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梅
【關鍵詞】 幼兒;新入園;自理能力;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47—01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征,我們應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全面的教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健康目標之一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培養(yǎng)幼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就此我談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一、通過示范練習,向幼兒傳授自理的方法
初入幼兒園的幼兒自理能力較差,但模仿能力強,我們可通過正面示范,讓幼兒看清自理的正確方法,或用簡短易明的提示,讓幼兒了解完成基本動作的要領,然后讓幼兒去模仿、練習。如洗手的規(guī)則是飯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凈,不留臟物。要求幼兒獨立自覺地完成這些基本動作顯然很難,他們往往只會用水把手弄濕,就表示洗了。所以我們應教給他們洗手的正確方法,并示范整個洗手的過程:卷袖口, 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臟物沖洗干凈,再用毛巾擦擦手,掛好毛巾。示范后再讓幼兒練習,再對能力差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幼兒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采取多種形式,讓幼兒學習自理的技能
1. 在幼兒園可以通過說兒歌、講故事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愿望,如可采用“洗手歌”,讓幼兒一邊說一邊洗手,避免他們在龍頭下沖一下的現(xiàn)象。運用游戲也能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如可運用“我?guī)屯尥薮┮路薄ⅰ拔椅雇尥蕹燥垺钡扔螒騺斫毯⒆涌奂~扣、拿勺子等基本技能,這些技能遷移到實際生活中,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這種方法也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收效明顯。
2. 在家庭中,可以讓孩子當老師,教爸爸媽媽洗手、收玩具等,鞏固所學的技能。也可以通過和爸爸媽媽比賽,讓孩子得到訓練。家長可有意放慢速度,讓孩子有成功感,以后再逐步提高要求。
三、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 對于一些描述具體事物的生活現(xiàn)象的語言較易接受, 因此教師應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幼兒學習一些枯燥的勞動技能的興趣和愿望。如對于疊手絹:我們可先讓幼兒認識手絹有四條邊。再教幼兒疊手絹的方法:把手絹平放在桌上,兩手抓住其中的一條邊說:“我和對邊握握手”,將手絹向對邊折,幼兒口里喊著,興趣濃厚。再如穿衣:我們先讓幼兒認識衣領、衣袖、衣襟,再教他們穿衣:衣服后面向著自己,兩手握住衣領,喊一聲“刮大風啰!”將衣服甩在身后,包在身上;接著繼續(xù)做:“風來我不怕,露出小腦袋,將手伸到袖筒里?!弊層變菏掷锬弥路L試,他們會非常開心。
四、通過鼓勵、表揚,增強幼兒自我服務的信心
小班幼兒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懼感強,對于他們的一點點進步,成人都不該忽視,應鼓勵他們。如幼兒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卻扣錯了。我們首先肯定幼兒的獨立意識,表揚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苯又m正:“只是一顆小扣子進錯了門,重新扣一次好嗎?”使幼兒產(chǎn)生良好情緒, 提高自信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幼兒自理能力將不斷提高。再如,定期的評比,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堅持性、自覺性。 我們在班上創(chuàng)設了“能干的一雙手”專欄,根據(jù)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況進行分項評比。如:對于穿衣、扣鈕扣、穿鞋襪、取放點心杯、自己吃點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項內(nèi)容用一具體圖畫表示。取放點心杯用一個杯子圖表示,并逐條向幼兒講述要求。達到某項要求的幼兒,可在相應的地方得到一個紅五角星,誰得到的紅五角星多,就證明誰的小手最能干。幼兒的上進心較強,有表揚的評比,他們都會更努力地去做。
五、通過家園配合,督促幼兒完成自我服務的勞動
我們主要采用家長會、聯(lián)系冊、專欄、日常交流、觀摩等方法,加強家園配合。如學期初根據(jù)對幼兒的短期觀察,掌握幼兒自理能力發(fā)展的技能水平。根據(jù)教育大綱的要求,制訂出本年段幼兒本學期自理能力的課題計劃,列出表格填寫出具體掌握的勞動項目。召開家長會,向家長通報,以取得家長的支持,達到家園教育方法一致、目標統(tǒng)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與保教人員交流,全面掌握幼兒勞動的情況,并以聯(lián)系冊、短暫的談話、專欄介紹等方式,與家長保持溝通。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