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豪
摘要: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基本內涵是法定范圍內的公務人員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關機關申報個人及家庭財產情況并接受有關機關監(jiān)督檢查的法律制度;人民主權思想、公共利益優(yōu)先原則、公務員角色的雙重性為實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意義在于預防和懲治腐敗、維護國家公務員形象、完善我國行政監(jiān)督體制、增強政府公信力等。
關鍵詞:公務員 財產申報制度 反腐
一、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概念
當今,腐敗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它對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具有極大的侵蝕性。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作為一種監(jiān)督制度能夠從終端遏制腐敗,具有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功能。
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1883年英國《凈化選舉,防止腐敗法》以正式立法形式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有關財產申報的法律。該制度是一種根據(jù)國家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要求特定人群對其財產和收入情況進行如實申報,只要發(fā)現(xiàn)官員財產與其正常收入間存在差距,就必須作出解釋與說明的制度。
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基本內涵是:即法定范圍內的公務人員依照法定的期限和方式向有關機關申報個人及家庭財產情況并接受有關機關監(jiān)督檢查的法律制度。
二、實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理論依據(jù)
(一)人民主權思想
憲法第二條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蔽覈罡邫嗔C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由民主選舉的代表組成,它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同時國家其他機關,如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既然公務員是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作為人民的公仆,那就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且公務員的任何職務行為和個人行為都要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
(二)公共利益優(yōu)先原則
公共利益優(yōu)先原則是指當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公共利益置于首位。一方面,公務員作為一個公民也擁有隱私權,其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受到法律保護,不受侵犯。但另一方面,公民作為國家的主人,依法享有對國家事務進行了解的權利,有權去了解政府公務人員的相關情況。公務員的隱私權關系到個人權利,而公眾的知情權則關系到社會公共利益。因此,基于公共利益優(yōu)先原則,公務員的隱私權保護是有限的,正如恩格斯所說:“個人的隱私應受到法律保護,當個人隱私甚至陰私與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發(fā)生聯(lián)系時,個人隱私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私事,而是屬于政治的一部分,它不再受隱私權的保護,它應成為歷史記載和新聞報道不可回避的內容?!?/p>
(三)公務員角色的雙重性
公務員作為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兼顧著作為“公共人”和“經濟人”的雙重角色。一方面,就“公務員”身份而言,公務員是連接國家和公民的紐帶,其職責是維護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公務員作為“經濟人”角色,按照經濟學的理論,必然以經濟人利益最大化為行為目標。公務員本身的經濟人屬性決定了必須建立財產申報制度,而公務員廉潔與否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現(xiàn)就是財產狀況和生活水平的高低。財產申報制度要求公務員將其收入和財產公開,接受上級機關和廣大民眾的監(jiān)督,他們廉潔與否就一目了然,能有效地防止公務員的腐敗行為。
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意義
(一)預防和懲治腐敗
一種權力假如沒有限制,那么最終掌權者都有可能無法避免腐敗墮落的命運。“財產申報制度一般是以立法的方式設定公職人員的義務,強制其如實申報個人財產來源及各種投資活動?!贝隧椫贫葘⒈O(jiān)督機制深入到掌權者的生活中,及時將腐敗扼殺在萌芽中。所以,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意義在于,它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將掌權者個人的自然人格與他所掌握的公共權力明確地區(qū)分開來,它無時無刻的警告著掌權者在擔任公共職位時,能夠獲得的個人利益的限度,并將跨越這個限度宣布為一種罪行,使其認真考慮腐敗的成本問題,避免了當權者腐敗墮落的命運,對其不止是一種監(jiān)督,更是一種保護。
(二)維護國家公務員形象,保護其合法財產權益
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可以保持公務員隊伍的純潔性。在選舉、任命或招聘公務員任職前進行財產申報,經過審查可以有效地防止有不廉潔行為的人進入公務員隊伍,同時對公務員隊伍中的腐敗分子通過財產申報使其曝光,進而將其清除出公務員隊伍,以保證公務員隊伍的純潔性。通過財產申報,可以保護公務員的合法財產,維護某些在任職前就擁有大量財產的公務員的聲譽和利益。在其職業(yè)生涯中,財產申報制度也為為官清廉的公務員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清正廉潔的合法途徑,有效保護公務員的合法權益,維護其形象和聲譽。
(三)完善我國行政監(jiān)督體制
權力自從出現(xiàn)的那一刻就存在著濫用的可能,因此有必要對權力進行監(jiān)督和制約。我國對公務員的監(jiān)督包括行政機關內部監(jiān)督和外部監(jiān)督兩方面,內部監(jiān)督有自上而下的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察和審計監(jiān)督,外部監(jiān)督有法律監(jiān)督、政黨監(jiān)督、社會監(jiān)督等。雖然看起來我國對公務員的監(jiān)督很全面,但監(jiān)督的效果卻不理想。而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就是對我國行政監(jiān)督體系的補充。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是對公務員的預防監(jiān)督,通過事前監(jiān)督防患于未然。
(四)增強政府公信力
政府的公信力反映了公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它是社會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前提條件。人民評判政府是否有公信力,就是看政府有沒有依法執(zhí)政,行政過程有沒有公開透明。任何一個民主、開放的政府,其公眾都必須享有充分的知政權、參政權、議政權和監(jiān)督權,增強公務員財產狀況的透明度,將其置于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之下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申報資料的公開,公務員對財產進行申報并公示,接受公眾的監(jiān)督,從而保證了人民的知政、參政、議政和監(jiān)督的權力,也使公眾更加信任政府,對政府產生認同感,這有利于政府樹立廉潔政府的形象,民眾看到政府積極應對腐敗的態(tài)度,增強對政府的信任,提高對政府的滿意度,同時使更多的公眾能夠達到與政府的良性互動。
參考文獻:
[1]梁國慶.中外反腐敗實用全書[M].新華出版社,1994.89.
[2]楊建國.我國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理據(jù)、缺失及構建[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9):2.
[3]高麗萍.我國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3.
[4]張兆臣.我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的現(xiàn)實性分析[J].學海,2002(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