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嫻
【摘要】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對整個課堂起著“起承轉合”的作用。本文通過對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的分析來探究課堂導入策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目的是促進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教學 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090-01
0
課堂導入指的是課堂教學開始后的前3至5分鐘,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所有教學活動的總稱。課堂導入是激活課堂的前奏,起“起承轉合”的作用。課堂導入設計精妙的話,將會產(chǎn)生“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之精彩。
筆者根據(jù)本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經(jīng)驗以及對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把高中英語課堂導入常用策略分為四類:知識導入法、經(jīng)驗導入法、思維探究導入法以及感性材料導入法。
一、知識導入法
知識導入法是圍繞教學話題,如課文標題、課文內(nèi)容、課文人物或作者、課文寫作背景等進行話題知識的補充輸入,目的是為接下來的教學掃清知識的障礙,幫助學生做好知識的銜接。知識導入法主要包含背景知識導入法、溫故知新導入法以及名言諺語導入法等。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二單元中心話題是“健康飲食”,“熱身”(Warming Up)部分用圖片展示食物的分類并探討各種食物對人體的作用。但因學生對食物分類的依據(jù)——營養(yǎng)素了解甚少,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可采用諺語導入法和背景知識導入法進行食物分類依據(jù)知識的補充。
Step 1:教師分享兩條關于飲食的諺語,目的是點明飲食的重要性。
Proverb 1: Bread is the stall of life.(民以食為天)
Proverb 2: 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
Step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Why eating is important to us?”這個問題,引出飲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能夠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素。
Step 3:教師補充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yǎng)素內(nèi)容。為接下來引導學生根據(jù)營養(yǎng)素對食物進行分類作知識的鋪墊。
二、經(jīng)驗導入法
經(jīng)驗導入法是以學生的學習、生活經(jīng)驗為出發(fā)點,選擇學生熟悉或關注的材料進行課堂導入設計,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親切感,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又能使學生的學習向現(xiàn)實世界延伸。常用的經(jīng)驗導入法有情境導入法、故事導入法、時事熱點導入法等。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一單元中心話題是“節(jié)日”,“寫作”(Writing) 內(nèi)容為“節(jié)日介紹”。為讓學生對節(jié)日介紹的框架有更好的了解,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中,可采取時事熱點導入法與情境導入法相結合的方式來引入寫作話題。
Step1: 教師播放一條來自《人民日報》 關于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馮驥才建議“春節(jié)”申遺的新聞。
Step2: 假設學生是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代表中國書寫春節(jié)申遺申報表。
Step3: 學生分組討論申遺申報表將從哪些方面介紹中國春節(jié)。
三、思維探究導入法
思維探究導入法以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為起點,采用“問題鏈”的方式設計課堂導入。這種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常用的思維探究導入法有設置懸念導入法和問題導入法。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三單元中心話題是“Travel”,“閱讀”(Reading) 部分講述了Wang Kun為沿Mekong River進行的自行車旅行所做的準備。根據(jù)課文的標題和地圖的提示,可采取設置懸念以及問題導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
Step1: 教師展示一張湄公河照片以及一副湄公河的流向圖,讓學生討論并猜測主人公Wang Kun可能選擇的湄公河沿途旅游點以及交通工具。
Step2: 假設學生是Wang Kun,與同桌討論并回答以下問題:
1. When are you leaving?
2. How are you getting there?
3. How long are you staying there?
4. What are you preparing for the trip?
5. 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each day?
四、感性材料導入法
感性材料導入法往往以多媒體、直觀教具作為媒介,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簡筆畫、教具等將抽象難懂的內(nèi)容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這不僅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也能給學生帶來綜合的感官刺激。感性材料導入法包含圖片導入法、音樂導入法、視頻導入法、模型導入法等。
如: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六第五單元中心話題是“自然災害”,“閱讀”(Reading) 部分是關于“火山”這一自然災害的介紹。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可采取視頻、圖片與簡筆畫導入法進行設計。
Step1: 教師放映了一段意大利Mount Vesuvius火山噴發(fā)視頻,讓學生感受火山噴發(fā)的震撼場面。
Step2: 教師截取了視頻中的相關畫面,讓學生用話題詞匯volcano(火山)、eruption(噴發(fā))、lava(熔巖)、carter(火山口)、 ash(灰塵)、molten(熔化)等描述圖片。
Step3: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簡筆畫和學生一起運用上述話題詞匯討論火山形成原理。
萬事貴乎始,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起到事倍功半,原始見終的作用。課堂導入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課堂導入策略的選擇應符合高中英語學科內(nèi)容的科學性,符合學生的實際,追求簡約而不簡單,追求導入形式的多樣化,以此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 2016年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小課題 《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的研究》 GDXKT8227)
[ 參 考 文 獻 ]
[1]肖榮,黃宏新,車云霞. 論課堂導入及其設計[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1,(02):38-41.
[2]王飛.關于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有效利用的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3]徐杰.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導入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4]劉芝.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課堂導入有效策略的研究[J].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2,(10):265-266.
[5]姚瑞雪.基于有意義學習理論的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
[6]黨娟娟.新課標高中英語課堂導入部分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
[7]蔣陽姣.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導入策略[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0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