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敬杰
華北電力大學外國語學院
【摘 要】 英語演講作為非常重要的語言輸出技能,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求演講者英語言語表達具備一定的流利性、準確性和連貫性。通常,英語演講也是衡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個比較全面的標準。以輸出為驅(qū)動力的英語演講能力培養(yǎng),不僅是一種積極的、新型的知識運用和信息輸出的培養(yǎng)方式,而且是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綜合語言能力和促進思維能力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提高英語口語實際運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輸出理論作為出發(fā)點,探討了英語演講課程對學生英語演講能力的培養(yǎng),并嘗試建構(gòu)更為有效的授課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素質(zhì)。
【關鍵詞】英語演講;輸出假設;培養(yǎng)策略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世界各國的交流與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我國的綜合國力也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日漸增強。這不僅對具備專業(yè)英語知識、技能的人才提高了要求,同時,也將目前國內(nèi)英語實用型教學提到了越來越高的位置。英語演講課是集語言運用和交流能力于一身的綜合訓練課,是英語實用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該課程既能培養(yǎng)學生在面對公眾時自信、準確、流利地運用英語的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個人魅力,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大有益處。因此,英語演講課專任教師應在教學中設計出符合本校學生特色、有效的英語演講活動,以找出切實可行輸出途徑,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歸納、總結(jié)和流暢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人文素養(yǎng)。
一、語言輸入與輸出假設理論
在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特別是實際交際語言能力培養(yǎng)中,有兩個同等重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即語言的輸入與輸出。20世紀80年代,語言學家Krashen在其著名的語言監(jiān)控理論中提出了“輸入假設”理論。“輸入假設”理論認為,習得者只有獲取可理解性語言輸入i+1(i是語言學習者的語言水平,1指略高于現(xiàn)有的水平知識),習得就自然形成了,即“i+1”可理解性輸入的模式。
然而,許多語言學家都認為,在語言習得中,只有語言輸入一種方式是不充分、不完善的。因此,針對Krashen的可理解輸入假設,語言學家Swain提出了可理解輸出假設。Swain認為可理解性輸出是語言習得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習者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出練習,即使有語言錯誤或者語用不當,也盡可能以準確、連貫和恰當?shù)姆绞絺鬟f信息。語言輸出不僅可以促進語言學習者注意到自身語言的錯誤,還可以促進語言學習者在改正語言問題的同時,提高自身語言水平,最終達到本族語和目標語之間流利的輸出,這對于學習者的二語習得有重大意義。
二、英語演講課的現(xiàn)狀及其必要性
近些年來,演講課一直是海內(nèi)外眾多高校普遍開設的實用型語言類課程,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我國大部分高校也都開設了英語演講課程,這有利于提高并促進語言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然而,在實際的英語教學活動中,不少高校都過多地側(cè)重于以輸入為導向的英語演講教學,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都被用來訓練英語聽力和閱讀理解,無法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乃至英語演講能力;在這種教學導向和模式下,學生英語演講基本的口語表達能力無論從心態(tài)上、還是表達效果上都無法達到并滿足英語演講課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語言水準和能力。
為了清楚地了解我校翻譯專業(yè)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筆者對已選修過英語演講課的27名翻譯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33%的學生認為英語口語學習氛圍不足,說明很多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時候缺乏語言環(huán)境,對于單詞、用法僅僅死記硬背,并沒有一定是語言輸出,因此并不了解實際用途以至于演講時詞不達意;另外,有56%的學生認為自己在口語表達流利程度上一般,33%的學生認為自己口語表達有困難;究其原因,有74%的學生認為詞匯量匱乏是最主要原因,另有56%的學生認為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不敢開口,由此可以說明語言輸出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也反映出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語言輸出的訓練也是亟待加強的。在問到本課程對學生的幫助時,96%的學生認為本課程在幫助學生通過開口訓練的語言輸出方式來鍛煉英語演講能力是十分有幫助并且必要的。由此可見,采用以輸出為中心的英語演講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改變英語學習模式、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三、以輸出為目的的英語演講培養(yǎng)策略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語言輸出訓練
作為應用型英語實踐類課程,英語演講課自身有著獨特的特點,除了一部分演講理論知識與技巧的輸入之外,英語演講課自始至終應圍繞學生展開。既任課教師精心設計策劃系統(tǒng)的演講訓練活動,將課堂大部分的時間都留給學生進行訓練,換句話說,就是強化學生的語言輸出,因為學生學習的目的已不再是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而是實現(xiàn)交流。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演講課,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演講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既可以通過語言輸出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又能使學生在大量、不間斷的演講中鞏固英語語言文化及專業(yè)知識與技能。
(二)以解題和構(gòu)建大綱為目的的語言輸出訓練
在英語演講課中,尤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培養(yǎng)學生針對相應題目的解題能力。筆者在課堂實踐當中,主要以歷年國內(nèi)頂級英語演講賽事相關話題為具體題目,在教授學生基本審題技巧后,讓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就相關題目進行討論。并給學生2分鐘的時間,通過英語演說的形式進行相關題目解題的分析,在學生分析之后,筆者對所解題的方式及是否偏離主題進行針對性的評價。
在確定相關題目解題無誤后,學生將會有10分鐘的時間來進行英語演講提綱的構(gòu)思,并根據(jù)筆者的評價和指導的輸入進行思路重整,以形成基本的演講輸出框架。在此階段,筆者繼續(xù)指導學生以提綱為基礎,分析出演講稿所包含的邏輯關系等,從而形成相對完整的輸出語篇。特別是在即興演講部分,可以要求學生根據(jù)提綱進行即興演講,并指導學生通過調(diào)整自身語言表達速度和英語的節(jié)奏,使其輸出的演講內(nèi)容更富有邏輯性和感染力。同時,在語篇輸出時,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語音、語調(diào)、語流、意群、用詞、句式等進行指導和評價,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的英語交流能力和演講水平。
(三)以模仿為策略的語言輸出訓練
在授課之前,筆者會為學生提供課堂將要使用的英美人士的演講稿和音視頻,并附有相關演講的評價和講解。即使用通過語言輸入讓學生從語言的運用,語體特點,演講技巧上學習和模仿相關人士的演講。在學生準備模仿的過程當中,鼓勵學生在演講稿的準備方面將音視頻中學習到的修辭手法,精彩的句型和詞匯應用到自己即將模仿的演講稿內(nèi)容當中。
在授課當中,筆者隨機抽選學生對之前觀看的演講范例進行有意識地模仿。在學生模仿過程當中,即學生將自己所習得的信息輸出時,要求學生注意發(fā)音技巧,如斷句、停頓、失去爆破、連讀、節(jié)奏等。筆者也會通過對比原版演講和學生演進行評價和分析。 使得學生在模仿演講之后可以不斷地對自己的演講稿內(nèi)容和語言進行修改和補充,從而幫助學生將關鍵的信息點簡明、準確、恰當?shù)剌敵觥?/p>
(四)以課堂英語演講賽為模式的語言輸出訓練
在英語演講課教學過程當中,除了進行解題、大綱構(gòu)思、模仿訓練外,筆者還組織了大量的課堂演講賽來鍛煉學生在激烈競爭環(huán)境下的心理素質(zhì)和思維表達能力。在課程初級階段,許多學生在演講臺上不由自主地出現(xiàn)怯場、緊張的情況;有的學生演講時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表達語無倫次,甚至不敢直視同學,個別學生最后不得不尷尬退場。這些現(xiàn)象都是平時缺乏訓練的結(jié)果,也是對演講的方式和環(huán)境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恐慌心理;在筆者對我校翻譯專業(yè)一年級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中,有98%的學生表示有焦慮感和怯場心理。在充分了解學生怯場的原因后,筆者對癥下藥,幫助學生克服演講的怯場心理,并將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結(jié)合起來訓練。即模擬國內(nèi)英語演講賽的形式,提供一些演講題目后讓學生抽簽,抽到簽的學生有10分鐘的準備時間,之后做3分鐘左右的演講,筆者則根據(jù)國內(nèi)英語演講賽事的評分標準對學生的演講進行評判。通過課堂英語演講賽,學生能更進一步的將自己所習得的英語演講相關信息和技巧在近乎實戰(zhàn)的狀態(tài)下得以演練,并能在演練的過程中再次查漏補缺,逐步完善自己的演講稿、提高英語演講表達能力。
四、結(jié)束語
英語演講課是一門既有藝術(shù)性、又有實用性的英語綜合應用課程,它旨在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然而目前我國英語演講教學過于偏重語言輸入,這種情況不利于學生在語言習得方面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因此,通過利用以輸出為中心的英語演講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思維加以引導和啟發(fā),并幫助學生進行獨立的、有意識的演講思辨活動。在教師有效的引導和學生的積極參與下,英語演講課程能從語言輸出的角度,鼓勵學生思考、辨析、習得。 同時,教師通過多種培訓策略,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合適的演講技巧、控制焦慮并樹立競爭意識,進一步提高英語演講能力。 在英語演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注意結(jié)合輸出理論指導英語演講教學,從而迅速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適應飛速發(fā)展的國內(nèi)、國際語言環(huán)境和更高的語言服務要求。
參考文獻:
[1]. Lucas, S.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M] Boston: McGraw Hill, 2004.
[2]. Krashen, S.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
[3]. Swain, M. 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G. Cook and B. Seidlhofer (Eds). Principle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4]. 李元授,鄒昆山. 演講學[M].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
[5]. 王銀屏,孫昂. 英語演講課芻議[J].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0.
[6]. 彭新竹. 輸出理論在外語教學的應用[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