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月娥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zhì)固然重要,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教師的引導。
我在邊遠窮困的山區(qū)從教二十余年,面對教學設備簡陋、學生英語基礎極差的困境,我探索了一條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的好方法,那就是擅長捕捉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引起學生的興趣。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學習,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激勵他們前進。這樣課堂變得非常活躍,學生也對我稱贊有加,教學效果非常明顯,現(xiàn)在與大家分享。
一、教師本身應該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
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是一個教師的必要條件。人們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先有一桶水。所以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我總會課余在繁忙的工作和雜務中抽出一些時間加強業(yè)務學習,不時給自己充電,早晨通過聽磁帶規(guī)范自己的發(fā)音;經(jīng)常給新來的教師上示范課,對每一個能抓到的學習機會我都不輕易放過,虛心向?qū)<?、學者學習,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二、工作中認真探索,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農(nóng)村教學資源少,學生基礎差,很難激發(fā)學生學英語的興趣。經(jīng)過反復嘗試與思考,我認為利用真實的場景進行教學,學生很感興趣,這樣學生記憶也較深刻。一位畢業(yè)了二十年的學生在聚會中與我敘舊,她居然還記得二十年前我給他們上的一堂語法課,那節(jié)課講的是“現(xiàn)在進行時”,他說那樣的語法課上得很精彩。我馬上想起了那天的情景,正是他——陳××,那天他上學遲到了,我剛好進行完組織教學,正準備講語法中的現(xiàn)在進行時,他突然出現(xiàn)在教室門口,問了句:“May I come in?”同學們禁不住大笑起來。原來他嘴邊粘了幾粒米飯,嘴里還在下意識地嚼東西。這時靈機一動,何不利用這樣的真實語言場景教學呢?我馬上問學生:“Whats he doing?”我也學著嚼東西的樣子來暗示學生,并且?guī)退麄兓卮稹癏es eating.”我重復說了幾遍等同學們領會后又問 “Why are you Laughing?”很多學生沒懂得 Laughing 的意思。我又做了個鬼臉,引得他們哈哈大笑。我指著不同的學生說:“He is Laughing. Youre Laughing she is Laughing. were all laughing.” 于是,學生懂得了“Laughing”的意思。再把這些句子寫在黑板上,問學生這些句子有何特點。待學生總結(jié)后,我總結(jié)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用法。最后進行鞏固練習,要求學生六人一組,用不同人稱表達一個正在進行的動作。在以后的學習中一講到現(xiàn)在進行時大家都會記憶猶新。
三、學生的持久興趣源于教師的正確引導
其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較容易,例如做英語游戲、唱英文歌、用英語簡單對話、英文動畫,這些能把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激發(fā),但是學生的興趣會隨著學生年級的上升而下降,能保持持久興趣的人越來越少,最后會慢慢放棄。我長期任教九年級英語,班上英語不好的學生特別多,每次在第一堂課上,我都會這樣鼓勵我的學生,人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是:人會講話,人具有講各種語言的能力,漢語被大家公認為是世界上最難講的語言,我們連漢語都學得好,所以學英語應該是小菜一碟,可是很多同學為什么學不好英語呢?原因之一: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原因之二:沒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原因之三:過于矜持,生怕犯錯誤而遭恥笑。我說得學生直點頭。然后我問學生在學英語時遇到了哪些困難,有的說就是單詞記不住,今天記了明天又忘了,有的說單詞記了也沒用,不會運用不會造句,考試還是不會。如果像中文那樣按照順序排列就好了。這些都是學生學不好英語的通病,趁學生正在傾訴困惑情緒高漲時,我說任何一門語言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要細心領會。我告訴他們:“學任何一種語言,詞匯是關鍵,先組詞成句,然后根據(jù)情境對話,最后用句子表達自己的思想。”關于造句我舉了幾個例子,日語句子的順序是,主+賓+謂,“我是學生”譯為“我學生是”。英語句子的順序是:主+謂+賓+其他,與漢語順序差不多,只是句子中有時間地點時要將其變成介詞短語放在句尾。
四、前兩分鐘自由講話
現(xiàn)在的學生動口的機會太少,所以我就安排了一個課前兩分鐘演講的時間,讓學生輪流上臺演講。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演講內(nèi)容,凡上臺演講的大肆表揚,一開始就有不少學生躍躍欲試,后來爭著上臺,有的在講臺上滔滔不絕。他們談的大多是家人、朋友、同學,還有自身經(jīng)歷或?qū)δ呈碌目捶ǎЧ絹碓胶谩?/p>
總之,新教材的使用并沒有減輕英語教師的負擔,它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農(nóng)村英語教師的水平普遍較低,有大部分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對國外文化了解得非常少,我希望學校多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供老師閱讀,還要加大對英語教師的培養(yǎng)力度。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