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卉
摘 要:試卷評講是考試的延伸,教師在評講試卷的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揮課堂主導地位,優(yōu)化評講過程,增強評講效果。以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評講為例,簡要分析了試卷評講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意見,供諸位教師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試卷評講
試卷評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學生的學習生涯離不開考試,教師的課堂教學同樣離不開試卷評講??v觀當前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的評講,教者發(fā)現(xiàn)這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評講效果不佳。
一、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評講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分析不到位
縱觀當前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評講現(xiàn)狀,教者發(fā)現(xiàn)首當其沖的問題在于試卷分析不到位。大班的授課制度下,班級學生人數(shù)眾多,學生失分點不一而同。同樣一張試卷,有學生的問題集中于填空題,還有學生的問題集中于計算題,還有學生的問題集中于解決問題。教師按同一套評講標準授課,學生普遍存在這樣的心理:老師在講第一題,這道題目我是對的,不用聽,我先玩一會兒;老師剛剛講的第二道題目,我還是不太明白,但是同學們好像都對,我不好意思提問,算了,看下一道題目吧。由于評講之前缺少分析,主次不清,評講效果自然不明顯。
(二)評講不及時
評講不及時是大部分數(shù)學教師最容易犯、但是又最不引起關注的問題。中低年級段小學生年齡在7~10歲之間,他們心智不成熟,記憶能力正處于發(fā)展中,對于教師的話,學生經(jīng)?!白蠖溥M、右耳朵出”。上學期期末考試的試卷,如果等到這一學期入學之初才評講,學生早就因為假期的愉快生活將試卷拋至九霄云外了。這就造成教師評講試卷時,學生反應遲鈍,甚至想不起來為什么做這道題目時會出錯,評講效果怎么可能提高?
(三)設計不科學
試卷評講效果從側面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一堂效果不佳的試卷評講課,表明該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堪憂。評講語言、評講方式、評講詳略,都是教師開展中低年級段小學數(shù)學試卷評講活動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是很多教師沒有對這方面問題引起關注,評講設計不科學,評講方式單一,導致學生將試卷評講當作一種負擔,大大降低了試卷評講效果。
二、增強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評講效果的具體策略
(一)鉤深致遠,分析試卷
正式評講試卷之前,教師應當對試卷進行科學分析,了解試卷內容和學生得分情況,做到了然于心。一般而言,一張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總分為100分,題型包括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計算題和解決問題等,難易比例大約維持在3:7。教師需要分析這兩方面的內容:
1.難易程度
小學中低年級段試卷難易程度大約維持在3:7,基礎題仍然占大頭,但是根據(jù)每學期、每單元教學內容差異,難易程度會在這一比例上下浮動。如果試卷偏難,那么教師應當統(tǒng)計這些難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并研究相應的解題策略,為學生歸納解題方法;如果試卷偏簡單,那么教師應當跳過某些題目,將時間用于稍有難度題目的講解。
2.對錯人數(shù)
對錯人數(shù)的統(tǒng)計是試卷評講之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這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知識缺陷情況。教師應當統(tǒng)計清楚每一道題目的對錯人數(shù),對于學生普遍失分的題目,自然應當作為重點評講內容;那些學生沒有失分的題目,自然可以一帶而過。
二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評講之前,教者對試卷進行了一次分析,發(fā)現(xiàn)本張試卷難度中等。試卷由六道大題構成,第一大題“知識根據(jù)地”當中的第2小題“你喜歡的乘法口訣是 ,你能根據(jù)這個口訣寫出兩個不同算式嗎? ”有13人失分,第二大題“是非審判庭”當中的第4小題“最小的兩位數(shù)和最大兩位數(shù)相差90( )”有11人失分。從難易程度上來說,這兩道小題屬于中等偏下梯度,尤其是第2小題,難度不是很大。但是考慮到二年級學生認識經(jīng)驗有限,雖掌握課本知識,但是靈活應用知識能力較弱,教者便對這兩道小題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帶他們回顧了表內乘法、100以內的數(shù)認識和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知識,引導學生,找出最小的兩位數(shù)和最大兩位數(shù)分別是:10和99,用99-10=89,學生恍然大悟。
(二)凝心聚力,及時評講
欲增強試卷評講效果,教師就應當遵循中低年級段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在試題解答印象還停留在學生腦海中時立刻展開評講。大部分教師習慣于在試卷批改之后再開展評講,但是班級學生人數(shù)眾多,試卷批改不是短時間之內即可完成之事,嚴格遵循先批改后評講這一模式,有可能降低學生探究的積極性,不利于試卷評講效果的落實。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尋求正確答案的積極性,教師不妨嘗試在考試結束之后立即評講試卷。由于考試剛剛結束,學生內心會產(chǎn)生一種急切想要知道正確答案的愿望,注意力會更加集中,也會愿意主動配合教師的評講。
在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結束之后,考慮到離考試成績出來還有好幾天時間,為了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tài),考試結束的第一節(jié)課,教者便在班級里面進行試卷評講。由于成績尚未揭曉,因此,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哪道題會錯,哪道題是正確的,注意力都格外集中,生怕漏掉教者講的任何一句話。通過這種提前評講的方式,學生注意力變得集中起來,還積極與教者交流自己解題時的思路和困惑,試卷評講質量顯著提高。
(三)優(yōu)化設計,增強效果
1.創(chuàng)新評講方法
試卷評講方法靈活多樣,除了常見的教師評講之外,還可以采取學生評講的方式。同樣一道題目,有學生失分,也有學生得分。對于那些基礎比較好、成績高的學生而言,在講解一些中等難度題目時,他們經(jīng)常容易分散注意力,表現(xiàn)得無所事事;對于那些平時基礎一般、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而言,自身接受能力有限,有時即便教師講了一遍,他們一時之間還是難以理解。為了提高評講質量,教師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為班級其他同學答疑解惑。這樣做,不僅有助于引發(fā)全體學生對相關題目的認識,而且加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有效提高了評講效率。
二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評講過程中,第四大題“數(shù)學高速路”中的20道計算題目比較容易,只有一些平時比較粗心的學生犯錯丟分。教者從第一小題“5×7= ”開始依次抽取得數(shù)不正確的學生報數(shù),請他們計算正確答案,并說一說為什么考試時會出錯。第一位學生說道:乘法口訣表沒有背好,所以口算出錯了;第二位學生說道:計算“8×3+4= ”時,忘記了是先算乘除還是先算加減,所以計算出錯……通過這種自己評講的方法,學生學會了自我訂正,對所犯錯誤的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2.優(yōu)化解題策略
評講試卷時,對于那些看起來比較簡單的問題,教師不應當將評講目標局限于正確答案的講解上,而是要鼓勵創(chuàng)新,強化舉一反三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期末考試試卷評講過程中,第六大題“生活萬花筒”第2小題“周日,小明和4個同學去公園玩,公園的兒童票是每張5元,他們一共花了多少元?帶30元去,買票的錢夠嗎?”一題,大部分學生采用加減計算,教者提示能否采用乘加或乘減計算,學生馬上發(fā)現(xiàn)還是乘法簡便,紛紛點頭稱贊。
中低年級段小學生年紀小,這一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數(shù)學試卷評講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滲透思想方法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考試成敗。教師還應自覺地轉變角色,還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分析、自我探究的舞臺,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回歸學習的主體地位。以上是教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就小學中低年級段數(shù)學試卷評講效果做出的幾點思考,理論研究尚且存在不足之處,亟需在今后的教學研究中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張璐.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平講課的結構設想[J].德陽教育學院學報,2001,7(11):123-1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