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適應高校轉型發(fā)展形勢,依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的教學需求,針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定位,對該專業(yè)的《理論力學》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改革針對教學方針、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等方面。跟蹤三個學年的教學實踐過程,探索出一套符合專業(yè)發(fā)展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需求的教學體系。
【關鍵詞】高校轉型 教學改革 理論力學
【基金項目】2014年河南省高等學?!皩I(yè)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高[2015].33號文,序號116);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重點科研項目《乘用車副車架輕量化設計關鍵技術研究》(17B460009);信陽學院2016年校級科研項目《景逸SUV車型副車架輕量化改進研究》(2016yb0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230-01
一、引言
理論力學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本科生教學計劃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學生通過學習該課程建立準確的力學概念,培養(yǎng)清晰的解題思路,提高邏輯分析能力, 為后續(xù)課程奠定理論基礎。長期的純理論教學習積累使課程內容與生產實踐脫離,課程內容枯燥,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
我國經濟發(fā)展和產業(yè)轉型使汽車行業(yè)人才需求結構發(fā)生轉變,應用技術人才需求量增多;國內本科院校更長于培養(yǎng)理論研究型人才,導致汽車行業(yè)人才供需結構不匹配。理論力學的教學內容與生產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4年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要求,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fā)展[1];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2];《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明確提出“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布局和人才培養(yǎng)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3]。
為響應國家高校轉型發(fā)展,培養(yǎng)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為服務專業(yè)轉型發(fā)展需求,對《理論力學》課程教學作出了探索性的改革實踐。
二、《理論力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選取2013級、2014級和2015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共計3個自然班,對其《理論力學》教學情況進行跟蹤,總結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大綱設置不合理,未充分考慮三類本科院校的生源狀態(tài)。
(2)課程安排不到位,周學時4,總學時72,均為理論教學。課堂講授內容過多,未設置足量習題課。
(3)教學效果不理想,講授方式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4)學生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不能迅速準確地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或公式含義。如運動學部分,學生對牽連速度的理解很不到位。
(5)學習興趣不濃厚,理論知識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偏低,隨著理論教學的深入,學習難度明顯增加,學生逐漸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出現作業(yè)抄襲等缺乏獨立思考的現象。
(6)考試成績分布不理想,2013級學生卷面及格42.5%,優(yōu)秀率3.2%;卷面不及格率較高,優(yōu)秀率較低。
三、《理論力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依據我校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懂技術”、“善經營”、“會服務”,從課程教學安排和教學方法兩方面提出改革方案。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對2014級和2015級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的《理論力學》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實踐。內容如下:
(一)教學內容的調整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yè)學生就業(yè)定位為汽車后市場,對畢業(yè)生的理論水平要求不高,對課程內容做出調整,修訂教學大綱,重新安排教材內容, 突出基本概念, 重點講解靜力學部分;將復雜的理論推導過程(如科氏加速度)簡化或省略。注重綜合能力培養(yǎng),講授內容側重結合實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激發(fā)學習興趣。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改變了教師講得過多、過全和過細的狀況, 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將教學的重點由讓學生掌握較深理論知識轉變?yōu)榕囵B(yǎng)和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
靜力學部分改革后的教學大綱如下:矢量運算初步;靜力學基本概念與公理;力、力矩和力偶;匯交力系;力學的簡化和平衡;摩擦。
(二)教學方法改革
課件與板書相結合。充分發(fā)揮板書教學的優(yōu)勢,降低對課件的依賴。
設置足量的習題課。在各個學習單元之間穿插習題課,鞏固上一單元的教學內容,加深印象并鍛煉學生的理論知識運用水平,促進實踐能力的提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采用問題驅動式教學方法[4-6],針對章節(jié)內容組織學習討論活動,讓學生通過圖書館和互聯網等途徑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記入期末考試成績。
例如在空間力系講解完后,讓學生解決汽車不同獨立懸架系統當中各個桿件的受力情況及設置的目的,尤其小汽車前橋普遍采用采用獨立懸架的轉向驅動橋時的轉向節(jié)、上下擺臂和橫拉桿的受力狀況;動力學部分講解完成后,讓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式了解地球的進動運動,并試圖分析理論原因;理論課程講解完后針對汽車轉向這一問題,讓學生查找汽車在轉向時所參與的部件和每個部件的功用及必要性,如差速器、橫向穩(wěn)定桿、ABS、ASR、ESP等。
五、改革成效初步探討
經過兩學期的教學改革實踐,學生分析問題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有很大提高,間接促進了實踐技能的發(fā)展;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的創(chuàng)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2014級學生卷面及格率達到56.5%,優(yōu)秀率8.2%;2015級學生卷面及格率達到62.4%,優(yōu)秀率11.6%。成績分布符合正態(tài)規(guī)律,分布合理。
后續(xù)教學活動中,學生的理論力學基礎知識把握較好。由3名2015級學生組建的實驗團隊完成了新型兩座倒三輪電動汽車概念設計,其中車架結構設計運用了理論力學相關知識。
目前尚需構建完備的評價體系,改革成效需進一步驗證。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國發(fā)〔2014〕19號)[Z]. 2014-05-02.
[2]國務院總理.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網,2015-03-05.
[3]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N].新華社,2015-10-29.
[4]侯建軍,佟景才,鞠頌東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促進學改教改互動[J].中國高教研究2004(1) : 90-91.
[5]彭勇.著力課改教改 培養(yǎng)數學興趣——分析學生心理推進數學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3(9): 149-151.
[6]程馨瑩,盧黎歌.談思政課以理論內化為主的教改取向[J].德育與黨建,2011(6):32-33.
作者簡介:
姜美姣(1986-),女,漢族,黑龍江綏化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車輛零部件輕量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