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呈
摘 要:綜合采用理論分析和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方式,以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為基礎,從多方面著手,就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工作進行反思,愿意拋磚引玉,也希望能夠對一線教師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反思
一、加強對數(shù)學日記的重視程度
數(shù)學日記是當今時代誕生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所以,為了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的有效性,一線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加強對數(shù)學日記的重視程度,并將其落到實處,真正地感受到數(shù)學日記的重要作用。
例如,一位同學在進行了日常習題訓練之后,在數(shù)學日記中寫了這樣一段話:“今天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讓我們練習了幾道應用題,很高興,這些題目我都會做,所以我寫得很快,第一個就交給老師了,但是有道題算錯了,正確的應該是100×35=3500(噸),但是我寫成了100×35=350噸,看著老師畫的×,我算了好幾遍都覺得自己寫的是對的,明明就是3500噸,怎么就不對了呢,我想估計是老師判錯了,于是就去找老師,老師看到后,說道:“你再仔細看一下你寫的是3500噸嗎?你單位的括號呢,你看看你寫的是不是350噸?”“呀,我把噸的口字旁當作0了!”我恍然大悟,羞愧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通過這件事,我真的長記性了,我真的是太粗心了,以后寫應用題時單位一定要括號,卷面一定要整潔,再也不能因為粗心大意丟分了。可以說,相比我之前對同學們一直強調做題要認真,要反復檢查,不要粗心大意等類似的話,數(shù)學日記的作用更為明顯。
又如,一位同學在學習了路程計算的相關知識后,在數(shù)學日記中作出了這樣的總結:“解決路程問題要緊緊抓住六個方面,第一是運動的物體;第二是出發(fā)的地點;第三是出發(fā)的時間;第四是運動的方向;第五是運動的時間;第六是運動的結果;同時還要輔助線段圖來幫助分析?!鼻逦唵蔚臄?shù)學日記讓我感到很是欣慰,也真正地意識到數(shù)學日記對于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重要作用。
二、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只會做,不會說的同學,說明理解得還不夠深刻;只有將自己思路講出來的同學才是真正理解的。根據(jù)這一道理,我們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學生登臺講解,改變角色,讓他們把自己當成小老師,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講解時要模仿老師,邊講邊板書,用啟發(fā)式教學,并隨時提問其他同學。上臺展示使學生對所講內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膽量和自信心,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規(guī)律是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的,方法是他們自己總結的,思路是他們自己構建的,問題是他們自己解決的。在集體的幫助下,一些學生快速成長,成為老師的助手,成為小名師。
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除提問、板演、表演、辯論、實驗等展示方式外,嘗試讓學生走上講臺,讓學生做課堂的設計者和操作者,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氣息。走上講臺的這部分“小名師”成為“導生”,人人為師,人人為生,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讓學生教學生,充分利用學習小組,給學生更多自主探究和小組探究的機會和平臺。同時,學校每周要進行小名師表彰評價,每月還要進行最佳小名師的評選,小名師教學改變了教師的角色,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能夠使一批批核心素養(yǎng)較高的學生快速成長。
三、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當今時代,不僅要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素質的培養(yǎng),所以,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力度。
例如,在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之后,翻閱同學們的數(shù)學日記,發(fā)現(xiàn)班里的胡同學,寫了這樣一篇數(shù)學日記:“今天練習課上,老師出了一道這樣的數(shù)學題:(49+63)÷7,同學們都是這樣計算的,(49+63)÷7=112÷7=16。我做這道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49里面有7個7,63里面有9個7,結合起來一共有16個7,所以,我是這樣算的:(49+63)÷7=49÷7+63÷7=7+9=16。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個與我們剛剛學習的乘法分配律差不多,是不是可以進行這樣的總結:(a+b)÷c=a÷c+b÷c(c≠0)。但是之后我又想,一個被除數(shù)能否分配給幾個乘數(shù)呢?通過舉例計算,我又發(fā)現(xiàn):24÷(2+4)≠24÷2+24÷4。所以,我就去問老師,老師告訴我因為除法沒有交換律。之后,老師又和我一起練習了幾道題來證明這個公式。在和老師一起研究的過程中我特別開心,最后,把和老師一起研究的成果分享給了其他同學,即a÷c+b÷c=(a+b)÷c(c≠0)?!?/p>
由此可見,這位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了有效的培養(yǎng),而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我們做得就是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確保學生個性的發(fā)揮,讓更多的學生具有發(fā)散性思維,實現(xiàn)更好的進步和成長。
總之,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有效性的提高是我們一線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一定要做到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更多的建議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