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逸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健學生的體魄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促使小學體育教學能夠有效地開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體育是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素質的重要途徑,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體育功能和精神,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
一、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體育訓練又十分辛苦,導致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甚至是懼怕上體育課。若是作為體育教師再對低年級的學生嚴厲些,學生就更不敢參加體育鍛煉了,這樣不僅不能起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效果,還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和學生培養(yǎng)感情,放低姿態(tài)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并與之和諧相處,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克服內心的恐懼,樹立起參加體育鍛煉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訓練中,為開展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打下重要的基礎。為此,教師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針對不同的孩子,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每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發(fā)展中的不同個體,他們之間都會存在差異性,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并根據(jù)學生發(fā)展的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以幫助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生獲得進步,讓學生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喜悅,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第二,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年齡小,對體育鍛煉產生恐懼感是很常見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教師要懂得幫助學生排解內心的恐懼,耐心幫助學生做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工作,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讓學生明白運動的重要性,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有助于今后順利開展體育教學。
二、發(fā)揮運動器材優(yōu)勢,豐富教學內容
體育器材是開展小學體育的基礎,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運動器材的優(yōu)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身心發(fā)展需求。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所講授的體育教學內容,結合一定的體育運動器材,豐富教學內容,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參加體育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增添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教師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比如,在低年級學生有關“跑”的教學中,教師可將有關跑的體育內容(如,加速跑、快速跑、接力跑、追逐游戲跑等)結合運動場地條件進行教學。教師可先將跑的動作要領和方法教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跑的正確姿勢,發(fā)展學生的體能和運動的靈敏度。以追逐游戲跑和接力跑來講,教師可將兩者相結合進行教學,在場地內設置一些矮小的跨欄和路障警示牌,并將學生進行分組,讓每組學生交替進行接力比賽,讓學生在接力跑的同時又兼顧跨越小小的障礙,增加學生參加運動的樂趣,促使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三、開展游戲教學,以樂促教
低年級的學生正處在活潑好動、愛玩游戲的階段,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的這個特點,結合一定的教學內容進行游戲教學。游戲教學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氣氛,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之下,獲得更多更規(guī)范的體育運動知識,為樹立小學生終身鍛煉和終生運動的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了解各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并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為學生制定出合適的游戲教學內容,以樂促教,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比如,在有關“投擲”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提前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小沙包、小飛鏢等,課上教學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沙包投擲比賽,看誰投擲的準確度高,動作規(guī)范。通過比賽教學,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投擲方法和揮動、拋擲、轉體等基本技能,鍛煉了上肢力量以及身體的協(xié)調度和靈敏度等。本課的教學,從投擲的動作方式到所使用的教學器具,都很切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符合此階段兒童的心理需求。
總之,小學體育中有很多關于提高學生運動興趣的方法,以促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達到高效的目的。正可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懂得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并選擇最適宜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方法組織體育運動教學,讓學生在享受運動所帶來的樂趣之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最終愛上體育運動,并真正樂于參加運動,才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并構建出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鄧國良.新課程視域下的體育有效教學[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6).
[2]萬任洪.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3).
[3]蔣齊.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