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建
教學中應該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情感。由于各種原因,在小學中普遍存在數學學習“學困生”,這些學生智力正常,但學習不夠努力,厭學情緒明顯,與同齡的大部分學生相比,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有明顯的困難,教師要給他們更多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讓他們有克服數學學習上任何困難的信心。這就要求教師講究策略,對“學困生”進行轉化。下面僅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小學數學“學困生” 轉化的看法。
一、尊重學困生,讓“學困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學生內心猶如一個巨大的寶庫,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教師就是一把鑰匙,如果鑰匙能把寶庫打開,就是一把好鑰匙,而“學困生”要想獲得成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當他們獲得成功時,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有了鼓勵,學生才能樹立起自信和自尊。
后進生常有幾種不良心理:⑴既自卑又自尊,好強的心理;⑵認為周圍的人都嫌棄他,輕視他,對他有敵意;⑶認為學與不學,表現好與不好都一樣,態(tài)度隨便,對于有這種心理的后進生,老師必須主動接近他們,關心他們,要抓住機會,多表揚,多鼓勵,進行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消除他們的疑懼和對立情緒,要把尊重學生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拉近心理距離,他們體會到老師可親可敬,值得信任,這樣才有可能轉后進生為優(yōu)秀生。
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提高學困生學習興趣
“學困生”認識前提差、思維能力差,因此根據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靈活多變。講課時要注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首先,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學困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應該放慢鏡頭。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比如:在講圓的面積推導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圓等分成16份、32份……將它們一正、一倒拼成近似平行四邊形,隨著份數的增多,平份四邊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然后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對學困生要優(yōu)先提問,優(yōu)先輔導,優(yōu)先檢查評價。評價時,特別應注意學困生的進步處和閃光點,及時予以鼓勵,得到鼓勵學生才能樹立起自信。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如:講授確定位置這一章時,來源于實際生活中,給學生示范了用數學表示書刊亭的位置后,讓學生用數學表示其他景點的位置,這既能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發(fā)展空間觀念、又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
三、運用正能量,教育轉化后進生。
運用榜樣和集體的力量,教育和轉化后進生是行之有效的,良好的班風是學生成長的土壤,班風好,正氣上升,邪氣就下降,后進生就沒有了市場,前面有優(yōu)秀學生引路,后面班干部督促,他想不變好都不行。
我在擔任班主任期間,每期都要評選“星級學生”,把他們的照片貼在光榮欄里,成為全班學習的榜樣,并且讓這些優(yōu)秀學生分別與后進生結成朋友,從思想上、學習上幫助他們,及時了解后進生的思想動向,及時溝通,使后進生有了學習的榜樣,轉變效果也就更明顯,而且,一些正居中游的學生,也加入到爭創(chuàng)“星級學生”的行列中來,后進生也就不好意思再當后進生了。正確的思想教育會培養(yǎng)、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動力。
一般說來,“學困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他們往往缺乏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經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也缺乏刻苦鉆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意志,更缺乏學習的信心,認為“努力也學不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對于學困生學習動力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應結合所學內容向學生進行理想教育,介紹名人的先進事跡等等;幫助學困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四、加強學法指導,掌握正確的學習思維方法
雖然有些“學困生”有興趣,也肯下工夫,但是他們的數學成績卻總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缺乏數學學習方法,不會對信息進行加工儲備,不會反思調控自己的數學認知過程與方法。教師要逐漸讓他們掌握數學的基本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培養(yǎng)他們善于靈活應用各種方法去學習數學的能力,從而使他們慢慢地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驅使他們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思維,不斷地展示自己,優(yōu)化自己、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能較大幅度的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成績。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轉化數學“學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