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如今的教學模式也有了新的變化,不斷地有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微課就屬于現代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的典型例子。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不同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特點,它可以將課堂與生活、自然相結合,以一種更活躍、更形象的方式將知識展現于課堂。今天我們專門來探討如何巧用微課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教學資源
高中生物相比如其他學科,教學過程本身比較枯燥,如果沿用舊的教學方式,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特別是現在許多教師一直沿用舊的上課模式,直接導致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整體提高不明顯。而如果將微課模式運用到課堂中則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在微課教學模式下,學生是主體,課堂按照學生的需求和實際進行設計和教學,學生學到知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就不在話下了。
1微課簡介
1.1概念
微課,是一種教學資源。即以新課標和教學實際為基礎,將本課的教學難點、基礎知識和教學過程以視頻的方式記錄下來開展教學。微課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學視頻,它包括教學設計、實戰(zhàn)演練、課堂測試、教學輔助素材、學生反饋、教師評價和教學反思等。微課其實就是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和教學案例等單一的教學資源整合而來的教學資源。
1.2特點
1.2.1教學用時少,幾分鐘內就可以播放結束。
1.2.2教學內容簡練,著重展現重點難點。
1.2.3占用空間小,一個微課視頻基本上是RM、FLV 或者 WMV 等格式,容量平均就是幾十兆。
1.2.4結構簡潔明了,微課視頻的教學內容主題突出,有邏輯性,教學資源豐富且結構流暢。
1.2.5教學要點一目了然,要點一般從教學實踐里提煉出來,針對性和實用性較強。
1.2.6教學方法較有趣,一堂微課的完成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集思廣益,趣味性比較強。
1.2.7傳播形式多樣化,微課既能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等媒介傳播,也能通過在聊天工具等方式傳播。
1.2.8教學反饋及時,微課是一種“無生上課”的新型模式,因此學習者能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2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優(yōu)勢
高中生屬于知識吸收能力非常強的群體。然而高中生物知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無法引起其興趣,且讓知識變得艱澀難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可想而知。而微課在現有的電子白板教學的基礎上,經過改革創(chuàng)新,變成了更豐富的電子雙板。既可以將教學設計與教學資源有效結合,又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識。
3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建構知識網絡,捋順高中生物知識架構
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結構簡單易懂,整體學生的生物知識水平較好。但是和初中相比,高中生物知識顯得更具抽象性,結構和內容更復雜,進入到“生命體系”的重點學習。將微課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時,要了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點和疑點,又可以運用哪些現代科學技術講解。微課的優(yōu)勢就是在于既能把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又能把教的模式和方法融入于學的喜好和方式之中。另外,還能促進師生交流和溝通,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選用具體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滿足全部學生的學習需求。總之,運用微課于高中生物的教學中不僅能讓學生高效地吸收知識,還能對教學法的研究起到實際性的作用。
在將微課具體地運用到實際高中生物教學中前,先要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個整體的認識,建立起形象直觀的知識架構,學生應該對生物知識有自己的理解,形成一套系統(tǒng),才能將微課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為教學服務。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適當地進行要點講解或者視頻回放,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解蛋白質結構的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對結構有了快速的認識,先用微課將蛋白質的構成基本單位、元素及化學結構展示,接著就開始一一講解。在此過程中,在講到蛋白質的重點知識時,教師要適當地利用微課輔助講解,并分析要點加以強化,才能讓學生對重點知識有清晰明了地掌握。
強調一點,微課始終是一種教學工具和教學媒介,高中生物教師在運用微課的同時不能過分依賴微課,在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重點難點的時候,適當地利用其他教學方式幫助其理解,還能讓學生有發(fā)現問題主動找解決方法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總而言之,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出現,能讓以往就的教學模式從教為本變成生為本,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學生不再是被動學習,而是主動學習。
3.2動態(tài)教學的實現需要微課的支持
高中生物屬于理科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要使學生充分掌握高中生物的重點知識,必須有豐富的實驗為前提。由于我國許多學校受到諸如實驗室、教學時長或實驗材料成本等現實問題的限制,不能還原真實的教學實驗,或者教師直接給出結論并論證,學生未將結論理解吃透,直接死記硬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理解知識的真正含義。
對于以上出現的問題,如能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利用微課,利用視頻,把實驗過程和細節(jié)在課堂中展示,不斷強化學生的記憶,讓學生在反復查看的過程中提煉出知識并表述出來,那么學生的理解能力將逐步提高,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就拿光合作用為例,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將植物如何讓釋放氧氣,并且氧氣是來自于水的實驗用微課視頻的形式展出,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思考,那么學生就能加深對光合作用過程和結果的理解。
4結語
社會發(fā)展越來越趨向現代化和信息化,老一套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無法跟上快速發(fā)展的教育行業(yè)。因此,只有將現代化信息技術融入到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中,利用一些先進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才能改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課堂沉悶的情況,還能使生物知識更具吸引力。但需要認識到一點,微課只是一種教學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師的引導和講解,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微課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要主動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聽取學生的教學建議,多反思,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國華.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前景[J].新課程,2015(14):68.
[2]單柳旭.讓微課走進高中生物課堂的探索[J].廣西教育:中教版,2015(34):30-31.
[3]章娟姐.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32):111.
[4]鄧婧婧.“巧用微課 , 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微課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J].新課程導學,2016(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