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
摘 要:和諧的班級管理和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永恒的話題。在教學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學中師生這兩大主體,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谛抡n改教學理念,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應該實施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的班級管理和教學策略,基于學生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展開針對性的和諧關系構建策略,從而不斷推動教育教學的發(fā)展與進步。分析了小學班主任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內(nèi)涵、策略和意義。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師生關系;實施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內(nèi)涵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和諧是指“事物和現(xiàn)象各個方面完美的配合、協(xié)調和多樣的統(tǒng)一”。[1]和諧的小學班主任與學生關系是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而形成的師生關系的成熟、完滿階段,它包含以下內(nèi)容:
1.體現(xiàn)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
班主任與小學生是兩個具有主體性的個體,具有同等的人格和尊嚴。班主任充分尊重小學生的個性、想法和創(chuàng)造性等,鼓勵并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正確處理好班主任主導與學生主體的關系。
2.是建立在班主任與學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新型合作關系。
小學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差異,與學生之間相互關愛,共同促進,彼此獲益,雙方的創(chuàng)造性可以充分發(fā)揮,性情和靈魂可以共同提升。
3.核心是班主任與學生心理相容,心靈的互相接納,形成師生摯愛、真摯的情感關系。
在班主任與小學生交往、互動的過程中,師生彼此都感到愉悅、滿足。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班主任的關注與愛護,班主任從班級工作與學生交往中,得到學生的肯定與愛戴。
二、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
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于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才是小學班主任與學生構建和諧關系的根本。小學生在進入學校的時候,已經(jīng)擁有了初步的認知能力,對一些事情的好壞也有著自我獨立判斷的能力,而且能夠分析一些事物之間的相關性。隨著小學生記憶力、感知力以及模仿能力的不斷增強,其想象力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fā)展。但是在此階段,小學生缺乏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對于自己喜歡或者厭惡的事情會直接表現(xiàn)出來,不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另外,小學生尚未形成健全的學習概念體系,雖然求知欲望較為強烈,但更多的不會表現(xiàn)在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方面,而是對課堂外任何微小的信息表現(xiàn)出極強的求知欲,此時,如果班主任不給予耐心的解答,勢必會影響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
三、如何構建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諳的關系
小學班主任是學生的啟蒙老師,甚至會影響學生一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1.樹立正確的師生觀。
在小學階段,大部分的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嚴肅,居高臨下”的,學生與教師之間溝通存在障礙,這樣既影響了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師生觀。例如,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適度管理,不能太松散,也不可太嚴肅。應該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尊重每位學生的發(fā)展,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更好地融入到班集體中,成為班集體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塑造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小學階段是學生性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若可以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相信會更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小學生對教師都具有比較強烈的“向師性”,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生活中或者是教學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行之有道。在政治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文化知識、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都要為學生樹立一個較好的榜樣。例如,班主任要以自己豐富的知識促使學生努力學習,以自己較好的道德修養(yǎng)促使學生自尊自愛,以自己自立自強的態(tài)度影響學生的為人處事,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培養(yǎng)更多對社會有用的高素質人才。
3.對學生愛嚴相濟。
小學生處于個性較為不穩(wěn)定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的班級管理和教育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性格差異而展開,每個學生都是天使,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使得班級活動、學習能夠井然有序的進行,就需要對學生實施愛護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首先,需要愛護學生。愛是教育的基礎,而愛是基于理解和認同基礎上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小學生個性單純而帶有些許自我,班主任需要分析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認知特點,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育情況,認真對他們愛護與關心。愛,就需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的眼睛,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教師應該從綜合的角度來評判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敢于從生理和心理方面、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先天素質、自身努力等各方面下功夫進行分析,制定出針對性的愛的教育策略。其次,也需要實施嚴格要求和規(guī)范。小學生自控能力差,班主任需要制定一系列規(guī)范和要求來管理班級。愛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應該在一定的規(guī)范下引導學生學習和生活,建立班級制度,使得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與生活態(tài)度。
小學班主任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有利于學生更好、更健康地發(fā)展。這樣的關系不僅會促使學生更快樂地學習知識,還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yǎng),以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成為更出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