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負反饋在二語習得中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從學習者錯誤類型和學習者水平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使用負反饋,使用何種負反饋方式既能幫助學習者高效糾正錯誤,發(fā)展中介語,又能降低學習者在糾錯時的焦慮情緒。
【關鍵詞】負反饋 口語課堂 負反饋方式
一、引言
隨著二語習得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重心從對比分析轉向錯誤分析,負反饋也開始引起學者們的關注,絕大多數(shù)語言教師和第二語言學習者都肯定了負反饋在二語習得中的重要性,使之成為二語習得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
二、負反饋的定義與分類
負反饋也被稱為糾正反饋(corrective feedback)或負面示例(negative evidence)。Long的互動假說(interaction hypothesis)特別強調了意義協(xié)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對語言學習的促進作用。
學者們對負反饋分類眾說紛紜,比較常見的是Lyster的分類,包括六種:明確糾錯(explicit correction)、重鑄(recasts)、引導(elicitation)、元語言提示(metalinguistic clues)、要求澄清(clarification requests)和重復(repetition),其中最后四類被Lyster歸為形式協(xié)商法(negotiation of form)。
三、負反饋方式與錯誤類型
本文以Lyster(1998) 對學習者錯誤的分類為基礎,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負反饋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的運用。
1.語法錯誤。語法錯誤包括時態(tài)錯誤、詞序錯誤、限定詞使用錯誤、名詞單復數(shù)錯誤等。因為語法錯誤往往很復雜,教師在糾正的過程中無法將正確的語法規(guī)則重新講述,否則會影響語用交際,因此教師使用最多的負反饋方式就是重鑄法,也就是教師重述原句,并直接給出正確的表達方式,但并不明確指出學生的錯誤。學生通過對比來發(fā)現(xiàn)錯誤,減少與目標語的差距。
2.詞匯錯誤。詞匯錯誤是指不恰當?shù)剡x擇詞匯,如詞義誤用,詞性誤用,自造生詞等。頻繁的使用重鑄法會影響會話的順利展開,并且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情感焦慮,不利于學生對負反饋的接納。另外,學生也會誤認為老師提供的正確詞匯是近義詞,只是為了豐富語言表達,而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這類錯誤推薦教師們使用形式協(xié)商的方式,通過協(xié)商讓學生自己意識到詞匯的錯誤,并主動予以修正。教師可以使用引導的方式,也可以使用要求澄清的方式,如“請再說一次”,引起學生對錯誤的注意,并予以糾正。
3.語音錯誤。語音錯誤主要指學生在口語表達中不地道發(fā)音或語音錯誤。教師應簡單明了地給予負反饋,可以使用重復法,將發(fā)音錯誤的語句重復一遍,改變聲調并凸顯錯誤。亦或使用要求澄清法,“能再說一遍嗎?”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并主動改正。
4.母語不當使用。母語使用不當是指學習者受母語影響,將母語語法結構或母語思維套用在目標語中。這類錯誤往往受思維影響,學習者自身不易發(fā)現(xiàn)錯誤,形式協(xié)商的方式不太適用,重鑄又無法明確指明錯誤,因此建議使用明確糾正法,也就是明確指出學生的表達有誤,不符合目的語語言規(guī)范,并給出正確的表達方式。
四、負反饋方式與學習者水平
負反饋方式也與學習者水平有關。對于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習者而言,形式協(xié)商的方式不足以讓學習者發(fā)現(xiàn)錯誤,更不用說糾正錯誤,因此明確糾正和重鑄法相對來說比較有效。然而,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習者而言,過多的明確糾正會降低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本身的語言知識足夠讓其領會教師的引導,并有能力自行修正,因此,教師應較多地使用引導、元語言提示、要求澄清和重復的負反饋方式。
五、結語
本文側重探討了在大學英語口語課堂如何使用負反饋的問題。首先,教師負反饋的方式與學生的錯誤類型密切相關,教師既要提高糾錯效率,保證會話的順利進行,又要盡量為學生提供機會主動糾錯。其次,教師負反饋的方式還受學習者水平的影響,教師的負反饋既要給高水平學生主動糾錯的機會,又要對低水平學生進行有效反饋??傊處熢谔峁┴摲答仌r既要考慮錯誤類型又要考慮學生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Long M.The role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Ritchie M,Bhatia T(eds.)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San Diego:Academic Press,1996:414.
[2]Lyster,R.Negotiation of form,recasts,and explicit correction in relation to error types and learner repair in immersion classrooms[J].Language Learning 1998.
[3]趙晨.不同水平英語教學中的教師糾正反饋語——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3).
[4]邱兆杰.EFL教學中的糾錯問題——學習者的看法和要求[J].北京:外語界,1997,(2).
[5]楊穎莉.反饋對不同語言水平學習者目標語發(fā)展作用的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2013(5).
作者簡介:劉學思(1983.11-),女,漢族,湖北荊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