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鋒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是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為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發(fā)揮其在課堂教學中組織者、啟迪者的作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氣氛;營建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至關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綜合考慮小學語文教學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以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边@句話的意思是說,兒童多動手操作會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從腦的結構看,人的大腦皮層的各種感覺和運動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積很大,所以手的運動能使大腦的很大區(qū)域得到訓練。動手操作的過程,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參與,手腦結合。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fā)展的起點,激發(fā)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動手操作建立學生的表象思維,是學生的直觀學習,把書本內容生動化,讓語文學習更加形象,課堂學習氣氛不再是講和聽的形式。比如,學生在課外進行剪報活動,把用到的知識、語句剪下來,增加了記憶,將學習變成了一種布滿情趣的活動課。
二、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引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很多,無論是激趣法,還是贊賞表揚,都會讓學生興奮,從而變得心情大好?!昂煤⒆邮强涑鰜淼摹!蔽揖徒?jīng)常用贊美的語言來激勵學生,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最棒的,老師很欣賞我”。這樣不僅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同時也會讓他覺得教師是自己的“知音”,能欣賞我的與眾不同。如在上課的時候,我提出問題后,讓學生來回答。如果學生回答的對,我就會用微笑的目光和贊許的口吻說:“回答的真棒!完全正確!”或者說:“想法真好,太有想象力了。”給予學生真誠而又實實在在的鼓勵,可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樂趣。如果學生回答不出來,我會一點一點地啟發(fā)說:“你好好想想,是不是應該這樣?”“別著急,老師知道你會,只是一時沒想起來”讓學生不會感到尷尬。這樣就讓學生在賞識的過程中提醒自己要好好表現(xiàn),下次不要答不上來了。課堂氛圍就慢慢地營造成功了。
三、出色導課是成功活躍課堂氣氛的起始
導課,或稱導入,也叫開講,是一堂課的開始。課堂教學中的導課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出色的導課,不僅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在小學語文教學導課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與學生們一同唱歌、背詩、做動作等方式,將學生從課間的活動中調整到學習的狀態(tài),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前期鋪墊。另外教師還可嘗試課前與學生溝通談話,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尋找所學課文與這些話題的契合點,為新授課作情感鋪墊。
四、提高教師教學藝術是活躍課堂氣氛的原始動力
教學藝術是教師為取得最佳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獨具風格的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其重點是教師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和科學把握教學過程。教學藝術的提高是營造活躍課堂氣氛的重要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先進教育理念為指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鼓勵學生大膽提問題,并積極探究如何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科學設計課堂教學過程,恰當選用教學方法,科學進行教學評價,整體把控教學過程,運用語言、技巧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營造輕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
五、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教師親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F(xiàn)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yǎng)。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時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六、創(chuàng)設懸念引發(fā)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fā)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jié)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zhàn)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chǎn)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fā)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七、游戲教學帶動課堂氛圍
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發(fā)育期,天性好玩、貪玩,對于游戲有很強烈的興趣。我們知道,對一件事物感興趣,才會鉆研他,才會學習并且認真對待。學與玩本來是兩種相對的理念。一般人都會說:要么好好玩,要么認真地學。其實,如果把學與玩有機地融合起來,在學習中穿插游戲教學,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知識,學起來特別快,可以說是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利用游戲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情感,快樂、有效地學習語文。當然,游戲教學并不是不管學生了,讓他們隨意玩耍,而是進行有目的的游戲設置。用恰當?shù)氖装l(fā),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如模擬生活對話讓學生進行語言加工,玩拔河游戲讓學生注意氛圍,可以有助于他們寫作的提高。猜謎語、詩詞接龍等活動,考驗他們對于知識的儲備情況,這些都是游戲教學帶來的好處,不但讓課堂氛圍變得更輕松,也讓學生學得更快樂。
在語文教學活動,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好學上進、互助互愛的集體氣氛。創(chuàng)設課堂氣氛的方式、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教學對象、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靈活地采取適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