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婉翎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摘要】高中英語中蘊含著西方文化,對學生的價值觀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幫助學生樹立多元文化觀念。在學習過程中,若學生可以熟練地運用西方文化,就可以降低英語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英語;西方文化;價值觀;影響
高中英語學習過程,是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了解西方文化,能夠降低學習難度,對學好英語有著極大的幫助。了解到西方文化模式與準則后,學生能夠深入地學習英語,將學習英語看作是文化的探索,跟隨著各位引路人,比如霍金,深層次地學習英語,樹立開放性思維。
一、中西方文化差異概述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性,在英語學習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英語作為西方文化的載體,與我們的漢語文化存在不同,加之語言環(huán)境不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事物的看法。中西方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人稱差異
實際口語交際過程中,初次見面時,西方人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而在漢語文化下,初次見面時,稱呼年紀較大或者地位較高的人時,則需要使用尊稱。
(二)時間觀念差異
漢語文化下,拜訪某人時,注重提前到達,以表示尊重;但是西方文化中,拜訪是需要提前預約的。
(三)談論話題差異
西方人喜歡談論天氣與興趣等,但是中國人多對此類話題不感興趣。
不同的文化對交際禮儀的要求不同,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能夠與外國人進行友好交流。因此,探索文化差異有著必要性。
二、高中英語中西方文化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分析
(一)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意識
仔細研究西方文化不難發(fā)現,西方文化崇尚自然科學,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學家均出生在西方國家。西方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存在一定的差異,以東方人的思維方式來學習英語,難免有些吃力,但以西方人的思維,運用西方文化,能夠充分理解文化差異,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使其擁有更多的動力。高中英語教材中,關于科學家的文章較多,一般介紹了科學家探究科學的歷程,講述其堅持不懈而獲得成功的故事。學生學習到這類文章,能夠引發(fā)自身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習斗志。譬如《壯心無涯》這篇課文講述了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的經歷,其年輕時身患怪病,但是仍不放棄,潛心苦讀,自主探究學習各類知識,從而獲取博士學位,他深入地探究宇宙的奧秘,周游世界進行講學,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世界?;艚疬@個人物學生在語文、歷史學習中均有了解,在英語中以西方文化為背景出現,通過再次深度地學習,更加理性地分析這個人物,感受他積極向上、求知若渴的學習精神,能夠激發(fā)出學生自身的自主探究的意識與動力[1]。
(二)培養(yǎng)人文精神
高中英語不僅重視科學技術的傳播,還重視人文知識的傳遞,在文學與詩歌等方面,均有涉及,如介紹了莎士比亞、威廉·茲華斯等人物。在進行閱讀翻譯練習的過程中,學生憑借對這些經典人物的印象,聯(lián)想其事跡,通過逐字逐句地翻譯,能夠增強翻譯的有效性。這些人物曾經出現在語文教材或者課外閱讀中,學生再次學習時,極易引發(fā)情感共鳴,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去。西方文學與戲劇蘊含著豐厚的人文知識,影響著一代代學子。學習高中英語中的西方名著,能夠促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學世界,跟隨著作品內容情節(jié)的波動起伏,引發(fā)自我反思,對整個世界有一個新的認識。學生學習大量的詩歌與戲劇作品,能夠提升自身文學修養(yǎng)與文學鑒賞能力,對深度認識世界與文學,有著積極的作用[2]。
(三)培養(yǎng)責任感
高中英語課本中收錄了大量的美德文章。學習這些文章,能夠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由的情感與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勇氣、有理想的人。英語中有關責任話題的文章較多,通過人物或者事物,來闡述社會責任價值觀與社會文化,或是贊美克服困難的勇氣,或是提倡愛護自然環(huán)境。此外,關于災難與環(huán)保題材的文章也較多,比如《在火山下》,主要描述了火山爆發(fā)時人們求生的場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火山爆發(fā)的視頻資料以及其他自然災害圖片,如地震、干旱、臺風等,這種令人震撼的場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四)豐富思維觀念
在英語課堂上學習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人際交往禮節(jié)等,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全球觀念,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譬如高中英語中的《新西蘭》《美國》等文章,從地理、文化角度,介紹了地區(qū)文化與經濟發(fā)展。學習這些知識,學生能夠了解到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其文化習慣各不相同。正如我國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的文化均不同,而56個民族的文化又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這一個整體。學生學習西方文化,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更加懂得尊重文化差異,學會從文化差異角度來處理人際關系。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語言也可能會存在歧義,這需要學生在學習應用的過程中,深度挖掘西方文化,比如英國文化、美國文化,這對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3]。
三、西方文化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于翻譯學習
中西方文化差異體現在不同方面,比如在英語翻譯時,部分語句是可以直譯的,有些語句則不可以直接翻譯。因為文化有所差異,不可以望文生義,需要充分地考慮西方文化背景。譬如:“月季”用英語表達是“American beauty”,若直譯則是“美國美人”的意思,不能以漢語表達習慣來翻譯英語;“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翻譯成中文為“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翻譯時可以直接翻譯,但是需要斟酌用詞,以表達出作者的情感用意。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搜集類似的內容加強練習,分析可以直譯的語句;或者搜集因為文化差異引發(fā)誤會的搞笑視頻,通過觀看喜劇視頻來感受文化差異性,培養(yǎng)自身的開放思維[4];或者可以通過觀看英文節(jié)目來提高自身的聽力能力。
(二)應用于閱讀學習
英語閱讀學習作為重要內容,其受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影響較大。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學生對西方文化了解較少,多以東方文化視角來解讀文章內容,從而影響到思維,難以起到培養(yǎng)價值觀念的作用。對此,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注重挖掘西方文化內涵,進而降低閱讀學習難度,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譬如:在“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學習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學習小組,搜集有關復活節(jié)的相關資料,探索復活節(jié)的由來以及各國復活節(jié)活動的區(qū)別,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做具體分析,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學生在不斷接觸西方文化的過程中,自身的價值觀念也會受到影響。因為文化的影響不全是有利的,這時學生要積極地尋求教師的幫助,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地識別西方優(yōu)秀文化。
(三)應用于寫作學習
高中英語寫作時,許多學生習慣以中國式英語來表達內容,覺得不存在語法問題。以漢語思維來表達,實際上存在各種錯誤。學生要充分考慮到中西文化的差異,及時糾正寫作方式。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學生要注重運用西方文化與變向思維,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來表述自己的想法。這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并且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識。在平時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注重增加課外閱讀練習與英語基礎知識的練習,以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學生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讓教師幫助推薦優(yōu)秀的外文書籍,比如英美國家的人文歷史作品,以增強自身的英語語感,還可以參與英語競賽與英語角活動,提升自身英語運用能力[5]。
(四)加強文化滲透
基于西方文化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教師可以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進行文化滲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譬如在學習詞匯中融入語言文化。當學習到“pudding”這個詞時,可以深度挖掘詞匯背后的文化,此單詞的表面意思是食物,從文化角度來看,則代表著貴族文化,“pudding”指的是“主菜后的甜點”,與“desert”不同,“desert”指的是“主菜結束后的果盤”。這些詞匯在西方文化中均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對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積累文化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文化敏感性,利用課外讀物與網絡資源等來學習習語與典故等,以深層次掌握西方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四、結束語
高中英語中的西方文化對學生的價值觀念有著積極的影響,對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增強責任意識,有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扎實英語基礎,善于利用西方文化來進行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杜琨.從跨文化角度看新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的利與弊[J].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4):75-77.
[2]王維東.圖式理論在高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07):143-144.
[3]周穎.跨文化意識滲透對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3(48):108-109.
[4]宋昕.少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策略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6):83-84.
[5]沈元詰.初中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初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04):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