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婷
摘 要:小學班主任應當從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個人道德修養(yǎng)、恪守自身工作職責和挖掘個人授課技巧四方面來提升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藝術。從班級的角度出發(fā),應當從制定小學班級的管理制度、選拔合適的小學班級委員、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塑造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等四個途徑來完善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方法。旨在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真正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的小學生。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教學管理藝術 班級
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理念在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班主任作為教師的中堅力量,其自身綜合素質受到了更為嚴苛的要求。另一方面,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對小學生起著直接且深刻的影響,如何提高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藝術,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仍然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從教師綜合能力角度 改善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
1. 提高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
師者,傳到授業(yè)解惑者也。教師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當其沖的任務應是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時代在不斷地發(fā)展,知識也在不斷地更新,教師要努力做到終身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極更新自己的知識框架,才能把第一手的、最全面的、最先進的知識向學生講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才能有精力更進一步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同時令學生更加尊重教師,加深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友情,從而促進小學班級的有效管理[1]。
2. 提升個人道德修養(yǎng)
為人師表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重視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一方面,對待學生是應當樂于奉獻、甘為人梯,尊重學生、循循善誘,更不能對成績好的學生有所偏愛,對成績落后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甚至歧視、體罰;一方面,對待家長不能接受貴重禮物,形成不良風氣,不能私下對學生進行有償補課,導致資源不公平現(xiàn)象的發(fā)生,應當敬崗敬業(yè)、以身作則,用自身道德修養(yǎng)和高尚情操影響他人。教師應當意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意識到提升個人道德修養(yǎng)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業(yè)內(nèi)容。
3. 恪守自身工作職責
在其位,謀其職。教師作為學校和小學生之間的交流的橋梁,恪守其職責是對學校、對小學生負責任的表現(xiàn);教師又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和先驅,恪守其工作職責更是進行小學教學管理藝術的基礎工作。教師既然身在其位,就應當竭盡所能做好學校布置的教學任務,還應當一絲不茍地對學生負起責任。教師不能因為自己的私人原因,而在課堂上對學生發(fā)泄情緒,對學校下方的教學任務也敷衍了事。教師應當在其教學工作中盡心盡力,力求完美,按時、按量、按質的完成教學工作。總之,教師恪守自身工作職責是對自己負責的表現(xiàn)。
4. 挖掘個人授課技巧
學生學業(yè)水平的高低不僅受到教師專業(yè)水平影響,還受到教師授課技巧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名教師不僅應當注重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還要對教學方法、教學技巧進行總結、歸類并且升華,最終形成獨具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教師之間也應當多加交流、共同分享,互相學習具有價值意義的授課技巧。教師只有充分挖掘個人的授課技巧,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便可以從更大范圍、更廣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善班級學習氛圍,進而提高課堂質量。因此,教師也要注意對授課技巧進行總結和挖掘[2]。
二、從班級的角度 改善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
1. 制定小學班級的管理制度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一個班級要想有條不紊的運行,必須有一套完善可靠的制度,因此,教師應當和全班同學齊心協(xié)力,共同制定本班的班級管理制度。首先,班級管理制度不僅要尊重學校的紀律,還要尊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內(nèi)容;其次,班級管理制度制定的過程中,應當以實踐為基礎,充分考慮班級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然后,在實踐的基礎上應當廣泛采納班級里小學生的意見和建議;最后,教師作為補充和完善,應當提出一些具有歸納性的建議或者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建議。通過全班共同制定出的班級管理制度,可以在方方面面有效規(guī)范小學生的行為。
2. 選拔合適的小學班級委員
選拔合適的小學班級委員會對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氛圍十分重要。教師在任選班委會成員的時候,不能一味以個人主觀印象或者考試成績排名對學生有所區(qū)分、進行評判并且斷定由誰當選。而應該對學生學習水平、待人接物態(tài)度、音樂體育特長等等要素進行綜合考量,最終選擇合適的任選擔任班委會成員。或者引導學生發(fā)癢民主、平等的觀念,通過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推舉,這樣推選出來的人選結果往往和教師心中所想有所差異,但實際上卻能有效的潤滑班級之間的關系,營造更加融洽的班級氛圍[3]。
3.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過一言堂模式進行授課,教師占據(jù)主體地位,相應的,學生顯得十分被動。而現(xiàn)代化教育理論則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是起到引導作用。教師不僅要教會掌握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只有學生自己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后,才有可能主動學習、樂于學習。小學生在行為習慣上的養(yǎng)成和改成十分迅速,并且一旦養(yǎng)成習慣對今后長遠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時刻認識到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 塑造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
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當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在其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學生往往樂于主動尋求解決辦法,甚至越挫越勇;反之,當一個學生缺少學習興趣,便難以進行自主學習,甚至對家庭作業(yè)的完成都產(chǎn)生抵抗情緒,長此以往就會事倍功半,使其在學習上態(tài)度更加消沉。因此,教師應當主動和學生建立更為親密的關系,關注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塑造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這樣才有激發(fā)起自主學習的興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有所享受,并且能夠發(fā)現(xiàn)學習的樂趣[4]。
結語
從教師的角度和從班級的角度改善小學班級管理都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不斷加強教師自身綜合水平的提高,不斷完善班級管理方式,最終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展現(xiàn)小學班主任優(yōu)秀的管理藝術。
參考文獻
[1]龔曉丹. 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藝術[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
[2]張宏英. 有關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藝術分析[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3).
[3]宋素芹,高勇.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現(xiàn)狀與對策[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4).
[4]孫殿雙. 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 赤子(上中旬),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