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
摘 要:早在2500多年前,儒學大家孔子就提出了教師要在對學生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各盡其材。以小學數(shù)學課堂為例,具體談談如何將“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創(chuàng)造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數(shù)學教育。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要想將“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有效應用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作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每位學生身上的優(yōu)缺點,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接下來,教師應該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做到因材施教。帶著這兩個關鍵問題,本文就從了解學生、因材因人的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評價這四個方面,談談怎樣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應用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
一、了解每位學生的優(yōu)缺點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比绻麑⒔處熆闯蓪W生的“軍師”,要想幫助學生打贏一場仗,不但要了解“對手”的優(yōu)缺點,同時也要搞清楚自己這一方的優(yōu)缺點,只有做到既了解自己又了解“對手”,這場“仗”才能打贏。教師可以用一份數(shù)學試卷檢測出每一位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但是一份試卷并不能對一個學生作出較為全面的評價。為了保證了解的客觀性和全面性,教師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一舉一動,找出每一位學生有關數(shù)學的非智力因素,只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了解透徹后,這時才具備了在數(shù)學課堂上進行“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前提條件。
二、注重教學目標的因人制宜
無論哪一門課程,哪一節(jié)課,教師都會制定一個或幾個非常明確的教學目標,只有在教學目標的統(tǒng)領下,課堂教學的效率才會最大限度地提高。然而面對參差不齊的學生,為了保證每位學生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和吸收程度,教師必然要對課堂目標做一定程度的調整,即針對每位學生的掌握程度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數(shù)學,掌握知識的能力也較強,針對這部分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相應給予他們制定一些難度較高的目標;而有的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較低,掌握知識的能力也較差,這時教師就不可一味地要求他“會做某道題”,而應該以培養(yǎng)他對數(shù)學的熱情為主,只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激發(fā)出來,課堂效果自然會有所提升。
三、注重練習鞏固的因人制宜
練習是對某一知識點的鞏固,但是由于每個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同,在練習鞏固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做一些差異性的練習安排,即根據(jù)每個學生對某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提出不同層次的練習要求,但要注意的是,教師不可明確指定某一學生完成某一程度的練習。例如,教師要求A同學完成難度最低的練習。這樣不僅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而且也會無形中讓學生為自己貼上一種“我就是最差”的標簽,這樣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影響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因此,教師在說明不同程度的練習要求后,可以請學生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去挑選適合自己的練習,并要求學生在做完某一程度的練習后,可以嘗試著做較高層次的練習。
四、注重教學評價的因人制宜
在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中,教師要么按照學習成績去評價一個學生的優(yōu)劣,要么針對同樣的問題一概而論去評價學生,要么就以班級里的好學生為標準去評價所有的學生。試想梅花和蓮花有可比性嗎?因此,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切記不可一概而論,不要用同樣的標準去評價所有的學生,這樣的評價不但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恰恰適得其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做到“有教無類”,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還要格外注重教育評價的方式方法和評價標準。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深刻地告訴我們:教師的期望高低極大影響著學生今后成績的好壞,而教學評價則是教育期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教師一定要做到根據(jù)每一位學生的特點進行客觀的評價。
綜上所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雖很早就被提出來了,但這種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并不樂觀,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狀,真正發(fā)揮這種教學方法給數(shù)學課堂教學和學生帶來的價值,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從最本質的要求出發(fā),首先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然后在此基礎上將這種方法合理地運用到目標制定、課堂練習和教學評價各個方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它應有的教育價值,創(chuàng)造出適合每一位學生的數(shù)學教育。
參考文獻:
[1]江亞文.三段推進,因材施教: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教學月刊小學版(數(shù)學),2014(5).
[2]梁正海.尊重個性,開展小學數(shù)學因材施教[J].新課程導學,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