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誠
摘 要:慕課環(huán)境下的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高校的必備課程,要充分融入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全面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慕課的特點和優(yōu)勢,然后對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MOOC;計算機應用基礎;混合教學
一、慕課環(huán)境下的教學特點和優(yōu)勢
“慕課”全稱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譯為“大規(guī)模的網(wǎng)絡開放課程”,英文簡稱為“MOOC”。混合教學是在慕課基礎上發(fā)展衍生出的一種更符合實際要求的教學形式。其主要特點是:教師充分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平臺,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實時分享;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課程學習。慕課環(huán)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學能力,是生本教育理念和終身學習理念的踐行方式。
二、混合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應用基礎”中的應用方法
1.在線授課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登錄慕課平臺學習教師錄制好的授課視頻,標記重點和難點,對嵌入視頻中的實踐部分可以跟隨步驟動手操作,并對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記錄,對于視頻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及課堂測試可以嘗試去完成。
MOOC教學部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所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并且計算機相關的知識更新速度非??欤栽诰€授課部分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保持課程知識的前沿性,從而保證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夠服務于當下的計算機使用需要。第二,要在課程平臺上設計學生的聽課筆記,學生可以將學習到的心得體會、學習重點以及學習困惑記到上面。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學工作人員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針對性地進行在線答疑。此外,還可以將學生的在線聽課筆記記錄數(shù)量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掛鉤,督促學生整理在線學習的課堂筆記,有利于學生提升自學能力。
2.課堂研討
課堂研討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課堂探討工作之前,教師要對學生在線學習的課堂筆記進行查閱,從而對課堂講解內(nèi)容的重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這樣做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放矢地講課。此外,教師課前收集學生的學習難點,也能夠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從而降低教師不必要的備課任務量。第二,課堂研討中,教師要用引導的方式來促進學生思考,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分析問題,并且對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思考。這樣做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遇到問題后積極思考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在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準備相關的練習題。在討論完學習中的難題之后,教師要趁熱打鐵,將相似的習題列出來供學生練習。這樣做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檢查自己的聽課狀況。
3.課后答疑解惑
學生課后進入慕課平臺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及隨堂測試,在平臺上相互交流提問;教師要從整體上觀察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和作業(yè)完成效果,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解答。
課后答疑解惑工作需要注意以下三點:第一,教師要對學生平臺上的作業(yè)情況進行分析和點評。教師及時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查閱和分析,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學習生活的關心。對于大一新生來說,在心理上還有高中學生的依賴性,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完全形成。這就需要高校教師通過課后教學給學生進行心理上的過渡。第二,教師要在平臺上對學生的留言進行及時回復。學生能夠使用在線平臺與教師進行問題溝通,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慕課教學方式的認可。第三,教師要在課后學習平臺上定時定量地上傳拓展性測試題。課后答疑解惑工作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疑問給予有效的回答,還要指導學生多做相關的練習。此外,教師也可以制作一個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題庫,這樣,學生在檢索欄中輸入關鍵詞就可以提取相應的練習題。這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的學生自學能力,也可以有效降低教師的課后答疑工作量。
三、結語
慕課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線學習的網(wǎng)絡平臺,能夠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來進行學習;如果完全依賴線上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在一段時間后呈指數(shù)級下降,而傳統(tǒng)課堂在一定程度上對線上視頻教學進行相應的補充,可以達到監(jiān)督學生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小花.慕課環(huán)境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探討[J].科技展望,2016(1).
[2]王長征,葉云青.基于微課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6(21).
[3]曹陽,萬樅,陳錦然.高?;旌险n堂的實施現(xiàn)狀及其改進策略——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