒園內過得快樂充實,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合理安排活動的時間,既要重視廣大群體,也要關注小部分群體的心理感受。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時間呢?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合理制定幼兒一日活動時間
《綱要》指出:老師應該合理安排幼兒活動日程,允許老師自主在合理的范圍內自主安排幼兒參加活動。但是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必須在不影響幼兒休息的前提下安排活動,同時,活動必須保證質量。也就是說,必須能夠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到快樂和得到應有的鍛煉。因此,如果是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的老師,應該制定較為詳細的時間表,按部就班地執(zhí)行原定的計劃,但是時間表不宜安排得太滿,否則會出現由于各種意外事件而使原定的活動得不到實行的情況。對于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可以把整體的活動大致列一個提綱,根據幼兒的具體活動情況,靈活合理地調整時間,如果活動內容不適合整個班一起參加,那么可以分小組參加活動,如果由于天氣原因導致活動不能如常進行,那么可以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另外設置一些活動。在幼兒參加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隨時觀察幼兒的表現,根據幼兒的表現來判斷活動安排是否合理。制定的幼兒活動時間表對于教師來說,應該是指導方向的,而不是刻板地強制去遵循時間表的做法,否則會對教師的教學任務產生束縛。
二、合理執(zhí)行預設活動
孩子在上幼兒園的過程中,基本上已經學會了如何生活自理,同時,他們的身心也在不斷發(fā)展,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期待。這個時期幼兒的特點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渴望去探索外界的事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個特點,選擇幼兒較為感興趣的話題作為計劃中的預設活動,同時,教師應注意取材廣泛,盡量通過預設活動拓寬幼兒的視野。以孩子感興趣為立腳點,從而生成新的活動,讓幼兒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既能讓幼兒充分融入活動中來,又能讓孩子變得更積極主動。當孩子對某一課程比較熟悉時,教師可以更改教學計劃,當孩子對某一個概念或者內容模糊不清時,教師可以對該內容進行深入講解。有些教師不能合理進行預設活動,因此經常導致幼兒上自己不喜歡的課,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學習自己不喜歡學習的知識。當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時,教學和活動的質量便會大打折扣,達不到預設活動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適時調整教學計劃以適應幼兒的要求。
三、高效率進行集體活動
幼兒每天在園區(qū)的時間是固定的,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幼兒的一日活動,盡量減少在活動中間或者過渡環(huán)節(jié)中浪費的時間,以達到高效率進行集體活動的目的。例如,很多幼兒在排隊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總是拖拖拉拉,排隊可能需要5~10分鐘,在排隊中浪費的時間是非常不必要的。因此,教師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排隊之前給幼兒定一個小目標,大家在3分鐘內排隊完畢,最后完成排隊的幼兒要接受懲罰,最先完成排隊的幼兒可以獲得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幼兒之間的良性競爭,把幼兒分成若干個小組,排隊的時候讓小組之間進行競賽,最先完成排隊的小組可以獲得獎勵,同樣,最后的小組要接受懲罰。通過小組之間的競爭,一方面能夠高效地完成排隊的任務,使得集體活動能夠高效進行,另一方面,通過競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這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又如,在整個班級排隊等待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讓消極的等待過程變成小孩子歡樂的活動。
總之,教師應該根據《綱要》的精神,合理安排幼兒一日活動的時間,充分提高活動的效率,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平正,歐陽文珍.兒童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支持性因素分析[D].四川教育學院,2009(8).
[2]王燦明.兒童創(chuàng)造心理發(fā)展引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