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碧玉
(福建省連江縣文筆中學)
摘 要: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程要求進一步提高學生解讀地理圖表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對地理知識的運用,主要從解讀地理圖表的重要性、當前學生解讀地理圖表的現(xiàn)狀及提高學生解讀地理圖表能力的措施這三個方面來探討,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其解讀地理圖表的能力。
關(guān)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圖表解讀
一、地理圖表解讀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
1.地理圖表是地理課程的第二種語言
合理地運用圖表能夠更加條理、簡潔地表明所學的知識,是我們學習各種知識時的重要輔助工具,在高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中尤其如此,許多地理知識如果單純地用語言文字來描述的話往往要進行長篇累牘的敘述,學生在看的時候也很難理解,但如果運用圖表來表示的話,只需要一張圖表就可以清楚地表達,所以地理圖表是學習地理時不可缺少的工具,尤其是在高中地理的學習時,難度加大,相應(yīng)對圖表的要求就越高,不僅一些復雜地理現(xiàn)象和變化可以用圖表來表示,一些理論也可以制作成表格,更方便學生學習,因此,我們稱地理圖表是學習地理的第二種語言。
2.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高中的地理課程與初中的相差較大,難度較大,理論性也比較強,這往往會使學生感到疲倦和枯燥,學生對于圖像的興趣要超過對于純文字的理論,因此,將枯燥的理論轉(zhuǎn)化成簡潔的圖表能夠更好地使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同時教師在制作表格和繪制圖表的時候能夠加強和學生的互動,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使抽象的地理知識具體化
利用地理圖表能夠?qū)⒊橄蟮牡乩碇R具體化、形象化,例如,我們?nèi)私贪姹匦抟坏诙聦⒁獙W習的是大氣運動和氣壓帶風帶,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用圖表的話,學生很難理解冷熱不均是怎樣引起大氣運動的,也不能了解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每個氣壓帶風帶的特點,相反,如果利用圖表來進行這兩個單元的教學,那么學生就能夠非常清楚地了解大氣運動的規(guī)律和氣壓帶風帶在全球的分布及其各自的氣候特點。
4.能夠?qū)⒅R條理化
利用圖表還能夠?qū)⒅R條理化,語言描述地理現(xiàn)象往往不夠準確或是稍顯累贅,尤其是在對比多個地方的地理特色時,語言描述就顯得比較無力,而利用圖表能夠在同一時間表達更為豐富的信息,同時也能夠使所學知識更加條理化,學生在學習時也更加輕松和有效。
二、當前高中生地理圖表解讀的現(xiàn)狀及原因
1.現(xiàn)狀
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圖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前新課標也非常重視學生理解圖表的能力,考試時也有很多題目來考查學生在理解地理圖表方面的能力,例如,2016年高考1卷中第7~9題就涉及了圖表的理解和運用,但是我國的高中生在圖表的解讀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往往不能夠理解圖表所給的信息,這已經(jīng)成為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一大難點。
2.原因
學生在平時接受的讀圖訓練不多,雖然我們現(xiàn)在注重對高中生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長期以來的教學習慣導致教師在平常教學活動中對地理圖表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學生平常練習的機會也比較少;其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讀圖訓練時的方法不夠靈活,地理圖表的使用本來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識,結(jié)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發(fā)揮地理圖表的工具作用,反而使其在考試時成為學生的一大負擔。
三、強化高中生地理圖表解讀的措施
為了進一步加強高中生的地理圖表解讀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地理圖表中給出的信息,我們應(yīng)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采取措施:
1.教會學生讀圖的基本知識
地理圖表的解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要從基礎(chǔ)的開始做起,因此,教師從高一剛開始上地理課就應(yīng)該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首先,在閱讀地理圖表時一定要先看圖名,圖名里面往往會給我們許多信息,能夠避免在之后看圖時發(fā)生誤解,例如,應(yīng)看清是等高線地形圖還是等高溫線地形圖,這是閱讀地理圖表的第一步;其次,應(yīng)該看圖表的圖例和注記,如果說圖名是理解圖表鑰匙的話,那么圖例和注記是理解圖表的重要工具,它們不一定能夠提供信息,但卻是理解信息時所必不可缺的;最后才是看圖表的內(nèi)容,根據(jù)題目要求來找出解題的信息,這一步驟要求學生要細心、認真,例如在閱讀等高線地形圖時要先判斷出基本地形是山脊還是山谷,又或者是平原,才能繼續(xù)做題。從這個過程我們看到,讀地理圖表時重要的是提取信息,整個圖表從圖名到圖例再到內(nèi)容,都能夠提供給我們解題的信息,學生在理解圖表時不能只關(guān)注圖表本身而忽視了其周圍的信息,這種意識和能力需要教師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時就不斷地進行灌輸和強調(diào),使其能夠熟練掌握。
2.課堂上加強對學生讀圖能力的訓練
學生的讀圖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指導和訓練才能夠得到,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yīng)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讀圖能力訓練,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yīng)多使用地理圖表,例如,在講解世界氣候類型和水循環(huán)等課時,利用圖表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加強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熟悉性,教師在讀圖的時候也應(yīng)當按照標準的讀圖過程,以身示范,告訴學生怎樣讀圖;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yīng)該給學生預留充分的時間來進行讀圖練習,可以在課堂上請一位同學來解讀一個圖表,再由其他同學來評價他解讀的是否得當,教師在最后給予學生評價和指導,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在活躍課堂氛圍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提升閱讀地圖的能力;最后,教師應(yīng)加強對學生閱讀多種圖表的綜合能力,因為現(xiàn)在的考題中往往是一道題包含多幅地圖,如將氣候類型圖表與氣壓帶風帶的圖表結(jié)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從圖表中提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圖文的轉(zhuǎn)換,提高對圖表的分析能力
在分析地理環(huán)境時就要結(jié)合地理圖表和文字描述這兩個信息來源,并能夠?qū)D表中所給出的信息和文字中所給出的信息進行互換和梳理整合,能夠?qū)ζ溥M行綜合的應(yīng)用,從中分析出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例如,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數(shù)值從中心向四周降低的是山頂,反之是盆地,等高線從高往低突的是山脊,反之則是山谷等,將地理圖標反映的內(nèi)容轉(zhuǎn)換成文字,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地理環(huán)境。
4.加強學生繪制圖表的能力,利用圖表來學習地理知識
要加強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強學生繪制地理圖表的能力,在繪制地理圖表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地理圖表的基本知識,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地理圖表中所蘊含的信息,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能力,例如,當學習完等高線地形圖或者氣候類型圖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畫不同地形的等高線地形圖和不同類型的氣候圖表,加強學生的印象。
新課標中強調(diào)對地理圖表的解讀和應(yīng)用,通過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指導和培養(yǎng),加強對學生讀圖時基礎(chǔ)的訓練,并且掌握圖文互換的能力,高中生一定能夠更好地掌握地理圖表的知識,并對其進行綜合、靈活的運用,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范春.淺議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J].新課程(上),2013(7).
[2]俞新洪.高中地理圖表信息獲取能力培養(yǎng)[J].新課程(中學),2016(5).
注:本文系課題編號:LJJKXB16-019全國卷背景下中學生地理圖表解讀能力培養(yǎng)研究階段性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