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玲+汪俊杰
【摘 要】社會實踐已成為高校教書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及提高自身素質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社會經濟再現活力,但當前大學生依然就業(yè)難,自身缺乏正確認識及綜合素質的欠缺是重要原因。社會實踐能促進大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彌補不足,從而正確認識自己,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明白自己該做什么,樹立起人生奮斗方向和目標;還能在社會實踐中把學校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理論運用于實踐,促進大學生專業(yè)素質提升;另一方面又能促進大學生社會化,融入社會,提升自身能力為踏入社會做好準備;社會實踐對當代大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社會實踐;專業(yè)素養(yǎng);社會化;正己身;方向目標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大學生能力建設逐漸成為高校教書育人的重中之重。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深入人心。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檢驗書本理論知識的必然選擇,是學校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的必經之路,是學以致用的客觀要求,更是時代背景(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現實要求。
一、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現狀
1.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
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忐忐忑忑,直到改革開放才算穩(wěn)定下來,經過30多年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到世界教育強國之列,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社會實踐、動手能力方面還有明顯的差距,還需要我國高校不懈努力。
2.社會對待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態(tài)度
中國社會對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一直積極支持的態(tài)度,并提供多項支持政策及便利。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自開展以來,社會各方面給予了很多支持,比如事業(yè)單位、企業(yè)等提供實習場所、崗位等,幫助大學生適應社會。
二、社會實踐對大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
1.對自身進一步的正確認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國古往今來,一直在追尋著自身的認知,人的一生都在認知自己當中,當然這是一個過程?!叭速F在自知”,知人方能識人,才能明人,知人的途徑無非是通過自知和他知。而社會實踐就是最好的試金石,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通過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做到自知;另一方面通過在社會實踐過程中他人的建議,做到他知。當明白自身不足時,想方設法彌補自身不足,這樣人生才能走的更遠,更完美。在海目星激光工作的日子里,慢慢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做到了空杯低姿態(tài),促進自己能力的提升。
2.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廣大學生對當下國家的政策、黨的方針路線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知,尤其是在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緊跟黨的腳步,國家政策走。
3.促進大學生自身專業(yè)素質及各項能力的提升
大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將學校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4.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及對社會做出貢獻
現實社會中,社會是群體,個人只有融入到社會當中才能發(fā)揮應有價值,實現自身價值。而社會實踐多是群體性活動,需要多人的共同參與、合作才能完成,更多的強調“團隊精神”,講究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而大學生社會化是指大學生了解社會、適應社會、增強服務社會的責任感,逐步實現從學習角色到工作角色的轉變,實現大學生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化。因此,今天的實踐活動,也許就是其明天生活的內容。通過社會實踐活動能使他們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重新調整、完善自己,實現理想與實際、理論與實踐、自身與社會的統(tǒng)一,盡快成為一個獨立的人。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信息化浪潮沖擊著瞬息萬變的社會,人的能力到底如何,取決于能力的兌現情況,這其實是整體素質的綜合運用問題。
三、大學生社會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開展了很多年,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問題因人而生,因人而滅。那么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呢?
1.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認知程度不夠。
2.有些高校在社會實踐教育和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方面力度不夠,多是憑學生自愿原則。
3.社會在對待大學生實踐方面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比如產學研結合,提供更多實習崗位等。
四、進一步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建設性提議
1.學校要加強社會實踐的教育和支持力度
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高校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應建設成為一項具有制度化、流程化的思想教育活動,高校要高度重視和支持。各高校應建立健全大學生實踐教學工作管理運行機制,把社會實踐和教學實踐納入人才培養(yǎng)方案,加強社會實踐的教育同時,更要提供有效的支持力度,可以與企業(yè)等單位建立社會實踐合作機制,做到產學研相結合;高校建立相關獎勵機制,對參與社會實踐表現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調動學校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2.社會要完善社會實踐支持體系
社會要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給予支持,完善大學生社會實踐支持體系,包括轉變社會觀念,歡迎大學生來社會實踐;創(chuàng)設相關社會實踐機制,獲得政策上支持;整合社會資源,提供實習場所、崗位等;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宣傳,鼓勵民眾支持等,從而真正實現實踐育人的目的。
五、總結
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社會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實踐出真知。通過書本理論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了專業(yè)知識的認知,提高了專業(yè)素質;空杯低姿態(tài)的社會實踐學習,提升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確立了未來的奮斗方向目標,為日后正式進入社會做好了準備。同時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離不開高校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使大學生社會實踐更有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戴建兵,王運敏,高清波.《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張緒忠.《現代教育管理》.2015(12):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