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芳
[摘 要]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筑師!”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把這種精神應用到日常教學中,相信其教學生涯一定會很精彩,如果在教學中能讓這種精神感染學生,相信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挖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對提高教學效果也將是事半功倍的。
[關 鍵 詞] 自學助考;自我管理意識;體會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0-0198-01
職業(yè)學校的中專和五年制大專的學生,他們曾是中考戰(zhàn)場上的“失利者”,大都是重點高中、普通高中錄取分數(shù)線以下的學生,無緣高中看似也要無緣大學了,可現(xiàn)在辦學的多樣性,又為這些孩子打開了一扇通往大學的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有不少孩子整裝待發(fā),加入了這個隊伍,也就有了我們學校自學助考班存在的必要。本人參與自學助考的教學工作已兩年有余,下面淺談一下個人點滴體會。
一、充分準備,以勝任自學助考的教學工作
作為自學助考課程的任課老師,明確課程性質和上課學生的特點與需求是至關重要的。
參加自學助考的這部分學生,和高中學生相比自主學習的能力、迎難而上的吃苦精神是有所欠缺的,而同一時間需要學習的并不是一門課,少則兩門,多則要四、五門,全靠任課老師逼著、壓著,是很被動的?!叭绾问箤W生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時間?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這是任課老師需要動動腦筋的。我認為: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原動力,而自學助考的目標非常明確——只有通過所有自學考試科目,才能最終取得文憑,以此為動力是最佳選擇。在開學的第一次課我就會把一學期學生將面臨的考試科目一一羅列,讓他們自己明確本學期的學習任務,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這種刺激只能維持一會兒,不足以讓學生改變什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帶領學生合理利用時間,而這就取決于老師對本門課程的考點和知識點的熟練把握程度,需要把知識點分散到平時,引領學生在平時就把知識要點及時消化,并把這種消化知識的過程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掛鉤,以此,時時鞭策他們做到堂堂清。
對這批經過思考、又獲得一次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的學生而言,內心是有“好好學習”的渴望的,他們可能會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作為老師,與其抱怨,不如先做最好的自己,用自己做事的態(tài)度影響和感染我們的學生。
二、相信每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
“在自學助考的道路上是逼還是放”?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特別是在擔任“Linux系統(tǒng)及應用”的教學工作時,此問題尤為突出。本來按照課程自考科目的要求及進度,督促學生復習,甚至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占用課余時間強化記憶好像也是理所應當?shù)?,但那個學期該班級卻面臨同時考四門課的局面,每次課的復習任務不達標的總是那幾個學生,而每次要找他們,他們也是其他老師的特別輔導對象。該怎么辦呢?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定個期限,暫時放手。
讓我做出這個決定是在找了那幾個兩次模擬考成績均不理想的學生談話之后。我開門見山地問:“有什么打算?”幾個孩子很直接地告訴我還沒來得及系統(tǒng)復習呢,我追問:“為什么?”他們堅定地說:“C++和JAVA都是學位課,我們想系統(tǒng)地把這兩門課復習好,再復習Linux?!蔽冶凰麄儓远ǖ幕卮鹫×?,學生學習了這么多年,還是有一些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的,而我可能太把他們當孩子了,忽視了他們自己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能力。同時,換位思考,我自己復習也喜歡系統(tǒng)性地復習,自己也會根據(jù)課程的性質來安排復習的先后。我有點困惑,那現(xiàn)在是盯還是不盯呢?如果不嘗試,可能永遠不知道哪一種方法更合適,所以我決定賭一把:“定個期限,暫時放手”!接下來的兩次課,都是學生自由復習,但約定了最后模擬考試時間,并約法三章,如果到時仍然成績不理想,怎樣復習就聽我的安排。雖然,心里很忐忑,但每次課觀察下來,學生都沒有因為我的放手而放松,或嘴里“念念有詞”地背著簡答,或“奮筆疾書”地對著空白卷做題目,很認真。
最后一次模擬考成績出來了,全班學生的成績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雖然,還有三位學生沒有沖過及格線,但我想這樣的“暫時放手”和“最后期限”的約定對有些孩子還是有效果的,讓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自己查漏補缺,系統(tǒng)地復習,有規(guī)律地記憶知識點,而不再是疲于應付地短暫記憶。
沙拉斯特有句名言:“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命運建筑師!”這句話與網絡上流行的一句“你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把這種精神應用到日常教學中,相信其教學生涯一定會很精彩,同樣,如果在教學中也能讓這種精神感染學生,挖掘出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對提高教學效果也將是事半功倍的。在自學助考的道路上,我會繼續(xù)耐心體會,相信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個別差異,用心傾聽花開的聲音,享受學生和我共同成長的
快樂。
參考文獻:
[1]張瑩.相信每個學生都可以成功[J].思想理論教育,2006(10):43-44.
[2]王碗.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全日制自考助學教育質量保障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