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永偉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教學策略的逐漸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更加要求教育工作者注重綜合性教學。綜合性教學要求教學模式多樣化,教學內(nèi)容豐富,同時要保證課堂開放性以及教學互動的及時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可有效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讓學生注重學習感悟以及學習經(jīng)驗的積累。本文結合教學實例,探究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應用策略,以求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目前部分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還存在較強的單一性,學生只能從某個角度進行語文學習。綜合性學習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是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要不斷開發(fā)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保證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同時要注意教學目標的簡潔性,適當提升教學內(nèi)容的豐富度,將語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以知識理論與實際內(nèi)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語文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以實踐練習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在進行理論講解后進行適當?shù)膶嵺`練習。只有學以致用,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nèi)容,接下來,本文展開具體探討。
一、優(yōu)化教學模式
教學實踐中教學目標與教學內(nèi)容是語文教師應當重視加強的環(huán)節(jié)。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內(nèi)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易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學科本身就是具有很強綜合性的學科,其知識內(nèi)容涉及課內(nèi)外的多方面。而部分教師往往會將教材進行獨立化,僅僅針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即便進行拓展,其范圍也局限于學習資料中的示例材料,無法做到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內(nèi)心思維角度出發(fā)。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中,教師對《諾貝爾》一課進行講解,其教學模式都體現(xiàn)了讀寫結合的特點。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后,布置了一項書寫任務:“諾貝爾是怎樣一個人”。該教師是為了完成綜合性教學流程,之前的鋪墊工作進行得很順利,然而就在最后學生的書寫環(huán)節(jié),教師明確了任務目標,讓學生對諾貝爾進行描寫。該教學目標限制了學生表達內(nèi)心感想,一些學生可能想對諾貝爾的某些行為提出一些建議,或者對其發(fā)明感興趣。但這樣的書寫任務極大降低了語文課堂思想交流的互動性,這位教師并沒有真正做到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導致學生只能單方面地接受信息,沒有選擇反饋方式的權利。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因此,只有真正意義上做到依據(jù)學生心理來制定教學目標,才能將語文課講到學生心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二、學習形式多樣化
(一)互換師生角色
目前小學語文課堂多采用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很少有機會進行自主學習,這樣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當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模式,打破傳統(tǒng)一對多的教學規(guī)則。教師可以進行師生角色互換,讓學生進行課前預講,體驗教師的授課過程,從而提升學生考慮語文問題的全面性。例如在進行《草原》這節(jié)課的講解前,我先讓學生自己準備五分鐘的課前演講,要求學生講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主旨大意、寫作手法。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增強課堂互動性
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不同、性別不同,因此,易于接受的課程內(nèi)容也有所不同。教師應當全面地進行課堂教學,確保不同層次學生的聽講效果。教師從課堂教學內(nèi)容入手,通過提高課堂互動性,讓大部分學生參與到同一研究主題中去,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節(jié)課時,性別因素會影響學生的聽講效果。男生相對于女生來講對昆蟲不排斥,而大部分女生對昆蟲并不感興趣。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開設辯論會,其主題為“豐富多彩的昆蟲世界”,男女學生分別以組為單位,進行資料準備、人員安排。教師要抽出時間主持辯論活動,確保辯論會充分圍繞主題開展。這樣就避免了因學生間的個體差異而帶來的教學效果不一致,極大地提升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進行課程資源整合
語文學科中,各個單元的各課內(nèi)容都有著一定的相似度。教師可適當對整個單元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整合,最終歸納出整個單元內(nèi)容的知識特點。同時對與之相似的課外知識內(nèi)容進行整合,在教會學生學會課內(nèi)知識的同時,也拓展課外內(nèi)容。例如小學一年級的課程可以整體歸納為角色表演,二年級可以歸納為童話教學,三年級可以歸納為作文教學。而不同單元也有著不同的話題,有的單元主要以誠信為主題,有的單元則以“刻苦”為主題。不同年級以及單元會出現(xiàn)不同的教學形式以及教學主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平臺,對相似度高的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取其精華,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需要對課程資源進行整理歸納,這樣有助于教學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策略,是現(xiàn)代教育研究的結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最大化發(fā)掘學生的潛在學習動力,其應用價值不可估量。教師應當不斷探索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模式。本文探究了綜合性學習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借助。
參考文獻
[1]黃鍵.淺議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7).
[2]張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8.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