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勇
摘 要:體育教學效果如何,關鍵取決于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本文通過對提高體育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的能力、拓展體育教師對教學方法選用的能力、提升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能力等三條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的初步探索,為促進體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有效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學方法;運用能力;路徑;選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6-0049-03
體育教學方法是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和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有計劃采用的、可以產(chǎn)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具有技術性的教學活動。一般可分為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以直接感知為主的、以身體練習為主的、以比賽活動為主的、以探究性活動為主等五類。教學方法是屬于怎么教的范疇,只有提升正確理解為什么教、教什么、誰來教、教給誰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決定怎么教的正確方向,才有提升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可能性。體育學科的性質決定了體育教學方法的獨特性,也影響著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筆者多年從事體育教師培訓工作,初步總結出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三條路徑。
一、抓原點:提高體育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的能力
文本解讀就是指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認真閱讀,進行細致、精確的分析,從而實現(xiàn)對教材意義準確、透徹和精辟的理解和把握。文本解讀是教學基礎的基礎,是教學的“原點”。其實“文本”是在于告訴我們“怎么看”和“怎么想”,“怎么看”決定了“怎么辦”;“怎么想”影響著“怎么做”。千重要萬重要,理解教材最重要;這個法那個法,不懂教材就沒法。其實教材屬于“文本”,可見只有正確的解讀文本之后實施教學方法,才能實現(xiàn)有效教學。那么,如何提升文本解讀的能力呢?
1.要有“前人”立場
“文本”是經(jīng)過歷史文化積淀而傳承下來的,是“前人”智慧積累的結晶,具有學科本身的“原始或原點價值”。只有深入正確解讀文本背后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準確設計教學方法。如人教社1981年3月出版的中等師范學校體育教材對“運球急停急起”動作方法的第一句表述“當快速運球不能擺脫防守時,可運用急停,當對方也跟著急停時再急起超越對方”。這句話表明“運球急停急起”是突破技術,是在快速運球不能擺脫防守的情景下,可用急停急起節(jié)奏變化來超越對方。在這樣的文本解讀“前思考”下,設計教學方法就會把“運球急停急起”置身于籃球運動動態(tài)情境中進行練習設計,而不會只注重技術本身卻忽視運用,或者甚至把急停和急起分開設計練習。
2.要有專業(yè)立場
教師已經(jīng)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擁有學科專業(yè)知識。專業(yè)立場就是通過教師的轉化,把外顯的知識轉化為內(nèi)在的知識,把內(nèi)在的知識轉化為外顯的行為。根據(jù)對學科專業(yè)知識正確的理解,對學科文本精確理解,設計教學方法。如“運球急停急起”動作方法表述中有一句是“運球急停時,可采用兩步急停法,按拍球的上方,將球控制在體側,同時降低重心,用腿和異側臂護球”。只有教師精確把握兩步急停就是跨步急停,以及跨步急停的動作要領。在設計“運球急停急起”教學方法時,會重點關注急停的動作準確性,而不會僅僅停留在提示學生降低重心的表層上。
3.要有學生立場
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不同年齡的學生在身心發(fā)展和動作發(fā)展方面有一定規(guī)律性,也有較大差異性。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要學會對準學生心弦的音調”。只有站在學生立場,讀懂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學生動作發(fā)展規(guī)律。做到內(nèi)化吸收“前人”的思維方法、還原展現(xiàn)教師的思維過程、稚化回歸學生的思維起點。如肩肘倒立動作方法是由直角坐開始,向后倒肩、舉腿、翻臀,當向后滾動至小腿超過頭部時,向上伸腿、展髖、挺直身體,同時兩手撐腰后側,夾肘,成肘、頸、肩支撐的倒立姿勢。其中翻臀、展髖、夾肘的術語很抽象化,小學生難以理解。一位老師在五年級教學中基于學生“認識時間”思維起點,設計了“十二點鐘”的時針和分針重疊表示翻臀,“六點鐘”的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線上表示展髖,“上發(fā)條”表述夾肘。把學生認知和動作形象結合在一起去設計教學方法,完美展現(xiàn)了運用教學方法的興趣性和有效性。
二、尋基點:拓展體育教師選用教學方法的能力
教學三要素是教師、教材內(nèi)容、學生。有效教學就是教師選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把教學內(nèi)容高效率傳授給學生。說明在教學中教學方法與教師、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關系。體育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的效果如何,關鍵取決于其教學方法。如何提高教師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力,追求有效教學。必須要明白教學方法與教師、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尋找教學方法與教師、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三者關系的“基準點”,尋找選用教學方法面對不同的風格教師、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有效“基準點”?!敖虩o定法,貴在得法”,只有找到正確的“基準點”,運用適宜方法,實施教學才能取得理想結果。
1.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特征選擇教學方法
體育教材內(nèi)容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呈現(xiàn)出各種運動項目,每一項運動項目中就有許多的技術性動作,這樣的技術構成了該項目的技術體系。要認清教材內(nèi)容的豐富性、多樣性和技術性與選用教學方法的關系,才能提高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
第一,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的性質選用教學方法。不同性質的體育教材內(nèi)容,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單杠、雙杠、跳箱等器械體操項目可以選用分解教學法;游泳、輪滑等則必須選用分解教學法;短跑、耐久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遠等就更加適宜選用完整教學法。又如在籃球、足球等球類項目中,可以使用“領會教學法”;立定跳遠、擲實心球、跨欄跑等一些比較枯燥項目可以選用“游戲教學法”??傊?,應該在教材分析基礎上,根據(jù)教材不同性質和具體教學內(nèi)容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
第二,根據(jù)不同的教學階段選用教學方法。體育技術動作教學,根據(jù)動作技能形成規(guī)律,學生在初步掌握動作階段、改進提高動作階段、鞏固動作階段的選用教學方法應該有所區(qū)別。在初步掌握動作階段應選用完整動作示范和分解動作示范相結合、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相結合、關鍵性示范和難點示范相結合、啟發(fā)鼓勵和示范相結合、示范和講解相結合。在改進提高動作階段應選用突出重點示范和講解、糾正錯誤動作與示范相結合、糾正錯誤動作與輔助練習相結合;在鞏固動作階段應選用放大示范、特色對比示范、手勢對比示范。
第三,根據(jù)運動技術的要求選用教學方法。體育教材內(nèi)容中有大量的技術性動作需要對學生進行傳授,從完整性理解,一個體育動作有多少個環(huán)節(jié)技術和銜接技術;從規(guī)范性理解,還包括每個環(huán)節(jié)技術和銜接技術的速度、用力大小和方向、路線、時間、節(jié)奏及最佳銜接時機等。如簡單類技術性動作廣播體操、簡單的健美操和武術等,可以選用掛圖、自主練習、小組合作練習等教學方法;復雜類技術動作如跳高、跳遠、投擲等,可以選用講解結合慢速示范、重復練習、變化條件練習、過渡練習等方法。同時還要突出技術性動作教學重點和難點,如在講解和示范時,必須要選用談話、觀察和歸納教學方法,提示學生重點觀察動作的重難點。
2.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教學方法
提升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還需深刻、透徹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動作發(fā)展和動作技術基礎等。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起點,根據(jù)起點有針對性選用教學方法,是有效教學的起點,也是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一,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生理特點選用教學方法。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應該根據(jù)不同時期普遍性生理特點選用教學方法。如二年級學生一般具有以下生理特征:身體發(fā)育上處在平穩(wěn)發(fā)展的時期,視力不穩(wěn)定期;小肌肉發(fā)育逐步完善,未完全發(fā)育、肌肉力量較??;知覺發(fā)展不夠充分,注意力大概能集中15分鐘,喜歡在課堂上有各種不同的活動;開始有比較強的規(guī)矩意識,學習習慣開始自覺起來。根據(jù)以上的特征應該選用游戲教學法、完整教學法、比賽激勵法、模仿教學法、鼓勵評價法、積極評價法、表揚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第二,根據(jù)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點選用教學方法。不同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特點,應該根據(jù)不同時期普遍性心理特點選用教學方法。如六年級學生一般具有以下心理特征:意志品質發(fā)展到更高水平,從不自覺走向自覺;小群體操作嫻熟,小團體現(xiàn)象普遍;逐步形成集體責任感和義務感;喜歡有挑戰(zhàn)有規(guī)則的競賽性活動;學生之間的差異已經(jīng)顯現(xiàn)。針對以上特征,教學中應該多選用榜樣教學法、比賽教學法、比較教學法、自我練習法、合作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第三,根據(jù)學生動作學習的不同階段選用教學方法。動作發(fā)展是一個跨越人個體整個生命周期的復雜過程?;緞幼骷寄芸煞譃槲灰萍寄?,如跑步;非位移技能,如屈伸、扭轉;操作技能,如投擲、踢球等。以操作技能上手投擲動作技能發(fā)展為例,其動作發(fā)展過程有“砍”“扔擲”“同側跨步”“異側跨步”“熟練者”五個階段,兒童年齡到了6歲半以后,才具備了雙腳向對側跨步及軀干扭轉的能力。因此,進行上手投擲動作技能教學時,練習設計要從單一、簡單動作開始,逐漸過渡到上下肢簡單配合、軀干小幅度扭轉、引臂上步、蹬轉、上下肢熟練配合的一系列過程;練習法選用要以模仿練習法、自主練習法、對比練習法、游戲練習法為主。
3.根據(jù)教師自身教學風格選用教學方法
有學者認為:“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的個性化和一貫的方式、方法?!苯虒W風格不等同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而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因此,根據(jù)教師自身優(yōu)勢特點,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運用教學風格,以期提升教師富有個性的教學方法運用能力。體育教師一般比較明顯的具有表演型和導演型兩類教學風格。
第一,表演型。此類體育教師一般形象思維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強,富有激情、有幽默感,善于溝通、互動、講故事,感染力強。表演型教學風格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教學中多選用情景設置法、說服教學法、鼓勵評價法、問答教學法、暗示教學法、表揚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第二,導演型。此類體育教師一般思維嚴密、邏輯性強,身體形象好、運用技能突出,表現(xiàn)比較嚴肅、不善于言辭等。導演型教學風格的教師要揚長避短,教學中多選用示范教學法、輔助練習法、模仿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對比評價法、信息反饋教學法、展示評價法、比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三、創(chuàng)燃點:提升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能力
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還需創(chuàng)新運用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運用教學方法則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制約創(chuàng)新思考能力的是人的慣性思維,人的慣性思維通常是擅長于分析和判斷,關注“為什么”而不是關注“還有可能成為什么”,這就是垂直思考問題的方式。而創(chuàng)新思維需要水平思考。水平思考法,就是擺脫非此即彼思維方式的思考方法,水平思考不是過多地考慮事物的確定性,而是考慮它多種選擇的可能性,如何提出新觀點,追求豐富性。所以,筆者認為,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要創(chuàng)設“燃點”,點燃水平思考的思維火花,創(chuàng)新運用教學方法。那么,如何運用水平思考方式,創(chuàng)新運用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呢?
第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時要考慮方法的實用性與可能性。在教學實踐的素質練習設計中,常見練習方法的選用是單一的練習,有俯臥撐、跳躍、仰臥起坐、平板支撐、折返跑、爬行等。考慮教學方法的實用性與可能性,就可以嘗試“組合練習”方法。筆者就把不同方式“石頭、剪刀、布”游戲同以上單一練習進行組合。例如,兩人一組俯臥撐練習:兩人撐地,做“石頭、剪刀、布”游戲,輸者做俯臥撐一次。同理,這樣組合可以遷移到其他的練習中。這樣組合運用練習法,不但不會影響達成學習目標,同時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練習興趣,增強了課堂效率。又如在持球交叉步突破教學中,熱身慢跑時把“跳步急?!焙汀俺智蚪徊娌焦綁和取钡娜谌肼苓M行組合練習;在交持球叉步突破動作技術練習時,把“交持球叉步突破”跟“跳步急停接球”“持球虛晃或瞄籃”“變向運球”“轉身運球”“胯下運球”等動作技術進行多樣組合。使組合練習符合籃球運動實戰(zhàn)運用的情景,教學會變得更有效、有趣、有情境,學以致用、用之有效、效則行之。
第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時要體現(xiàn)層次性與豐富性。在教學中運用問答法時,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以下情景:教師在做完某個動作示范后問學生:“老師做得好不好呀?”學生回答:“好?!痹趯W生做完練習后,教師問學生:“我們做練習的積極性高嗎?”學生回答:“高?!苯處熖暨x出學生做示范后,教師問:“他做得好嗎?好,我們就給他鼓鼓掌?!睂W生回答“好”并鼓掌。這樣的問答法運用顯得單一、幼稚,沒有層次性,對教學和發(fā)展學生思維沒有發(fā)揮什么作用。教師在運用問答法時,應根據(jù)學生不同教學情景和思維層次性,豐富提問形式,如提問1:誰來回答一下,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提問2:如何才能提高命中率呢?提問3:老師的動作和你們自己的動作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大家評價一下第一組和第二組同學做的動作?為什么?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提問4:如何在比賽中有效運用?以上的提問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從回憶、理解、應用、分析、比較、提煉、綜合逐步提高的一個層次過程,才是有效的提問。
“知道方法的方法”是一個大難題。何況,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教學方法沒有最好,只有適合。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其體育教學方法的復雜性、多樣性。要提升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體育教師必須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因此,筆者認為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之一是提高體育教師對教材文本解讀的能力。只有充分了解教材內(nèi)容這個“原點”,找到教材內(nèi)容的原始價值、意義、作用和功能,理解了為什么教和教什么,才能找到怎么教即教學方法的發(fā)力點。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之二是拓展體育教師選用教學方法的能力。要尋找到跟教學方法運用緊密關系的學生、教師及教學方法本身的“基準點”,依照“基準點”,“因生施教、因師執(zhí)教、因法巧用”多方位選用教學方法。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之三是提升體育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創(chuàng)新思維,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的水平思考法去思考教學方法選用的實用性與可能性、層次性與豐富性,創(chuàng)設出有效、有趣的教學方法??傊嵘w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個路徑,其過程需要等待。提升體育教師教學方法運用能力的路徑?jīng)]有捷徑,唯有實踐、實踐、再實踐。
參考文獻:
[1]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方法選用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邵偉德,李啟迪.中國學校體育基本理論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3]張振華.體育教學理論與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4]汪康樂.體育教學方法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4.
[5]GregPayne,耿培新,梁國立.人類動作發(fā)展概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閆德明.如何形成教學風格[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