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鵬
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大的收獲,這是有效課堂的特點。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去語文主義、形式主義、功利主義現(xiàn)象,課堂教學沒有效率,學生熱鬧后沒有收獲。筆者認為出現(xiàn)低效率課堂有以下原因:
(一)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不一致
語文課程目標是語文學科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規(guī)格和質量的要求,語文課程目標要求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教材的編寫包括了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綜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語文教學目標是在具體課堂教學層面對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狀態(tài)。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情況不容樂觀。語文課程有語文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語文教學目標和語文課程目標,不能讓語文課擔負著太多的任務,要讓語文成為“專業(yè)”。
(二)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目標不一致
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為了達到語文教學目標而所需要的課程資源。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以語文教材為載體的,教材是教學的素材,教學中我們只能“用”它,不能“教”它。一篇課文,可教的內(nèi)容很多。面對同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標可以選出不同甚至完全兩樣的教學內(nèi)容,而這些內(nèi)容是語文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在備課時確定的。但現(xiàn)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教學目標中想教的與教學活動中的設計出現(xiàn)矛盾。教學內(nèi)容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創(chuàng)生的,是教學和教學目標決定的。如《荷塘月色》,教師設計了“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的教學目標,但在教學中沒有借助文章對荷塘月色描寫來喚起學生美的感受,也沒有通過把握作者內(nèi)心世界促成學生對美的體驗,也沒有結合散文文體的形式美來理解美,所定的教學目標沒有通過具體教學內(nèi)容落實,成為空談。
(三)教學評價與教學目標不一致
語文新課程理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養(yǎng),因此具體教學目標的設定是以“學生為主體”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出發(fā)的。但當前語文教學評價帶有功利性,出現(xiàn)一系列不恰當?shù)脑u價方式:以學業(yè)成績作為學生發(fā)展的唯一標準;重視對結果的評價,輕視對過程的評價;重視對知識的評價,忽視對能力和態(tài)度的評價;重視學生之間的比較,忽視發(fā)展性評價。如“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的教學目標,教師根本沒讓學生去揣摩,不關注學生思考過程,只是讓學生完成教師預設的方案和答案。語文教學的評價和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目標還是應該步調一致,尊重學生生命發(fā)展的獨特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fā)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凸顯語文的價值。
二、(一)準確定位課堂教學目標
語文教師要吃透課程標準,領會編者意圖,重視學生學情,把握課文特點來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1、關注語文核心價值。一篇文章可以從多方面分析,可以從文章學的角度、文化學的角度、美學角度、語言學的角度來分析。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對課文進行二次加工,確定課文中最有價值的信息。一篇課文在存在許多教學價值點的情況下,教學設計不僅要關注文本的核心價值,更要抓住“語文核心價值”。重點挖掘課文隱含的語文學習價值,重點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表達能力,重點完成語文課應該完成的教學目標,而適當弱化文本中可能隱含的其他教育價值,比如科學普及價值,社會生活認知價值,思想品德養(yǎng)成價值,生活能力指導價值等,盡量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
2、定位總目標。一堂語文課要有一個集中的教學目標,這樣便于教師組織教學,也利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一個集中目標下可以設定一些分目標,分目標都始終要指向總目標。否則課堂無秩序,學生無所適從,教師也很難組織教學。那些無中生有、無關宏旨的目標不要隨意設置,如《散步》中尋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就不是文本所要求的。散文、小說、詩歌、戲劇等文學作品的教學,教師應該明確一個教學目標,順著目標一步一步展開教學。
3、根據(jù)實情定目標。新課程提出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設計理念,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課程形態(tài)、文體內(nèi)容來設計,并不是一律按照“三維目標”來設計。
(二)以目標為指引,選擇教學策略
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也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此,“智慧”是語文課堂教學達成目標的手段。語文教師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選擇最佳的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鮮活的課堂”上增加知識,培養(yǎng)能力。如果把“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就要引領學生分析景物描寫的層次、景物描寫的技巧造成的效果,品味景物的特點,最后歸結到美感特征。可以運用修改對比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坝柧氄w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就采用美讀感染法,讓學生聲情并茂地讀,讀出感情,讀出境界,讓學生在多次有感情的朗讀中揣摩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角色演繹法、集體討論法、背景介紹法、檔案分析法等。
(三)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1、在教學中要清晰的展示教學目標。魏書生在講《人生的境界》時,課堂開始出示了課堂目標:(一)作者(二)三個詞語(三)幾種境界怎樣達到(四)課后練習。這樣清晰合理教學目標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學生處于學習、思索、創(chuàng)造的積極狀態(tài)中,讓學生產(chǎn)生“我要學”的心理。
2、在教學中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和學生形成心靈的碰撞,活躍的課堂里,把教師、教材、學生等資源進行整合,將預設目標與動態(tài)生成目標有機結合,呈現(xiàn)多姿多彩的課堂,有效落實本堂課的目標。
(四)評價課堂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評價既要評價學生知識與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還要評價學習過程與方法。如教學目標“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方法并對其成果進行評價??疾鞂W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尊重學生的個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得到發(fā)展,體驗到生命成長的快樂。不僅要對學生是否達到目標進行評價,教師還要自我反思,總結經(jīng)驗教訓?!皩W生在這堂課上收獲了什么?”、“學生的收獲與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否一致?”、“學生這些收獲是高效率獲得的嗎?”、“我設計的教學目標合理嗎?”。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