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杰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手法,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語文閱讀課中,教師可以挖掘閱讀材料中的寫作元素,有序開展寫作和練筆教學,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此,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時機的把握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時機;把握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隨文練筆是一種非??茖W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等有著明顯的幫助作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當合理運用,要掌握好訓練的時機和尺度,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質量。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在小學語文隨文練筆過程中如何把握時機,如何有效開展隨文練筆教學,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帶來一些
參考。
一、對原有教材文章進行改寫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原有的教材文章進行改寫,當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適合改寫,因為有的文章難度較大,并不適合學生改寫,而且,改寫效果不好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寫作。筆者認為,當教師發(fā)現(xiàn)文章的結構不利于學生理解,或者文章的措辭還有待提高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適當?shù)母膶懹柧?。例如,在學習杜甫的《絕句》,或者孟浩然的《春曉》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適當?shù)母膶?,描繪出詩句中的場景和畫面,并添加一些人物,提高文章的表現(xiàn)力。大量的實驗表明,通過這種改寫的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也能讓學生學習到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和結構,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能夠帶來較好的幫助作用。而且,這種改寫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二、尋找切入點進行仿寫
隨文練筆與一般的寫作不同,它不是單純地進行寫作,而是在學習一段文章或者詩詞的基礎上進行模仿和再創(chuàng)作,歸根結底是一種學習寫作的過程,因此,其模仿的成分比較高,為此,在鍛煉學生這種技能的時候,教師要有針對性,要通過尋找切入點加以訓練。例如,在學習《蝙蝠和雷達》這一課時,教師要講解蝙蝠與雷達之間的關系,人們正是在蝙蝠發(fā)出的超聲波的基礎上研究出了雷達,雷達是一種仿生技術,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聯(lián)想自己生活中的仿生技術,例如,魚與潛艇之間的關系,鳥與飛機之間的關系等,然后讓學生參考《蝙蝠與雷達》的結構進行創(chuàng)作,寫出一篇屬于自己的文章。這種仿寫的方式能夠讓學生領悟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和道理,也能讓學生學到語文之外的知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具有較好的幫助作用,所以,教師在文章講解過程中,要注意找準切入點,既讓學生鍛煉了寫作,又不會讓學生感到無趣,從而提升教學的藝術性,語文課堂效果也會因此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在文章的拓展處進行練筆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適當加入一些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屬于一種拓展訓練的方式,通過有效的課外閱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在拓展過程中練筆,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當老師在教授《掩耳盜鈴》這篇文章時,可以找一些類似的寓言故事,例如《螳臂當車》等,讓學生了解我國古老的文化,了解成語的本源,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可以仿寫,在仿寫之后,還可以自己寫一下學過的成語,編造和仿寫一些小故事,這能夠對我國的優(yōu)秀民族文化產生興趣。拓展訓練學習并不會像課文學習那樣具有較大的難度和壓力,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比較輕松,因此,學生會愿意學習,在放松的前提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得到釋放,練筆的效果也會因此提升。
四、展開想象,練習續(xù)寫
續(xù)寫練習的實用性較強,在許多文章中都能應用,例如,在《掩耳盜鈴》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續(xù)寫故事將來的發(fā)展情況,在《小兒垂釣》的結尾也可以進行續(xù)寫,這種訓練方式是對原文的一種合理的延續(xù),學生的想象過程會在一個范圍之內,不會出現(xiàn)天馬行空的局面,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夠得到激發(fā),學生會愿意思考和寫作,從而加深其對語文課程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那些具備開放性結尾的文章,通過適當?shù)膶脒^程,讓學生進行續(xù)寫。續(xù)寫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自己的文章,然后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好的文章可以張貼在墻上讓其他學生進行學習,進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寫作氛圍,提高學生的寫作效果。
綜上所述,隨文練筆是一種非常科學合理的語文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發(fā)現(xiàn)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而且能使學生的實際生活與文章更加密切,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要掌握好這種教學方法,要通過合適的隨文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學到有用的知識。
參考文獻:
[1]牟磊.隨文練筆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初探[J].成都小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
[2]陳素花.小學隨文練筆教學對策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