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摘 要:正新課程改革已走過十多個年頭,十多年來,廣大教師享受著課改帶來的喜悅,實踐著課改倡導的新思想。倍受關注的"小組合作學習"以其"親切的人際關系、和諧的交談、融洽的氛圍、思維的共享"被廣大教師喜愛和接納,成為公開課、大賽課等各級課堂展示的亮點,成為專家講學的主題。"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探究"是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合作學習;新課程改革;合作學習;新課程標準;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059-01
合作學習已成為有效提高學習質(zhì)量的可靠途徑之一。合理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有效增強師生間和生生間的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促發(fā)學生間的協(xié)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歸納力和表達力,多年來,我一直從事數(shù)學教學,在工作中我積極地思考,如何才能做好班級成員小組合作工作,提高本班教學質(zhì)量,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付諸實施。下面談談關于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
一、 組建合作小組,培養(yǎng)得力組長是合作學習的基礎。
新課程改革目標之一就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轉(zhuǎn)變,把學生推上課堂的主體地位,真正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我所任教的班級全班共48人,如果在課堂上指名發(fā)言,一小部分學習較好或膽子較大的學生表現(xiàn)非?;钴S,而其他大部分學生則坐“冷板凳”。這樣以來,就會使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導致他們思維抑制,興趣索然,進而可能產(chǎn)生厭學思想。于是經(jīng)過慎重思考,結(jié)合我班上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建立學習小組是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的最好渠道。學習小組人數(shù)少(每組6人),不但便于管理,還能為每個人提供參與的機會,可以給那些膽小,不愛在眾人面前說話的同學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其優(yōu)點就是可以做到科目互補,尤其給了那些總分不高但是有單科成績特別突出的同學很大的信心。具體做法是把學生按學習狀況的上中下分好座位搭配成小組,小組人數(shù)不宜太多,三人一小組,六人一大組。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問題的難易來靈活選擇合作形式(小組討論或大組討論),避免了小組成員相對固定合作單一的弊端。其次,要確定好大、小組長,發(fā)揮大、小組長的組織管理才能。組長要選一些思想品德好,學習成績較好,具有專長,口齒伶俐的同學做組長。要適時召開“組長管理經(jīng)驗交流會”,督促指導組長組織好本組的操作、討論、總結(jié)、匯報等活動,尤其是注意調(diào)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小組的整體水平。
二、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小組成員的分工是影響制約合作學習成敗的關鍵因素,參加討
論的人圍坐成圓圈或空方陣,以便使每個人都能看到其他每一個人,那么就能加強課堂討論。小組內(nèi)設小組長一人,記錄員一人。小組長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的指令下組織全組人員一起合作學習,組織動手操作,開展討論探究學習過程,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并且在課后對組員的一些課外作業(yè)進行檢查,訂正組員的錯誤,督促他們的學習。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記錄下來,包括合作學習的結(jié)論、結(jié)果,動手操作、組織討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小組成員中某人遇到的學習困難及解決過程等,同時還記錄小組成員中不積極參與合作的現(xiàn)象。因此,記錄員應選擇學習態(tài)度好,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筆頭快的學生擔任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向全班同學或老師進行匯報,所以應選擇學習成績好、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
三、 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是合作學習的保障。
1、精心設計合作學習內(nèi)容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現(xiàn)的新理念。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一定難度,有一定探究和討論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既有利于促進學生動腦,主動探究數(shù)學知識,又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合作學習。不提出過于簡單,不假思索就能解決的問題。問題過于簡單,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久而久之,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
2、給合作學習的時間與空間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這對于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我們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yǎng),不但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合作學習足夠的時間,還要在課后反思中探討合作學習的得失;不只是在公開課中進行合作學習,還要堅持不懈地在平日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每個小組的監(jiān)督和指導,尤其關注學困生的在活動的表現(xiàn),給他們多一些發(fā)言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品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在課內(nèi)課外中,教師要始終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設計者和引導者,教會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質(zhì)量;并及時進行課后調(diào)查、收集反饋信息、反思不足、進行全面的評價。
3處理好合作學習和個人學習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提倡的是:既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最基礎的學科知識,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的任務是學習人類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學生的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人的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然后才能談到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個性,才能夠打下走向社會從事獨立工作或與別人合作的基礎。這樣的個性有很多獨立的成分,因此,要處理好個人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或?qū)W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學生獨立學習能力是有幫助
4、把握學習時機
往往學生在進行獨立思考后,有了疑問才會產(chǎn)生互相交流、質(zhì)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組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否則就會時時合作、時時探究,就人使產(chǎn)生厭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愿望便會大大削減,達到適得基反的效果。
總之,合作學習作為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它在教學中的應用前景是很廣闊的。將理念變成實踐,從形似到神似的過程曲折艱辛又趣味無窮,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做深入探討。我愿一如既往,做一個教改中的勤懇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