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明亮
摘要:美術教育是進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徑,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了提高美術課的教學效率,作為美術老師就要以飽滿的熱情,認真準備好每一節(jié)課,上好每一堂課,讓每一位學生真正領會到美術的魅力。那么在實際教學中,美術老師又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上好每一堂課呢?
關鍵詞:高中美術;提高課堂效率;教學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高中生大多已經(jīng)進入成年,他們有著自己的思想和個性,不喜歡被人牽制。如果教師還是一味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自己完全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那么收到的教學效果一定會不盡如人意。所以老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思維的束縛,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建立平等、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上,老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留給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上課時,老師可以專門設置一個自由提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所有疑惑都可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得到解決。同時,學生還可以對課堂的教學形式和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學生希望老師多介紹哪一方面的內(nèi)容,或者學生希望老師多播放一些與藝術作品相結(jié)合的音樂,以增強自身的藝術情感。
課余時間,老師不要急于離開教室,多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高中生面臨高考,心里或多或少會都會有一種壓力感,老師鼓勵的話語可以幫助他們進行排解,學生也因此對老師產(chǎn)生信任感。俗話說:“愛屋及烏”,學生會因為對老師的尊敬和和愛戴,努力學習美術課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動手操作,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興趣做引導,學生只是被動的學習,將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我們教書的目的是為了育人,學生只有獲取了知識才能不斷的成長,而學生的內(nèi)因才是獲取知識的關鍵因素。所以教師教學的首要前提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興趣能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的動力,有了興趣做指引,學生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美術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應當充分發(fā)掘美術特有的藝術魅力,使教學的內(nèi)容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同時,在教學形式和方法上要不斷推陳出新,消除學生的疲勞感和厭煩的情緒,為他們的美術學習增添樂趣。
我國的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在陶瓷技術和藝術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我國的制陶技藝可以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2500年的時代。中國人對美的追求和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來展現(xiàn)的。陶瓷中最著名的就是青花瓷了,從發(fā)展史上可以分為唐青花、宋青花、元青花和明清青花,其中元青花貴不可言。元青花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主題紋飾也是豐富多彩,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等,其價值不可計量,令人許多愛瓷之人嘆為觀止。如果學生在學習《瓷器》一節(jié)時,只是對著課本上的精美圖片感嘆一番,相信不會對這門古老的藝術留下深刻的印象。老師不防進行一堂手工課,讓學生體會制作陶瓷的樂趣。首先老師分發(fā)給每個人一塊泥團,每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制作小動物、花朵等形狀,學生制作完成之后,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燒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對陶瓷的認識不僅僅停留在了圖片上,還深入到了制作過程當中,從而對陶瓷藝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三、借助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建筑藝術的美
中國古代建筑,歷史悠久,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就,是勞動人民藝術的結(jié)晶。古代建筑風格呈現(xiàn)出形體簡練、細節(jié)繁瑣的形象,與自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無論是飛檐翹角,還是雕梁畫棟都會讓我們感到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中國古代建筑的類型有很多,主要有宮殿、壇廟、寺觀、佛塔、民居和園林等等。如此多的建筑類型,學生怎樣才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呢?多媒體視頻是最佳的選擇。跟隨多媒體視頻,學生可以走進古代建筑,親眼看一看它的模樣,伴隨著視頻的講解,學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每一個建筑物每一個細節(jié)的由來及其含義。
以宏偉壯觀的紫禁城為例。學生可以通過視頻中的航拍,將它的全貌盡收眼底。它東西長76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群按南北軸對稱布局,是我國建筑藝術的瑰寶。通過視頻鳥瞰圖,學生們從心底由衷的發(fā)出了贊嘆之情。接著,我們走進紫禁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十多米高的城墻和五十米寬的護城河。宮墻四角矗立著造型精巧、風格綺麗的角樓。進午門,穿太和門,學生就可以看到“太和殿”,民間也俗稱“金鑾殿”,這就是學生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的皇上上朝的地方。跟著視頻的腳步,學生還可以看到古代皇帝和妃嬪的寢宮。學生從視頻的動畫和講解中,親身感受到了紫禁城的宏偉壯麗,增強了自身對宮殿藝術的鑒賞能力,為自己能做一名炎黃子孫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四、發(fā)揮教師在課程資源開發(fā)利用中的作用,讓課堂真正有效
1.充分利用顯性的課程資源
美術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傳授技能當中走出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和想象空間。美術不僅僅蘊含在美術教材當中,教師還要利用好學校內(nèi)的美術設備、器材和圖書等等,因地制宜的開發(fā)利用當?shù)氐奈奈镔Y源,如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一覽美術作品的真容等,將美術課堂拓展到每一個可以利用的空間,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真正的走進美術。班級內(nèi)可以開設美術興趣小組,老師還可以建議學校舉辦一年一度的藝術節(jié)、開放日等,給學生創(chuàng)造施展自己藝術才華的空間。
2.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參與課程的開發(fā)
現(xiàn)在的學生都大多喜歡看漫畫來緩解學習的壓力。漫畫的內(nèi)容良莠不齊,學生往往分不清優(yōu)劣,有的甚至癡迷于漫畫而影響學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邀請學生中間漫畫水平較高的學生來組織學校的漫畫活動,舉辦漫畫節(jié)。我們可以采用積極健康的漫畫內(nèi)容,讓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人格的美也能得到熏陶。中國的很多傳統(tǒng)美德小故事都可以作為漫畫的題材,如孔融讓梨、臥冰求鯉、大禹治水的故事等,引導學生欣賞真正的“美”。
總之,“以人為本”是教學不變的中心,教師要轉(zhuǎn)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將動手與現(xiàn)代科技多媒體技術相結(jié)合,引導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
參考文獻:
[1]如何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徐旻.美育美學研究.2011年1月
[2]如何提高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J].郭羽.科學大眾.2016年5月20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