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
摘要:基于高校體育教育存在的體育教育認識不夠、教育內容滯后、方法單一、鍛煉方法教育缺失、心理教育薄弱等問題,提出應對性思考: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優(yōu)化教育內容,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融合時尚元素;優(yōu)化教學方法,引入競技性、娛樂性;推動體育學習自主化、全面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體育;現狀;措施
隨著全民體育運動的深入,社會體育需求加劇。高校作為高等人才培養(yǎng)方重要陣地,必須要順應時代發(fā)展,強化體育教育,對高校體育教育現狀進行深入的反思,以準確把握高校體育未來發(fā)展趨勢,全面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率。
一、高校體育教育現狀審視
(一)體育教育認識不夠
隨著高校競爭日益加劇,不少高校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專業(yè)發(fā)展上,忽視體育教育,無論是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還是體育教育投入都顯得相對薄弱。高校對體育教育認識上存在的偏差大大制約了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進而影響了高??沙掷m(xù)發(fā)展。
(二)體育教育內容滯后
體育課程是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高校體育教育內容與中小學體育教育內容相比,大同小異。體育教育內容滯后性直接影響了高校體育教育吸引力,陳舊的體育教育內容難以有效激發(fā)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有效激發(fā),主體意識薄弱。
(三)體育教學方法單一
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直接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也直接影響著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目前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相對單一,表現出程式化現象,往往是先從準備活動開始,再到課堂教師示范、學生訓練,程式化的體育教學方法大大抑制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四)忽視鍛煉方法教育
體育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教會學生自主鍛煉,然而當前高校體育教育忽視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方法教育,過于偏重學生體育技能訓練,導致學生盲目地追求體能素質,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開展體育鍛煉的能力,也不利于學生終生體育鍛煉意識的發(fā)展。
(五)心理教育相對薄弱
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高校體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但高校體育教育過于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心理素質相對薄弱,忽視體育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心理品質進行教育與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發(fā)展的不平衡,影響了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
二、高校體育教育應對策略研究
(一)樹立科學發(fā)展觀
新時期高校體育教學要樹立科學發(fā)展觀,基于高校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高度重新審視高校體育教學。
首先,要將體育教育作為高校發(fā)展的重要內涵之一。體育素質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路徑。高校要將體育教育納入到學校發(fā)展中,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升體育教育設施建設水平,為體育教學的開展做好保障;
其次,要將體育教育作為提升學生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僅得到體能素質發(fā)展,學生的心理素質、心理品質等都將得到有效發(fā)展,有利于提升學生競爭力。
(二)教育內容時代化
高校體育教育必須要體現出自身特點,基于大學生體育學習需求,使教育內容時代化,將體育教學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融入時尚性元素,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
體育教育貼近生活。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發(fā)展,體育需求加劇,而且呈現出多樣化的需求。高校體育教育要迎合大學生體育需求,貼近生活,優(yōu)化體育教育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的主動性。
體育教育內容融合時尚元素。在全民體育運動的時代背景下,我國體育運動獲得巨大發(fā)展,體育呈現出多樣化、娛樂化現象。高校體育教學要有機融入時尚性運動項目,如攀巖、野外生存的運動項目,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法多元化
高校體育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學,因此高校體育教學要選擇適合自身的教學方法,適當地開展競技活動、娛樂化運動等,以更好地滿足學生體育學習需求。
教學方法競技化。體育學科自身具有很強的競技性,加上大學生體育鍛煉中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增強,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競賽教學法,以比賽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激發(fā)學生好勝心,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教學方法娛樂化。寓教于樂是教育的一個基本思維,高校體育教學要強化寓教于樂的意識,嘗試運用或者借鑒娛樂節(jié)目的形式開展體育教學,例如借鑒娛樂節(jié)目“大闖關”,將體育教學內容有機滲透在“闖關”活動中,使學生在快樂的活動中學習體育。
(四)體育學習自主化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高校體育教學的根本追求,高校體育教學要積極推動體育學習的自主化,教給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滲透鍛煉方法教育。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方法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一般方法,給學生自主鍛煉留足時間,讓學生在實踐中摸索,并不斷創(chuàng)造,從而形成具有個性化特色的體育鍛煉方法。
(五)身心發(fā)展全面化
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內涵之一,高校體育教師要基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視角,將學生體育體能素質發(fā)展與學生心理素質發(fā)展有機結合起來,注重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心理素質訓練,有意識開展抗挫折訓練、耐力訓練等,注重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素質評價,并將體育教育與陽光體育運動有機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學生心理素質。
三、結語
總之,高校體育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與高??沙掷m(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體育教師要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針對高校體育教育現狀采取有效措施,為高校體育教育發(fā)展開拓全新領域。
參考文獻:
[1]林淑冰.試論我國體育教育現狀及應對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78-79.
[2]鄧藝華.淺析當前高校體育教育的改革困境與應對措施[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2):62-62.
(作者單位:鄭州工業(yè)應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