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林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培養(yǎng);合作能力;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2—0058—01
在人們目前的生活和工作過程中,合作能力是必須具備的。初中英語課程就具備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也存在對學生合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要求和長處。除此之外,將學生的合作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英語學習,也能使學生今后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本文就圍繞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研究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一、初中英語合作學習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目前社會上的分工越來越細密,要想順利完成一份工作,需要與他人建立合作關系。在教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新課程標準中已經說明,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對學生的合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意識,使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和效果。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的措施
(一)開展多種類型的課外活動。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課外活動就是教學的拓展,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其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融入許多語言實踐的機會,因此只把課堂時間用于英語學習難以滿足其學科需要,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教學進度情況、生活情況以及學習情況為依據,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更多。在日常學習中,除了組織舉辦的班級英語報、英語墻報以及英語角等活動,還可以組織其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1. 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材料的編寫。編寫課程教材具有一定的統(tǒng)一性,這種統(tǒng)一性會使教材無法顧及全體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生活。所以,教師可以以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生活環(huán)境等為依據,對教學的主題進行確定并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其使用英語敘述自己感興趣的生活中的情境,隨后教師將這些記錄整理起來,將其編成冊發(fā)放給學生,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上在班級中進行共享和交流。由于這些內容都有關于其興趣愛好,所以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都會十分努力,因此可以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其對成功的喜悅進行感受,從而將其進行英語學習的熱情激發(fā)出來。
2. 定期開展情景劇表演。將初中生具有很強的表現欲望這一點加以利用,讓學生不定期地進行情景劇表演。教師可以將所有事情都交給學生進行,包括小組的組織、劇本編寫、排練等。在此過程中同學之間需要進行研究和商量,策劃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除此之外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3. 組織展示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進行確定,并以此為依據,將學生聚集起來,讓其將展示學習成果的活動開展起來。在劃分小組時,一個小組的人數需要控制在3~5人,學生需要就展示的主題、形式以及內容進行討論,并對其進行確定。在準備和開展活動的時候,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幫助、了解和溝通的過程中對自身的知識水平和合作能力進行提升。
(二)大力倡導合作學習。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就已經興起了合作學習,在此之后合作學習一直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tài),目前在教學中已經是最成功的一種學習方法。共同促進、以協(xié)作為合作學習的核心,這種學習方式注重共同發(fā)展和進步,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來說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F就合作學習實施的情況和需要對以下幾個問題進行說明。
第一,選擇合理科學的學習形式,在合作學習組織開展的情況下,許多教師在沒有了解課程內容的情況下,就對學生進行分組,認為這種做法就是合作學習。但在實際中,全員合作教學、小組合作學習以及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等學習形式都包含在合作學習之內,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選擇與其相符合的合作學習方式,從而使學習內容真正成為形式服務的對象。
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提供助力,從而使學生對合作學習中的合體分工和學習總目標進行確認,隨后指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并對指導力度進行加強,從而使學生在對自己的個體任務進行完成的過程中盡到自己的責任,在這一過程中相互合作協(xié)助,將小組任務順利完成。
第三,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小組成員進行變動,從而使學生的合作學習對象多樣化,使每個學生都有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其能力能夠得到發(fā)揮。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