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學教學無論是教學思路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有所調整。而高一化學作為初中與高中教學的銜接階段,是整個高中化學學習的基礎階段,因此,做好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將有助于后期高中化學的高效教學。
關鍵詞: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策略探討;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8-01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74
高中化學教學與初中階段的學習有著顯著差異,主要體現在培養(yǎng)目標上,引導學生從定性思維向定量思維轉變,實現簡單邏輯思維向綜合復雜邏輯思維轉變。因此高一化學教學被認為是高中化學教學的基礎階段,也是學生化學基礎框架建立及化學課程學習興趣激發(fā)的重要階段。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做好高一化學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重點在于準確把握高中化學教學與初中化學教學的差異,在把握差異的基礎上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讓高中化學教學更具針對性。
一、高一化學與初中化學教學的差別
其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教學目標上的差異。初中化學更多地帶有啟蒙性質,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元素。教學目標更多地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讓學生了解一些基礎的化學元素、化學原理,熟悉基本的化學儀器使用規(guī)范,能操作簡單的實驗?;瘜W與生活關聯較大。而高中化學則是義務教育基礎上的高層次基礎性教育,高中化學教學要求學生建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學習系統(tǒng)化的理論知識,“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能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并且具備化學探索與實驗創(chuàng)新的精神,真正做到化學學習的學以致用。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后者要求更高。其二知識體系方面的差異。初中化學教學的著眼點是學科內容與生活的關聯,引導學生對日?;瘜W現象進行探究,以化學實驗的手段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初中化學知識體系較為松散,缺乏系統(tǒng)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明顯的感性色彩。而高中化學學習的基礎是實驗,建構在實驗探索基礎上的理論知識學習要求學生必須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其基本思路是生活實際到化學實驗再到化學原理再到化學規(guī)律的把握,最后到知識體系的系統(tǒng)建構。其三是教材內容編寫的差異。前面提到初中化學注重定性分析,而高中化學側重定量分析。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思維特點編寫教材,使得兩者在教材內容編寫上也存在差異。初中化學側重形象思維,要求從直觀熟悉的場景出發(fā),引入簡單實驗引出化學定理的學習,讓學生熟悉化學現象。而高中化學教材編寫往往通過抽象及理想化的化學模型建構化學概念與規(guī)律,其不同于初中教材的活潑性,較高可讀性。教材內容理解起來難度更大,在內容設置上層次性更高。正是基于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既存差異,做好高一化學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探討十分必要。
二、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一)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關注學生興趣點
高一化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興趣的激發(fā)在課堂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發(fā)學生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問題的逐步引導下自覺進入化學知識的學習探索中。例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教師可以將熱門的社會話題酒駕聯系起來,讓學生思考警察是如何界定酒駕行為的。然后圖片或者視頻展示查酒駕,讓學生思考警察檢測酒駕的東西是什么,其中蘊含著怎樣的化學原理。引入氧化反應的學習。通過源于生活的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聯,認識到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從而主動學習,積極探索。
(二)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凸顯教學重難點
高一階段的化學學習一般被認為是高中化學入門學習的關鍵階段,如果是單純的理論講解,學生在復雜抽象理論知識接受方面往往處于劣勢,而如何做好這些枯燥抽象問題的形象化呈現,多媒體技術必不可少。通過生動的畫面及豐富的圖文資料,刺激學生感官,并且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也實現了教學重難點的教學攻破。一些無法演示的化學原理也可以借助教學視頻課件進行動態(tài)呈現。例如氧化還原反應,本質是電子的轉移,學生理解起來難度大,這也是該部分教學的關鍵,引入多媒體動畫,一個是鈉原子和氯離子結構呈現,動畫演示其電子轉移的過程,一個是電子得失和化合價關系的蹺蹺板演示,這樣兩個形象生動的視頻讓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生動呈現出來。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實際并且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
(三)關注課后習題的訓練,打好學習的基礎
在課堂學習后,學生真正的理解把握往往需要課后的延伸訓練。因此要想做好高一化學教學,必須將課內學習與課外練習補充結合起來。課后習題訓練可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認識,可以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系統(tǒng)性,掌握不同題型,通過有效訓練達到思維拓展與運用提升的目的。而練習也能很好地反饋學生的掌握程度,是后期教學調整的有效依據。新課程改革,教輔圖書增多,但是質量良莠不齊,在題型設置上甚至有超綱的嫌疑。優(yōu)化習題,合理選擇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教師在習題設置選擇上必須把握好度,重點是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氧化還原反應,讓學生了解其實質是電子的轉移。如果不加篩選地融入電子守恒計算等內容,加大難度教學效果不理想。在習題的設置上應側重啟發(fā)引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通過課后習題的有效訓練,打好高中化學學習基礎。
三、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高一化學教學面臨著很多的轉變,這些都是教學關注的點,思考的點。高一化學作為初中與高中化學學習的銜接階段,是興趣激發(fā)及基礎奠定的關鍵教學階段,因此做好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的研究直接關系到后期化學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本文在總結歸納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教學差異的基礎上,從興趣激發(fā)、課堂教學方式優(yōu)化及課后補充三個方面明確了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的思路,將對高中化學起到有效指導。
參考文獻:
[1] 孫海燕.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的探討[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4):35.
[2] 董丹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一化學有效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