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芳
摘 要:如何評價學生、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教師的一項重要職責。教學中激勵性語言的正確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自信心,還能提高學習效率與教學質(zhì)量。科學使用激勵性語言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通過探討激勵性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小學語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據(jù)當下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探索提出一些科學運用激勵性語言的教學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能力的提高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勵性語言;教學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互動組成一種雙向的教育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學習和系統(tǒng)掌握文化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通過教學過程與學生進行信息的傳遞和情感的交流,并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小學生的啟蒙教育中起著關鍵的作用。隨著教學課改不斷深入,教學方法的改進也不斷引起人們的關注。全面推進素質(zhì)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開展語文教學改革是當前的重要任務。小學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時期,也是認知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更容易受到教師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對學科的喜歡或是討厭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當注重激勵性語言的運用,通過激勵性語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提高學習效率。
一、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通過激勵性語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根據(jù)調(diào)查,低年級學生對教師存在一定的敬畏心理,怕自己表現(xiàn)不好而不敢主動發(fā)言展現(xiàn)自己。教師應該運用激勵性語言引導學生,協(xié)調(diào)解決學生存在的畏懼心態(tài)。學生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及時的運用激勵性語言激發(fā)學生不畏艱難的積極態(tài)度。激勵性言語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用親切的語氣,帶有濃郁親情味的話語表達對學生的鼓勵和關愛。使學生看到教師的微笑,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讓學生為之所動容。經(jīng)常鼓勵和表揚學生,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特別的感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從而在課堂中勇敢的展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的思想。
2.提升學生動力,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何更好的讓學生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是教學的難點。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運用激勵性策略喚起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激勵性語言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小小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學習成績提高是一個不斷曲折前進的過程,有些學生在短期時間看不見成效就容易放棄,形成消極的學習情緒。此時需要的就是教師的鼓勵與肯定,讓學生感知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效果的,感受到老師的期許,激發(fā)學習的動力。
二、激勵性語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激勵性言語籠統(tǒng)單一,形式千篇一律
很多教師意識到激勵性語言在教學中的作用,但是運用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缺乏新意。在授課中只是習慣用“好”“不錯”等詞語對學生進行評價。但是具體如何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卻說不出來。對每一個學生不能按照其學習特點有目標的激勵,而是千篇一律的運用重復性詞語。這樣的激勵過于籠統(tǒng),缺乏真實的感情流露。這樣的激勵方式一旦時間長了,容易使學生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的態(tài)度,失去對教師的信任和學習的信心。
2.形式主義,追求表面效果
激勵性言語教學需要有的放矢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有些教師在表揚學生中不能由衷而發(fā),只是流于形式主義。常常出現(xiàn)語言空洞,抓不住問題的本質(zhì),為了評價而評價。于是在課堂中就會出現(xiàn)表揚話語頻繁化、低效化的現(xiàn)象。有時甚至會脫離教材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管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這樣不僅起不到激勵的作用,還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3.為了激勵不敢批評
許多教師容易進入激勵的誤區(qū),認為只要表揚就是激勵,只要是激勵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多表揚就是正確的教學方式。同時,否定了批評、嚴厲等方式在教學中的作用。這樣容易造成學生對錯誤行為的放任。用激勵的方式評價學生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的有效途徑。但不應有了激勵就不去批評,忽視“批評”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的有效運用策略
1.激勵教學要因人而異,強化激勵性評價的針對性
教師在進行激勵性教學時要因人而異,有具體的針對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不能用同樣的話語衡量全部學生。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師要多了解學生、掌握學生的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情況。這樣才能從實際出發(fā),在課堂中有針對性的進行激勵教學。此外,在激勵的同時還要注意客觀的評價指正,及時指出學生存。
2.形成科學評價觀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形成科學的教學評價觀念??茖W的教學評價不僅能促進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首先要公平,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偏愛優(yōu)秀學生,否則激勵語言在部分同學心中會形成錯誤的方向。其次要全面,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的發(fā)展,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
3.科學運用時機,激勵方式靈活
教學中需要注意激勵方式的靈活多變,不應使用統(tǒng)一化的模式進行激勵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善于觀察細節(jié),把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只有正確的激勵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激勵性語言需要情感真摯、表達準確,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單一的激勵方式長時間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反而不能到達教學目標。
四、結語
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中注意激勵性言語的運用。通過書面語言或表情語言認準激勵時機,采用恰當?shù)恼Z言實現(xiàn)對學生多種方式的激勵。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要正確、有效的激勵評價。沒有目標的、片斷的和隨意的激勵,不僅無法起到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反而有可能對學生產(chǎn)生消極影響。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積累經(jīng)驗,通過正確運用激勵性語言評價促進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美葉. 試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學周刊, 2014(29):44-44.
[2] 林娟. 試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 2016(5):61-61.
[3] 朱靜.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 2013.
[4] 郜安民.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新校園旬刊, 2014(7):196-196.
[5] 何慧. 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