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全
摘 要:教育均衡發(fā)展首先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文章以初中化學教學為載體,研究如何實施分層走位教學以及分層走位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分層走位;初中化學;因材施教;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1-0099-01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是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提出的要求,實現義務教育的均衡是實現教育公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fā)展成果的一種必然選擇。為了均衡教育,現在各學校都取消了重點班,讓所有的班級“平行分班”,為適齡少年兒童提供更加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滿足群眾對教育的期望?!捌叫蟹职唷敝攸c考慮的是班級學生的學科總分、單科均分平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公平。但這種分班模式所帶來的客觀現實是:每個班級的學生在智力水平、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知識能力等各個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實行“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已經產生了優(yōu)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正是考慮到這一現象的嚴重性,教師提出了分層走位教學的設想,研究探討如何遵循學生的心理認知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分層要求、因材施教,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均衡,達成“一切為了學生”的教育愿景,促進所有學生的素質提升。
二、如何實施分層走位
分層走位即通過班級座位的調整讓相同層次的學生坐在一起,以實施分層教學。
(1)依據差異,合理分層?;瘜W是初三新開的學科,教師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對學生進行化學教學,本身就具有挑戰(zhàn)性。而且在同一班級中學生的基礎與能力往往參差不齊,若按同一教學目標對待全體學生,必然不能發(fā)揮一些學生的特長。因此,學生升到初三后,教師應力求在短時間內摸清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具體做法:一方面經常與班主任溝通把握學生的特點并且查閱學生的學習檔案了解學生數學、物理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通過課堂觀察、活動開展清楚學生的化學“閃光點”。隨后教師初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為有待提高急需幫扶的學生,占本班學生的20%;B層為興趣較濃、潛力較大的學生,占本班學生的60%;C層為理科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占本班學生的20%。
(2)重排座位,走位上課。教師按照學生學科素養(yǎng)和學生的意愿,遵循“組內同質”的原則分成三大組,打破原有的班級小組編排,在大組內分成兩到三個具有化學學科特點的小組。具體做法:由任課教師排好座位表,A層“潛力生”坐在教室最南面(校領導和班主任的巡視,可以透過窗戶給予他們更多的督促和關愛),B層“中等生”坐在教室中間兩大組,C層“提升生”坐在教室最北面,將座位表貼在班級公布欄中。學生按照教師所排的座位表進行就座,重新組建新的學習小組。上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將學桌上的書全部收到抽屜內,不得亂翻別人書本,走位時準備好上課的書、資料、學習用品和筆記本。
(3)分層要求,因材施教。教師充分考慮到學生存在的差異,在課堂上統(tǒng)一授課,分層指導,全員參與,分層提問,注重能力,分層練習,分層評價,增強自信;課后分層布置作業(yè),實現共同提高,有針對性地對不同類別的學生加強指導,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好的發(fā)展。讓學優(yōu)生長足發(fā)展,使多數學生大步前進,小部分學困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從而使各層次學生在教學中均能獲得成功的愉悅。比如,在中考一輪復習中,A層注重知識梳理和基礎性習題的過關,B層在知識梳理和基礎性習題過關后,還需要完成課堂檢測,C層在B層的基礎上完成補充習題。這樣,能讓A層學生有更充足的時間識記和鞏固好基礎知識,提高學科素養(yǎng);B層學生能在理解課本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有限度地了解課本知識的延伸,提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C層學生能深入理解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和特長。
(4)自主合作,動態(tài)管理。應遵循“組間異質,組內同質,平等互助”的原則建立小組,讓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合作學習為輔。當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可以采用合作學習來解決;學習無法深化時,可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提升學習質量。相比傳統(tǒng)的學習小組,各成員的水平相當,誰也依賴不了別人,出現的問題更具有共性,方便教師輔導,也更容易使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在階段考查、評價的基礎上,對進步明顯的升高到高一層次,對有后退的、在本層次學習仍跟不上的則降一個層次。這樣有利于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保持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不斷地進行著各種不同形式的變革和嘗試。初中化學的分層走位作為一種積極的嘗試,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個性能力的張揚,有利于優(yōu)秀生綜合能力的發(fā)揮,也有利于較低層次學生潛在能力的發(fā)展,從而促進所有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俞山紅.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2(19).
[2]鄭明花,劉麗萍.初中化學隱性分層教學案例研究——以《水的組成》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2015(02).
[3]歐小華.分層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