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鳳花
摘 要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有極大一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班級中度過。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初中的班級管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就將針對中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與管理要點進行探討,希望以此對未來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 中學班主任 班級 管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57
On the Art of Class Management and the Key Points
of Management f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PAN Fenghua
(Guangping No.2 Middle School, Wuzhou, Guangxi 543102)
Abstract In the student's learning career, a large part of the time is spent in the class. Therefore, the creation of a good class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grow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class managem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the class management art and management of the middle school head teacher, hoping to help the class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class teacher; class; management
0 前言
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班級是最重要的場所之一。因此,在初中教育當中,初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好班級管理,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更加良好地成長,同時更好地進行學習,保障學生能夠收獲良好的學習成果。
1 當前學校的班級管理現(xiàn)狀
1.1 當前中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模式
從目前大部分初中班級的管理情況來看,在初中班級當中,班主任所采用的班級管理模式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強制型。強制型的管理模式是當前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管理模式。所謂的強制型指的就是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擁有絕對的權(quán)威,而學生在班主任面前必須要做到絕對的順從。從表面的情況來看,強制型的管理模式能夠讓班級形成較強的組織紀律性,以此來實現(xiàn)學校內(nèi)部對初中班級的管理要求。然而,從學生的個人發(fā)展來看,強制型的管理模式極大地遏制了學生個性以及天性的發(fā)展。雖然學生對班主任的要求能夠做到百依百順,但是也讓學生對班主任產(chǎn)生了戒備心,從而拉開了學生與班主任的距離。這樣一來,不論是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還是學習都是極為不利的。
(2)溫和型。所謂的溫和型管理模式,指的就是在班級管理當中,教師盡可能放手,鼓勵學生尋求自我的發(fā)展。這樣的班級管理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擁有較大的自由空間,能夠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我、解放天性。同時,采用這樣的管理模式,也能夠形成較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貼近。當然,溫和型的管理模式并不是沒有缺陷的,在這樣的管理模式當中,一旦班主任沒有掌握好放手的度,那么就可能造成學生的過度自由,導致學生的自我放任,使得學生的服從性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極差,從而導致學生在班級中無法良好地進行學習。
(3)折衷型。折衷型是介乎于強制型與溫和型之間,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這樣的管理模式能夠很好地彌補強制型與溫和型這兩種管理模式的不足,使得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好地進行管理。不過較為遺憾的是,從目前筆者所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在班級管理中能夠良好運用折衷型管理模式的班主任并不多。
1.2 管理中的模式與藝術(shù)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當中,都一定要將管理模式與藝術(shù)相結(jié)合。雖然,這樣的做法會加大班主任的工作難度,同時對于班主任無論是從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還是管理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在班級的管理當中缺乏藝術(shù)的指導,那么班級管理只會是冰冷機械化的強制型,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同時也會拉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阻礙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會對學生的學習產(chǎn)生阻礙。
然而,如果在班級管理中,過于偏重藝術(shù)性而缺乏具有約束和監(jiān)督作用的管理,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放任,使得班級的秩序失控,不僅會對學生學習質(zhì)量的提高產(chǎn)生阻礙,同時對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是毫無幫助的。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重視管理模式與藝術(shù)的相結(jié)合,平衡管理工作中的科學性與藝術(shù)型,這樣以來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輕松活躍但不乏秩序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2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
2.1 對班主任管理藝術(shù)的界定
管理藝術(shù)應當要如何定義,目前還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看法。有人認為,管理藝術(shù)應當指的就是具有創(chuàng)作性的管理。而有的人則認為管理藝術(shù)應當指的是藝術(shù)化的管理。然而,筆者認為,所謂的管理藝術(shù)應該是有效管理活動進一步的演變,也是對現(xiàn)實生活中另一種演繹。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藝術(shù)活動應當是由內(nèi)心喚醒的一種情感,然后通過動作、語言、顏色或者是線條這些方式將這種情感傳達給其他人,以此來產(chǎn)生感情傷的共鳴。因此,從這一點來看,藝術(shù)應當就是一種情感上的轉(zhuǎn)移。而在班級管理藝術(shù)當中,筆者認為應當就是一種將班主任情感與意志向班級學生進行傳達和轉(zhuǎn)移的過程,以此來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更加接受和認同班主任的管理,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管理活動,為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的管理藝術(shù)都是來源于班級管理的實踐活動,是在長年累月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所積累的經(jīng)驗以及形成的理念。這些管理經(jīng)驗和管理理念都是十分珍貴的,雖然每一位班主任日常都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但是在成功與失敗經(jīng)驗當中,必然有著細節(jié)以及方向上的差異需要每一位班主任注意和學習。當然,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都會有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因此也需要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細心的觀察,從尋常的日常工作中挖掘提高管理工作質(zhì)量和效率的方式與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從而為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帶來巨大的幫助。
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工作當中,需要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如何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學生從內(nèi)心認同和接受班主任的管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班主任認識到,在班級管理工作當中,藝術(shù)化應當是班主任長年累月工作中所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工作習慣,而絕對不能是刻意和有意識的。初中學生處于極為敏感的階段,在這個時候他們對外界任何的變化,特別是人的情感變化都極為敏感和多疑。因此,班主任若只是有意識的刻意的藝術(shù)化,會讓學生有所察覺并且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樣一來就會阻礙班主任管理工作質(zhì)量的提高。其次,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還需要格外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實際學習情況以及生理、心理的成長情況,這樣一來才能在班級管理當中有針對性的實施相關(guān)措施,使得班級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學生的需求,以此來幫助學生的成長和學習,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更為良好的學習成果,培養(yǎng)出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要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
2.2 班主任管理藝術(shù)形成的途徑和原則
要想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那么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班級管理藝術(shù)形成的途徑和原則。而管理藝術(shù)形成的途徑和原則與班級管理工作的目的、性質(zhì)和任務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同時班級管理的規(guī)律、現(xiàn)代管理理念以及未成年心理學等都對班級的管理工作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教育性原則。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首先要遵循的就是教育性原則,并且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不斷積累管理經(jīng)驗以及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抓住學生的特點與特性,充分發(fā)揮班級管理藝術(shù),從而更好培養(yǎng)學生,使得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有所提高。除此之外,如同前文所說,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還需要注意每一件小事的積累,要學會如何總結(jié)管理經(jīng)驗,并且要積極吸納其他班級管理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經(jīng)驗,依照自身管理班級的現(xiàn)狀來尋找更好的班級管理途徑,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質(zhì)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一定要具備較強的服務意識,要認識到班級的管理并不是為了強制學生,而是要通過良好班級氛圍的塑造更好地服務學生,讓學生能夠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2)創(chuàng)造性原則。在班級管理的過程當中,創(chuàng)造性原則是極為重要的,這是因為班級管理藝術(shù)的本質(zhì)就是創(chuàng)造性的管理。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需要清楚認識到,自己所面對的工作對象是個性迥異的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特點、要求和需求。雖然,在學校內(nèi)部管理的統(tǒng)一標準和要求之下,班主任要對班級進行嚴格的管理,但是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因此,從這一點就可以得出,雖然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可以借鑒指導,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當中,沒有任何一種管理模式與管理理念可以直接復制,還需要班主任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模式和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性管理。
(3)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可以被學生認同和接受的班級管理措施。與此同時,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平等交流,這樣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而讓學生更加親近班主任,這樣也能讓學生更愿意進行情感交流,使得班主任可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將自身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實現(xiàn)情感上的共鳴,這樣一來才能真正有效地加強班級的管理工作,使學生可以在更加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當中學習和成長。
3 結(jié)論
綜上所述,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對于班級管理工作有著極大的作用。因此,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管理藝術(shù)與管理模式的結(jié)合與統(tǒng)一,這樣一來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zhì)量,以此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使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陳利發(fā).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成功:教育,2013(6):210-210.
[2] 阿米娜木&#;艾沙.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7).
[3] 羅大芳.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32).
[4] 劉曉強.淺談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好家長,2015(11).
[5] 趙秀琴.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
[6] 王曉榮.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新課程·中學,2014(3):142-143.
[7] 羅布次仁.淺談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shù)[J].讀與寫:上,下旬,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