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睿
【摘要】初中語文教學一直是一個重難點,因為既要銜接小學的水平,做到循序漸進,也要為高中的學習能力打基礎,其中知識涉及的程度是很難平衡的。鑒于這樣的教學背景,本文試圖從教學理念方面來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興趣,更新觀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文章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興趣;教無定法;多媒體;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教學的難點
初中是一個很特殊的年級,才經(jīng)歷小學上學時間和課程的單調(diào),初中的課程就顯得更新鮮,但學習任務也顯得很繁重,而且初中正處于青春期中的叛逆期,學生的逆反心理也和教師產(chǎn)生摩擦,導致正常的教學活動會摻雜同學的個人情緒而影響初中的教學。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初中教學更應該偏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除了書本以外的知識。只是被動地接受了灌輸式教育這么多年的學生,又該如何加以引導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這些都是初中教學的難點。其中以語文學科更甚。
二、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語文是我們進入幼兒園時期就開始接觸的學科,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教師最不需要頭疼的科目,但是事實正相反,根據(jù)對學生的采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就是因為這樣的觀念,導致學生對語文的重視不夠,在他們看來,語文是“隨便寫點就能得分的科”,初中教師也和小時候的教師一樣,對學生采取灌輸式的教育,使語文學習顯得更加枯燥。
所以,語文教學首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背踔械暮⒆诱菍σ磺卸己芎闷娴哪昙o,只要讓他們產(chǎn)生興趣,對他們的學習就大有裨益,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名人借興趣成才的案例,例如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最終成為大書法家,以此讓學生們明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三、“教無定法”
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是為了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教師應該秉承“教無定法”的教育理念,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和每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出發(fā),不同的篇目教學方法應是有所不同的,讓語文課堂變得不那么中規(guī)中矩。以文言文為例,初中比小學的語文增多了文言文版塊,這是語文課本里最枯燥的一個板塊,如何將語文課堂變得更活躍,關鍵就在于文言文上面。大部分教師都是采取先朗讀,再翻譯,后背誦的教學方法。朗讀是為了糾正學生的字音,因為文言文是古時的文體,里面有一些現(xiàn)在不常用的生詞讓學生陌生;翻譯是為了讓文言文以白話文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理解意思以后方便背誦;背誦是因為人的記憶是有局限性的,如果不通過背誦來加強對文言文的印象,學生會很快忘記。當然,這樣的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但是太中規(guī)中矩了,讓學生覺得不用聽課也可以完成學習,使教師的引導作用變小。所以,教師可以設法使課堂變得意外一點。例如講文言文之前可以跟學生們講講這篇文言文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們發(fā)散思維;也可以讓同學們表演情景劇,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
四、打破教師權威
從古至今,教師的地位都被抬得很高,尊師重道是一種社會常態(tài),師生關系更像是上下級的關系,大多數(shù)家長也過分吹捧教師的地位,并且經(jīng)常通過教師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這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在向自己的家長“告狀”,使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交流障礙,很難坦誠相見。
當代社會,更提倡把師生關系發(fā)展成為朋友關系,這不僅僅是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更是為了打破傳統(tǒng)觀念,打破教師的權威形象,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在很多學生的潛意識里認為老師就是答案,老師知道的就都是正確的,所以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他們就省略掉了思考,只是單純地把老師的知識搬到自己的腦海里,沒有經(jīng)過驗證的知識是保存不了多長時間的,因為知識死記硬背,沒有加以融會貫通,是不能轉化為自己的財富的。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們明白教師不是圣人,也會有犯錯的地方,而這些錯誤,需要學生來找。為了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學會質(zhì)疑,老師可以故意露出一些錯誤讓學生進行糾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以生為本
現(xiàn)代教育強調(diào)以生為本,把重視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提升和發(fā)展人的精神貫注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羅杰斯認為“主動、自發(fā)、全身心地投入的學習才會產(chǎn)生好的效果”。所以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才是最重要的,由于應試制度的存在,大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都以考試為直接目的,將學習功利化,制定一系列的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有其存在的意義,有計劃地教學可以使學習變得井井有條,但是大綱是死的,人是活的,切不可全盤按教學大綱來教學。初中教師存在一種現(xiàn)象,即很難將活躍課堂與教學進度平衡起來,常常顧此失彼。
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學生的情況了,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是需要通過活躍氣氛來進行的,例如魯迅的作品就不宜太活躍,魯迅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思想家與文學家,是最具有原創(chuàng)性與源泉性的現(xiàn)代中國的思想家與文學家,魯迅的文風以冷峻犀利出名,他的作品所包含的社會現(xiàn)象大多沉重,這樣的作品是不適合活躍的課堂氣氛的。而且教師的教學不應該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還應該適當拓展補充課外知識,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完善,思維的方式多元化。當然,也要考慮學生是否能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因為教學是雙方的互動。
六、小結
初中語文教學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因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還不強烈,教師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探尋有效的教學方法。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