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從2013年12月開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出現(xiàn)了重大調(diào)整,包括翻譯部分。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南通大學杏林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教學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糾錯方案。
關(guān)鍵詞:大學英語 翻譯教學 杏林學院
一.引言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國際間的交往也逐漸頻繁,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也日益凸顯,因此外語人才越發(fā)顯得重要。為了普遍提高我國高等教育人才的英語水平,從2013年12月開始,大學英語四六級一改往年的詞組翻譯和單句翻譯,對翻譯題型做出了巨大改革。即要求考生在30分鐘之內(nèi)完成一篇140字至200字的漢英段落翻譯,內(nèi)容主要涉及到中國的經(jīng)濟,歷史,文化,教育及社會發(fā)展的各個領域,所占比重也由原來的10%升為15%。顯而易見,此次改革相比較之前的幾次改革更具科學性,將以往的單句翻譯改為段落翻譯,考慮到了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性鏈接,也使得譯文也符合目的語讀者的接受程度。同時,此次改革讓一些原本認為在英語學習中翻譯不重要的考生著實理清了頭腦,摒棄其錯誤觀點,端正學習態(tài)度,改變學習方法,提高翻譯水平。
二.翻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認為,新的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的調(diào)整充分體現(xiàn)了國家對大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聽力方面和翻譯方面,這不僅是對考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對各大高校的英語教學尤其是翻譯教學提出了要求,當然同時也起到了推動作用。事實上,對于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傳統(tǒng)的大學外語教學只是側(cè)重于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大多數(shù)院校都或多或少的忽略了英語翻譯教學,此次筆者抽取南通大學杏林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2016年期末試卷的翻譯譯文作為研究對象,得出研究結(jié)果,從卷面看,翻譯部分是大多數(shù)同學得分最低的一項,歸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詞語搭配錯誤
大學英語四級要求考生掌握4200左右的詞匯量,為了達到此要求,大多數(shù)考生往往只是孤立地記憶個體單詞,而忽略了其固定搭配和常見用法,造成對單詞缺乏整體把握,更談不上靈活運用,從而造成翻譯錯誤。例如:人口爆炸、生態(tài)失衡、資源匱乏等問題已成為阻礙人類社會進一步發(fā)展的主要因素。譯文應為:Problems such as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ecological imbalance and the shortage of natural resources have become major factors keeping human society from being further developed. 從抽查的杏林學院大二非英語專業(yè)的240份學生樣卷來看,“阻礙”這一固定搭配的用法只有75位同學寫對,僅占總?cè)藬?shù)的31%,而諸如“人口爆炸”“生態(tài)失衡”“資源匱乏”這類常見用法,由于單詞拼寫存在一定難度,全部答對的人數(shù)只有32人,占13%,由此可見,學生們普遍存在單詞拼寫不熟練和固定搭配詞組不會運用的問題。
2.譯文繁瑣
總所周知,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在漢語表達中常見諸如排比,對偶及重復的修辭手法,我們通常用重復的詞和詞組表達強烈的情感,這是漢語寫作特色之一,然而英語的表達注重句子結(jié)構(gòu)的完整,前后詞語要保持邏輯聯(lián)系,同時要求表達簡練而準確。然而,學生們忽略了這一特點,常常機械地將中文的表達原封不動地翻譯到英文中去,就會造成譯文的冗長,晦澀難懂,從而形成所謂的中式英語。較為典型的例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蓖瑢W們會譯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如此翻譯,不僅句不達意,而且晦澀難懂。如此的中式英語是錯誤的英語表達,讓人誤解。
三.杏林學院翻譯教學實施方案
1.以生為本
杏林學院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是杏林學院翻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是保證教學活動得以正常實施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對自己所教授的班級學生進行一個前期的調(diào)查了解,可以通過問卷調(diào)查以及課間詢問的形式展開。比如了解學生對于現(xiàn)用教材的滿意度,對教師授課方式的接受度以及課程設置的適應度等等,有了調(diào)查才有發(fā)言權(quán),教師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班級學生的反饋意見系統(tǒng)地歸納和總結(jié),才能在自己的翻譯教學中使用最有效地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翻譯這門學科的精髓。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針對杏林學院學生們存在的一些錯誤的觀點和想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們英語不僅僅只是為了獲得一張四六級證書,在以后的職業(yè)生涯中,英語的優(yōu)勢會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英語的學習特別是翻譯的提高不僅僅只是一味的掌握一些詞匯語法知識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們知道準確地運用這些詞匯進行語言的交流,如何將兩種完全不同語系的語言進行“信、達、雅”地互譯。
2.提高師資水平
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導者,是分析和詮釋教材的講授者,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執(zhí)行人,因此,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樣講授英語翻譯技巧和策略,有的老師可以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讓學生有興趣去學;而有的只是照本宣科,毫無新意,可想而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作為教授杏林學院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外老師,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翻譯教學是千頭萬緒的,而其首要的任務則是需要樹立起正確的教學思想,我們是翻譯思想的詮釋者,是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結(jié)合的示范人,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們,應從研究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翻譯學等多門學科在內(nèi)的基本理論和教學技巧與策略入手,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卦黾右恍┗镜姆g理論的教學,如直譯法,異譯法,增譯法,省譯法,釋譯發(fā)等等,讓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也能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見的翻譯方法,這樣有助于他們從理論的角度理解什么是翻譯,應該如何翻譯,達到提高實際翻譯能力的目的。
3.推動互動教學模式
在以“教師為中心”,“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一去不復返的今天,合作式教學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一致青睞,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其主體地位,倡導合作式教學,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較為適宜的翻譯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指導,答疑和評價學習方法和學習效果,真正的學習過程要求學生自主完成。另外,由于杏林學院的學生屬于本三線入校學生,相比本一本二線的學生,其基礎較為薄弱,尤其是英語方面,因此要在展開合作式教學之前,應該幫助學生樹立對英語學習和翻譯課程學習的信心,改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錯誤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主觀上樂于了解英語這門語言以及相關(guān)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從而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
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學生興趣,把課堂主角地位還給學生,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如分組討論,分組練習對話,演講以及小組辯論等翻譯教學活動中去,改變過去的古板式翻譯教學,即翻譯方法單一,翻譯教學模式老套等問題,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英語的魅力,在實踐中總結(jié)自己的翻譯技巧和方法。此后,教師及時地做出點評,讓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翻譯實踐中的不足,并且給予較為權(quán)威的翻譯范文參考,適當?shù)匮a充翻譯理論知識講解,讓理論聯(lián)系實際,讓理論指導實踐,又從實踐中進一步地理解理論的精髓。
維根斯坦說過,翻譯就是一種“語言游戲”,游戲的關(guān)鍵在于參與,因此在這個特殊的語言游戲當中,師生要共同積極地參與其中,將語言的互動發(fā)揮到淋漓盡致,游戲才會有意思,因此翻譯教學的關(guān)鍵在于展開合作式教學模式。
四.結(jié)語
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中國對高校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不斷改革也向翻譯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長期處于邊緣地帶的翻譯教學,尤其是本三學院的翻譯教學未受到應有的重視,處于滯后狀態(tài),因此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學校和任何教師都應該改變落后觀點,剖析實際存在問題,采取以生為本,合作化教學,以及提高教師水平等方法來提高翻譯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翻譯水平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陳宏薇,李亞丹.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陳宏薇,漢英翻譯基礎[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3]劉宓慶.新編漢英對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6.
[4]劉宓慶,翻譯教學實務與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
[5]張曦.天完美攻克四六級新題型之漢譯英[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介紹:劉麗娜,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