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鴻輝
課堂教學是當前大多數(shù)課程完成教學任務的主渠道,結合當前計算機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針對中職生的學習,本文提出以學生動手實踐、提高技能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更好地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水平,進而增強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
目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需要。特別是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學,應當探索一條以適應學生專業(yè)發(fā)展為目標的新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計算機老師必須關注和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教學效率。然而計算機又是一門變化很快的學科,老師教什么,怎么教,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呢?以下筆者以《平面設計Photoshop CS3》這門課程的教學活動為例,談談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安排合理的、有趣的教學內容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知識遷移的基礎,也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能力的前提。因此,筆者在教學活動中做了如下安排:
首先,在教學順序設計上,把“Photoshop CS3基本工具使用”知識點放在前面,先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基本繪圖工具,如選取工具使用。再教學生如何將基本工具綜合起來運用,隨后教會學生運用繪圖工具完成作品,最后分專題綜合講解實例。這樣做的目的是:先加強感性認識,然后轉化為理性認識,讓學生逐步認識Photoshop CS3軟件,了解軟件的基本使用,從而產(chǎn)生期待,即如何運用Photoshop CS3做出想要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內容設置上,也要從實際出發(fā),適當安排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因為一個人在學習中如果能常常感到“樂在其中”,就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獨立”地去了解和體會要獲得新知識所需的過程比如,老師按照學生易于掌握的順序合理安排和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實踐,達到由不知到知的過程。
二、教學活動中要做到精講多練,以動手實踐為主,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
講課要“精講”,就是在學習內容上圍繞課程主題精心選擇,堅決舍棄那些不適用的內容,突出“技術應用性”,不過分強調學科的“完整性”,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動手操作。在教學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講清課程的要點和基礎知識,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更多的具體內容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例如:《平面設計Photoshop CS3》第四章節(jié)中的“蒙版的應用”,首先展示作品給學生看,至于如何去實現(xiàn)的技巧性問題,還是要讓學生自己動手體會,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狀態(tài)。因此,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積極發(fā)揮學生動手實踐的主動性,將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操作能力的提高。
同時,要“多練”,計算機課程作為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實踐教學無論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上《平面設計Photoshop CS3》課程時,只要講授教材中的任務操作的注意事項、設計思路,指導學生如何運用工具操作,先不演示講解,而給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小試身手”,自己去摸索,最后提出問題(給學生提出的任務必須由淺入深,不必系統(tǒng)地講授,只需點明知識范圍的重點即可),讓學生自己直接在實踐中體會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促進學習興趣。這樣學生處于中心位置并通過自己的實踐掌握所學知識,就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組織協(xié)作學習,促進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
筆者在上第一節(jié)計算機課時,先不急于展開教學,而是首先分小組,將3~4個同學分為一組,并告訴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須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同時,以小組競賽活動的方式,進一步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好勝心,并促進同學間的團結協(xié)作。同學間互相幫助來共同解決困難,互相指正錯誤,共同進步,這樣才能又好又快地掌握知識。有時一個問題,可能自己怎么想都不會,但經(jīng)過小組內成員的討論,可能一下就做出來了??梢?,小組協(xié)作學習,既能互幫互助,又能更好地學習。
四、注重課堂信息及時反饋,不斷鼓勵學生探索新知識
及時的反饋能使老師正確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活動,講解時就更能抓住重點,有效地克服難點,更好地貫徹執(zhí)行各項教學原則;不及時的反饋,可能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模糊的認識,學生也就不能夠及時地改正,影響了學生正確地掌握所學的新知識,老師也因此喪失了最好的教學時機。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信息反饋的及時性,而且,還應多鼓勵學生出現(xiàn)問題后,如何去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注重巡視檢查學生上機操作練習,從學生的操作過程及完成試題的步驟和結果中做好每次課堂任務的信息反饋。當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反饋”的效果不佳時,教師應提出一些“暗示性”問題,啟發(fā)其繼續(xù)準確地完成練習。而對反饋中出現(xiàn)的共同性問題,老師要深入進行分析講解,與學生共同研究、討論以完成教學任務,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反之,如果不做活動的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無法得知。
五、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
學生的學習,主要來源于學校的課堂教學,而學校教學環(huán)境畢竟與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適當?shù)匾龑W生走向社會,將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方法。為此,筆者會鼓勵對平面設計感興趣的學生,加入到校企合作平面工作室,讓學生在這個工作室中互相學習、交流,通過幫助學校平面工作室制作作品,提高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使平時學到的知識能得到實踐應用,進而更好地增強就業(yè)能力。
綜上所述,計算機平面設計課堂教學中,教師怎樣把知識教給學生,而學生又能使其運用自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是非常關鍵的。只有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加強上機實踐操作,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以致用,教學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