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衛(wèi)林
語文閱讀的“學生設問法”是指“讓學生在充分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課文思想內容、表現(xiàn)形式等諸多方面,或自行設計問題由同學討論解答,或發(fā)現(xiàn)疑點向同學征答,最后由教師歸納講解,由學生運用實踐的教學方法?!睗h代劉向說:“智莫大于闕疑”。學生設問法教學的本質就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探究,共同合作解決語文學習上的問題。
現(xiàn)代文閱讀的“學生設問”包括“設疑”和“質疑”兩大層面:“設疑”是學生自主研讀課文后有新的發(fā)現(xiàn)和體會,或者是產(chǎn)生個性化的解讀。而這些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心得領悟往往沒有經(jīng)過深入的分析和辨證的思考。學生在課堂上把自身的觀點完整表述出來,實現(xiàn)與其他同學和教師的交流互動,進一步獲得新的知識,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另一層面是“質疑”,“質疑”有對自身的質疑和對傳統(tǒng)常規(guī)的質疑之分。對自身的質疑源自于學生自學過程中對課文存在著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因無法解決問題而提問征答。對傳統(tǒng)與常規(guī)的質疑則是學生與教材編者、教師、專家甚至是作者有不能茍同的地方,提出質疑,期待商榷。
新課標關于師生“主體性”問題上有這樣的闡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庇纱宋覀兛梢灾?,“學生設問法”的關鍵在“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提問”,不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設置幾個或幾組問題,學生機械地、被動地定向討論,最后由老師點評;也不是任由學生亂彈琵琶,隨意地去提問。兩種情況都是不利于課堂教學的組織?!皩W生設問法”教學應該是一個雙邊交互性的教學活動,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探究,課堂交流,共同總結的過程。
傳統(tǒng)的“學生設問法”又大體給學生的設問規(guī)范為“題解設問、語詞設問、文意設問和寫作設問”四個方面。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遵循這四個方面的設問范圍,萬變不離其宗,在不脫離原文基本大意的前提下,又能提出多元化的見解,從而“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學習探究的方法,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p>
一、“學生設題法”教學
“學生設題法”是在“學生設問法”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成為的“升級版”教學策略,指的是在高中語文新課標理念與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相結合的引領下,教師指導學生在現(xiàn)代文閱讀自主學習過程中,依附文本掌握考試題型,理解出題者意圖,分析題目所考察的能力,從而確立學習目標,理清文章思路,最后代入出題者角色,從多角度多方面來思考問題,以設立出高質量的問題來促進閱讀教學并提高語文應試應用能力。
語文閱讀中的“學生設問法”之所以要“進化”為“學生設題法”有其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必要性??陀^上來講,在高考指揮棒下,高中語文教學在充分發(fā)揮人文功能的同時,要注重滲透考試大綱的整體思路,教會學生考試技巧,提高應試能力,將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統(tǒng)一起來。另一方面,“學生設問法”主觀上有其不可忽視的局限。首先是無序性。由于學生設問法必須是在充分預習的前提下才能運用自如,而部分學生缺乏自主預習,在課堂上就隨便提問,提出的問題雞零狗碎,完全沒有經(jīng)過邏輯分析與思考,這樣課堂教學就無法組織,且無法建立一個完備有序的知識系統(tǒng)。其次,閱讀教學中的“學生設問法”忽視文體意識。文體意識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有比較多的強調,但在閱讀教學中卻少有人提及。新課標要求對選文按照文體進行分類,對文體特點的共同強調和統(tǒng)一標準,突出了文體特點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和意義。然而,“學生設問法”過分強調單一文本深層探究,忽略了對文體特點的延伸和文本縱橫向的比較,這使閱讀教學內容過于單薄。再次,傳統(tǒng)的“學生設問法”教學不利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而“學生設問法”教學的局限性在于規(guī)范的四個設問方向會引起學生出現(xiàn)“思維固化”、“千人一面”的情況。套用傳統(tǒng)閱讀模式就能夠完成提問任務,閱讀每一篇文章雖是能提出質疑,卻只能從文本層次上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的廣度和深度都嚴重不足,設問的空間只能是越來越狹窄。就像“人性中存在反人性的因素”道理一樣,創(chuàng)新中也存在著反創(chuàng)新的因素。
根據(jù)時代的特點,通過掃描了“學生設問法”教學的部分思維盲區(qū),并加以改進自身的不足,“學生設題法”更具有進步性。閱讀教學中的“學生設題法”的實際操作可以概括為六步——“定向、自學、設題、討論、對照、互測”。
定向:教師確定好教學內容,主要是告訴學生閱讀課文的文體特征與總體寫作思路,使之提高文體意識的同時真正掌握各類文體的特征。例如講高二選修《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的時候,教師可以自行把散文中的寫人敘事類的文章設置為一個專題,再向學生闡述寫人敘事類散文的總體思路:寫人對象是誰;寫了什么事(形),表達了什么情感(神),運用了什么寫作技巧(橋梁),并以其中一篇文章作為例子進行詳細分析。
自學:學生根據(jù)文體寫作思路,學會帶著問題去閱讀的方法,自行研讀,獨立思考,并且根據(jù)過往的做題經(jīng)驗代入出題者的角色,自行創(chuàng)設情境,思考當自己是出題者時,有哪些知識點是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考察。
設題:學生先掌握范文的總體寫作思路,再從文本層面、作者層面、讀者層面三個方面開始設置一套標準的閱讀題目,要求配有答案(可以是開放性的,但是要有答題要點)。
討論:討論的范圍不僅限于題目的答案,師生之間或者同學之間更應該關注的是題目是如何提出來的,里面包含的邏輯與思路是否正確。
對照:除了學生與學生之間設題情況的對照、學生設題與課后練習題目的對照之外,著眼于高考題目的設置與學生設題情況的對照,教師指導學生如何設題才是最科學的,必要時要指出學生設題的不科學之處,并且共同進行修改。
互測:互測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和教師自我總結的過程。學生對課文的多元理解也體現(xiàn)在他們設置的題目上,把修改好的、具有一定科學性的題目展示出來,學生之間進行互測,可以達到高效率的交流學習,利用做題的方式也使學生印象深刻。
二、從“學生設問法”教學到“學生設題法”教學
“學生設題法”教學是“學生設問法”教學的繼承與發(fā)展?!皩W生設題法”教學在“學生設問法”的外圍之下更趨向精細化和全面性?!皩W生設問法”教學主要面向的是單一獨立的課文解讀,學生的設問容易向個人情感體悟“一邊倒”。而“學生設題法”面對的可以是一個類別的數(shù)篇文章,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面,設題這一組織形式也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設立的問題會更科學,思考問題也會更加全面。
因此,“學生設問法”教學和“學生設題法”教學可以在不同階段里取得良好的教學反饋。由于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特點:“高中語文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個部分。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 組成“語文一”至“語文五” 五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體現(xiàn)“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北匦拚n程里的課文編寫較為分散,獨立課文的講解運用“學生設問法”教學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與鑒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而進入選修階段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閱讀和鑒賞能力,教師可以注重提高他們整合知識體系、總結學習經(jīng)驗的思維品質,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找到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要運用好“學生設問法”和“學生設題法”,真正提高課堂效率,需要師生做出共同的努力。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遇到教學瓶頸時要懂得利用現(xiàn)有的資源進行整合與分析,尋求新的出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掌握新時代的學生特點和教學最新資訊,結合實際情況,適時地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學生設問法”教學和“學生設題法”教學不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堂外進行補充教學可以讓整個語文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課外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加入“設問”環(huán)節(jié);日常的測驗考試中要求學生養(yǎng)成分析試卷分析試題的習慣。這些教學活動可以貫穿了整一個高中語文的教學,符合語文課程基本的教學特點,學生在扎實的積累、靈活的學習變式中不斷進步。
誠然,任何的教學方式都不是完美無瑕的,都是存在自身不可或缺的不足之處,“學生設問法”靈活卻陷入片面無序的境地,“學生設題法”精細卻存在太多機械模仿的痕跡。但是,因時制宜,順勢而為才能使教學方式策略不斷地煥發(fā)出強大的生命力,才能讓語文教學如泉頭活水般生生不息,永流不止。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