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粉淑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堅持“先學后教,導學合一”,引導學生自己“先學”,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后教”,巧妙引導,鍛煉學生的思維;導學合一,構建出適應新課程的數(shù)學高品質課堂。
關鍵詞:先學后教;導學合一;問題;思維;高品質課堂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學校的最大浪費在于兒童在學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運用已有的經驗,采用自己的方法去獲取知識”。這句話道出了高品質課堂的真諦。這里強調了兩層意思:第一層,學生要有經驗——靠老師的學法指導;第二層,自由地獲取知識——自主地學習。這兩句話歸根到底還是強調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即學生運用教師指導的學習方法,通過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實現(xiàn)“先學后教;導學合一”。正如愛因斯坦指出的:“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yǎng)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為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標?!薄缎W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怎樣才能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先學后教;導學合一”理念呢?怎樣才能構建出適應新課程的數(shù)學高品質課堂呢?
一、引導學生自己“先學”,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過:“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
而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苯逃耙詫W生為主,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尊重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 在進行“先學后教”時,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識都進行自學。針對小學生,主要是一些簡明易懂的內容可讓他們自學。教師要把好這個關,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正確處理好不同內容的關系,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的關系。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長方體的體積推導可與學生共同完成,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在長方體公式的基礎上得出,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學,搞清給他們的幾個思考題: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正方體的體積該怎樣算,a3表示什么?學生通過自己看書,同桌討論,很容易獲得新知。在自學的同時,我還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優(yōu)等生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后進生只要弄懂怎樣做就可以了。
二、教師“后教”,巧妙引導,鍛煉學生的思維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爆F(xiàn)代教育觀念下的小學教師,要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發(fā)展的促進者,要從教室空間的支配者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引導者。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嘗試使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對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概言之,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變“教”為“導”。
例如,教學“工程問題”時:一項工程由甲工程隊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隊修建,需要30天。兩隊合修要多少天完成?在例題教學后改為水池放水題:一池水,由甲水管單獨放完要20分;由乙水管單獨放完要30分。二管同時放完,需要幾分鐘?以后又指著黑板上的示意圖說:水池看作電影院,這二處出水管看作出口處,那么“水是什么?原題可以改編成怎樣的題?學生的興趣被激發(fā)了,又編出了情節(jié)各異的應用題。于是我又指定內容讓學生編。如說,這里有一堆糖果要分給甲、乙兩班,如何編?學生編:一堆糖果單獨分給甲班,每人分得20粒;單獨分給乙班,每人分得30粒,如果同時分給兩個班,每人分得幾粒?這樣的編題訓練,由抽象到具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也提高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三、導學合一,打造高品質數(shù)學課堂
1.有效備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上課,教案的準備非常重要,我們常稱這一過程為備課。有效備課需:備而能用,有利于教,有利于學。
2.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效指導下逐步發(fā)展的過程,教學的本質特征不是行為主義者所認為的“刺激——反應 ”,而是激發(fā)學習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機能。課堂的中心應該在于學生而不在于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是組織者、指導者和促進者。有效指導要做到適時、適度、適當、適合、適應。
3.有效互動。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下的有效互動應是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各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xiàn)學生生命力的課堂教學行為。是一種積極的、真實有效的課堂互動。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節(jié)時,師生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等具體操作和對話交流,逐步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等相關概念和知識。這樣在師生互動中形成學生的體驗和收獲,才是學生樂于接受的。
4.有效練習。練習設計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它起著監(jiān)控、鞏固、反饋的作用,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如,學習了“圓的認識”這一節(jié)后,教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①請用圓規(guī)在紙上不同的地方畫出大小不同的圓,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②請用圓規(guī)在紙上畫出精美的圖案,拿給爸爸媽媽欣賞,說說它像什么?③請你大膽試一試,不用圓規(guī),用你找到的工具畫個圓吧!這個案例就利用了小孩喜歡“顯擺”的心理,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使作業(yè)猶如磁石把學生深深吸引,讓他們在快樂中去完成作業(yè)。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更新觀念,改進教法,堅持“先學后教,導學合一”,構建出適應新課程的數(shù)學高品質課堂
參考文獻
[1]楊新峰.小學數(shù)學如何實施“先學后教”[J].湖南教育(下),2015(03).
[2]李曉惠.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踐“先學后教”之體會[J].新課程導學,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