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俠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張月俠
目的 研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進行治療的66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生活能力評分。結(jié)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3.94%,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5.76%,數(shù)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數(shù)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
臨床護理路徑;常規(guī)護理;腦出血;臨床效果
腦出血的發(fā)病原因通常是由于高血壓小動脈硬化血管因遭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破裂引發(fā)的疾病。在臨床上,腦出血是一種病情比較危急且蔓延速度快的一種重癥疾病,它不僅會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2]?;诖?,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種情況發(fā)生,本文將抽選66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觀察總結(jié)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得出如下結(jié)論。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進行治療的66例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患者根據(jù)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5.28±5.24)歲;對照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5.17±5.36)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進行護理。
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chǔ)上使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案進行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具體由科室主任、科室護士長、副護士長、主治醫(yī)師、若干個骨干護理人員組成,并根據(jù)腦出血患者的實際情況詳細規(guī)劃一個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服務工作方案,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給予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并且制定出與治療方案的具體步驟相對應的護理服務工作流程。除此之外,還必須盡快明確針對于腦出血患者的肢體功能鍛煉、診治目標以及具體的護理步驟等詳細內(nèi)容,并且根據(jù)給予患者的護理工作的詳細內(nèi)容制定出一種步驟明確的路徑表,表格的內(nèi)容可具體包含有患者的入院基本檢查、基本的護理工作、健康宣教工作、營養(yǎng)均衡指導、機體功能康復訓練、心理疏導工作以及出院計劃等,并且在這些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也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恢復情況不斷的改進和完善護理路徑中存在的不足、不合理的部分[3]。
(2)當患者住院的第一天起,首先由主治醫(yī)師以及陪護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實際的病情變化情況實施綜合性的評估,醫(yī)護人員要主動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以及交流,與患者構(gòu)建良好的醫(yī)護患關(guān)系,為了避免患者及其家屬因缺乏對該病以及護理方法的了解,導致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不必要的不良后果發(fā)生,為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對患者及其家屬實施健康宣教,對其講解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首要任務、有關(guān)實施的內(nèi)容以及需要格外注意的各項事項,并同意參與這次的臨床護理路服務工作以及簽署協(xié)議書。然后,護理人員必須要對患者實施24 h的輪班跟隨護理,由小組中的骨干護理人員實施每一項護理服務工作的規(guī)定內(nèi)容,在表格上對已經(jīng)完成項目打鉤,未完成項目進行標記圈,不斷強化每一項臨床護理服務工作,并實時記錄以及監(jiān)測患者在實施護理服務工作之后的病情變化情況,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段里對護理服務工作進行詳細、總結(jié)性的評估[4]。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有異常的情況發(fā)生,護理人員必須要立刻與主治醫(yī)生進行溝通,采取相應的救治措施,具體的評估內(nèi)容主要包含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并發(fā)癥、治療效果、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康復效果等指標。
1.3 效果判定
護理工作結(jié)束后,患者頭痛、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機體功能均康復為顯效;患者頭痛、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zhuǎn),機體功能逐漸康復為有效;患者頭痛、意識障礙等臨床癥狀無好轉(zhuǎn)跡象,機體功能均無變化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對本文探究所得的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用χ2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n / %)
表2 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2.1 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94%,而對照組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5.76%,觀察組的總有效率優(yōu)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生活能力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能力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對照組的護理評分低于觀察組,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以患者為中心”開展護理,跟過去的護理模式不相同之處,其并沒有以疾病為服務的主要中心作為其實施護理服務工作的準則,當患者住院接受治療的那一刻起,醫(yī)護人員就為其定制一套全面的、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案,并且護理方案還能結(jié)合患者的具體的病情變化以及臨床表現(xiàn)作出靈活性、針對性的整改[5-7]。在給予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服務工作的時候,臨床護理路徑通過利用治療、護理以及管理三個主要容為患者開展護理服務工作,同時護理小組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成熟的若干個醫(yī)護人員組成,可以有效地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工作,同時護理人員要注意與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協(xié)調(diào)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需求,并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從而為患者提供預見性以及計劃性的護理工作,進而提升護理服務工作的質(zhì)量[8-10]。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治療效果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護理模式。
[1] 黃云廷.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4,5(22):176-177.
[2] 李燕艷.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5):140-141.
[3] 孫秀林.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 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14):106-107.
[4] 柴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21(30): 150-152.
[5] 程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19): 170-171.
[6] 張俊平.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3):233-234.
[7] 羅鳳云.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4): 747-748.
[8] 岑益女,陳利波,盧筱華,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6): 933-935.
[9] 劉春燕.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8): 111-112.
[10] 張展.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2):231-233.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Car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ZHANG Yuexi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Feng County TCM Hospital, Feng County Jiangsu 2217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nursing care of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66 cases of cerebr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7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effect and life ability scor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93.94% in observation group, higher than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75.76%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 < 0.05); before nursing, living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nursing, life ability sco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rove th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routine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clinical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7)15-014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5.083
豐縣中醫(yī)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江蘇 豐縣 2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