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彩萍
摘要:目前,初中政治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像不夠受到重視,沒有學習的興趣等,這些問題的產生主要還是要歸結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夠高。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提倡下,德育教學受到很大的重視。因此,對于初中教師來講,應當思考如何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探討問題發(fā)生的原因,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問題;方法
初中時期是學生思維開啟、性格成長的重要階段,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涵蓋了道德、法律、心理及國情教育等內容,對學生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及優(yōu)良的品行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在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與課程重要性相反的現實狀況,諸如課程不受重視、教學質量差強人意、學生不感興趣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探討這些問題的成因及解決辦法對初中思想品德課取得預期的教學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不受重視
雖然初中思想品德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學校的實際的教學安排中,卻處于邊緣教學的尷尬境地。作為一門副課,在強調升學率的當前教育環(huán)境下,多數情況下在面對應試教育這個前提時會處于弱勢地位,對這一課程的教學成果也缺乏正確的評價機制與嚴格的考核,雖不至于敷衍了事,卻也難以得到足夠的重視。
(二)教學不具吸引力,學生不感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副課來說,如果在教學上不能引起的學生足夠的興趣,便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材內容綜合性非常強,知識面非常廣,涉及到了心理、法律及國情教育等多個領域。而新課程的教學培訓未能引起老師的足夠重視,導致在教學中采取舊有的思路,不能針對新材料的內容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教學枯燥,學生自然提不起興趣。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效果難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 教材綜合性強,對師生能力要求較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涵蓋面非常廣,與其它學科的關聯性很強,涉及到心理、法律及道德等多個領域,目的是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多讀書,多看報,還要有嚴謹的思維與邏輯能力。這對老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老師未能準確把握教材的教學理念與要求,往往使教學流于形式。
(二)受應試教育影響,對思想品德教學不夠重視
思想品德在中考中分值不高且實行開卷考試,使得學生與老師在思想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而輕視思想品德課。學生學習只注重學好數理化外等主課,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不認真探究,深入思考,而在考試時“臨陣磨槍”“急來抱佛腳”,突擊復習應付,使思想品德的教學流于形式,難以達到教學目的。此外一些教師也受影響,認為思想品德課內容單調乏味,沒什么好教的,沒必要在教學上化太大的力氣,在教學上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教學方法沒有創(chuàng)新,更是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與途徑
(一)重視及正確定位思想品德課教學
首先,學校要從提高學生綜合整體素質的高度出發(fā),從思想上正確定位思想品德課教學,擺脫思想品德課應試教學的觀念,充分重視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工作。其次,要在實際的教學工作安排中將思想品德課教學放在重要位置,加強配置師資力量,保證教學課時,正確處理好思想品德課與其它主課之間的關系,防止課時被其他主課占用的情況發(fā)生。
(二)加強教師綜合素質培訓,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針對思想品德課新教材,要加強教學的專業(yè)學習培訓,使教師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和講課內容。教師要積極學習與教學相關的各類知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將各類相關知識在教學實踐中融會貫通;同時要不斷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
(三)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拓展及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及時了解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事件如:國內外重大時事新聞、社會熱點等,拓展及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得到現實的教育意義。以初三思想品德課“與誠信同行”為例,在講授時就可以適時的對當前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如:蘇丹紅、三聚氰銨以及工業(yè)明膠事件等進行事實講解,并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視角,分析這些事件的發(fā)生對社會、對企業(yè)產生的影響,以此來證明誠信的重要意義。這樣一來,學生通過現實的事件,不但拓展了視野,激發(fā)興趣,也加深了對課本內容的理解。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要切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旨,要加深“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上,要以學生為本,對學生年齡段、性格成長特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如運用多媒體教學,把講、視、聽結合起來,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形下學習知識,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化為生動的直觀形象,增強思想品德課的吸引力、提升教學效果。再如實踐教學法,,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必要的社會實踐,無疑會對學生產生重大的教育意義。如“體驗生活變化,領略現代文明”及“和諧社會”等教材內容的講解,便比較適用實踐教學。
總結:
對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關鍵還在于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及理解程度。只有對思想品德課程正確定位,才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總結及積累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興趣,達到身心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澤云,《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學周刊,2011年
【2】,劉麗,《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讀寫算,2013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