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羅瑩華
摘要:為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結合環(huán)境科學實驗的教學要求對任務式教學法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設計,并詳細闡明了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任務式教學法;實驗教學;應用
1 前言
任務式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初,從90年代盛行于英語教學界到現在已發(fā)展到各個學科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所謂任務式教學法就是教師把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掌握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1]。與傳統教學法相比,任務式教學法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教學策略,是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的一種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
2 教學過程的創(chuàng)新設計
任務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任務—實施-評價。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要根據所授課程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本人在環(huán)境科學實驗教學中根據教學對象和實驗內容,把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設計為任務呈示、資料收集、交流討論、實驗操作和總結提高五個環(huán)節(jié)。
2.1 任務呈示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把教學任務進行有效設計。在總任務的下設計階段性任務和分任務,任務呈示圖采用到金字塔的形式。即最上面是分任務,中間是階段性任務,下面是總任務(如圖1)。各個分任務是完成階段性任務所需要的各個知識點,而階段性任務是完成總任務所必需掌握的系統知識和基本技能,總任務是教學內容應達到的基本目標。教師在上課前把任務以圖1的形式呈
現給學生,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的分任務來達到階段性任務和總任務,最終掌握要學習的全部內容。
圖1 教學任務分解呈示圖
2.2 資料收集
學生接受任務后,需要查找文獻資料以獲取完成任務所必需的信息資源。在這個階段,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老師通過多種途徑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指導學生查找、閱讀各種資料。這一階段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階段,是學生由不會到會、由初識到熟悉的過程,也是學生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各種能力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可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設計和提交實驗方案,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心得,進一步把知識系統化并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達到應用的目的。
2.3交流討論
同學們經過前一階段的資料收集,分析整理,系統地總結歸納之后,形成自己的知識儲備、理解和對問題的看法。之后需要一個討論交流的平臺來得到修正、補充和完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分組的形式進行。因為教師所設計的任務包含一些待解決的問題,該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組人把所有信息綜合起來才能完成。在這種氛圍中,小組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可缺少,每個人都必須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提供給大家,闡述自己的觀點,進行討論、分析、綜合、比較等一系列活動,最后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決定。通過討論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力求創(chuàng)新。
2.4 實驗操作
學生們根據自己修訂后的實驗方案進行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在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可找老師幫助解決。實驗完成后要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案使實驗結果更加完善和精確。如果實驗失敗了,要查出原因,彌補過失,將實驗完成。通過追求更好的實驗效果,學生又會涌起再度嘗試的欲望,并在摸索中得到啟發(fā)和創(chuàng)新,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2]。
2.5 總結提高
在這個階段,由學生分組提交實驗報告。報告中內容要翔實具體,需要詳細闡明實驗過程、方法、結果、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解決辦法等,并對實驗效果進行自我評價。老師對學生提交的實驗報告進行審核,評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由老師對學生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進行查漏補缺,集中講解學生們遇到的共同難點和重點問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將要進行的實驗步驟和實驗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更正自己實驗方案中的錯誤之處。力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掌握該實驗的目的、方法和具體操作過程。
3 結語
一次精彩的任務式教學課堂需要經歷任務呈示—資料收集—討論交流—實驗操作—總結提高五個環(huán)節(jié)。任務式教學法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強調實踐性、創(chuàng)造性和主體性,是實施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21世紀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在任務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應結合課程特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展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有效開展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基金項目:韶關學院第十四批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SYJY201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