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襄樺
摘 要 聲樂教學具有語義表達直接明確、情感抒發(fā)具體真切的優(yōu)越性,在音樂藝術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聲樂教學注重的是激發(fā)學生的歌唱興趣,培養(yǎng)學生情感體驗的能力。因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演唱興趣,在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同時,能夠輕松自然地掌握抽象的歌唱技能和技巧,那么,想象和聯(lián)想就成為學生學習聲樂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童聲教學中,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獲得情感的共鳴,使發(fā)聲技能訓練更加趣味化和簡單化。本文就想象和聯(lián)想在童聲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 想象 聯(lián)想 童聲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77
On the Use of Imagination and Legend in the Children's Voice Education
ZHANG Xianghua
(Yunnan Art School Affiliated School of Art, Kunming, Yunnan 650000)
Abstract Vocal music teaching has clear semantic expression directly, emotional express specific real superiorit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music art education. Attention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to inspire students' interest in singing,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singing,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get emotional experience can easily grasp the abstract naturally singing skills and techniques, so,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to become the student to study vocal music in the process of effective method. In children's education, through the imagination and legend establishment situation for students, arou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get emotional resonance, make the vocal skills training more interesting and simple. In this paper, the imagination and legend in the teaching of children's use of in-depth discussion.
Key words imagination; legend; Children's voice education
1 想象與聯(lián)想在情感體驗中的運用
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發(fā)現(xiàn)只有讓演唱者在歌唱中情感得到充分釋放,才能獲得自然和舒暢的聲音。在學習各種聲樂作品中,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意識的引導,使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想象,在多聽多想和多表述中,進行情緒與情感的體驗積累,讓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比如在演唱《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經(jīng)典歌曲的時候,聲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進行旋律性的彈奏,學生通過聆聽,會富有想象的用深沉、寬廣、親切等詞語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模糊感受。如果讓學生直接加進歌詞演唱,他們的表現(xiàn)就會比較具體形象,想象力也會有局限性。這時候,音樂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音樂的抽像畫面和語言的表達藝術為學生描繪一個場景,創(chuàng)設一種意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使學生不僅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時空變化,而且能體會到歌詞里的情感跌宕起伏的變化。這時學生就會奮力展開想象的翅膀,實現(xiàn)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的相互轉換。有的學生對自己所想象的畫面會進行如下的描述:“我看到一位年邁的老者站在海邊,遙望著大海遠處,思念遠在故鄉(xiāng)的親人和孩子,海水逐漸打濕了老者的衣服”;也有的學生則會想象出學成歸來的場景,“我從海外求學多年終于學成回到久違的故鄉(xiāng),回到小時候和同伴追逐嬉戲的海邊,海還是那片海,只是人發(fā)生了變化”。這時候教師再結合歌曲旋律和歌詞對這首歌曲進行深入分析,分析歌曲的各種藝術處理變化,如聲音強弱、節(jié)奏快慢、明暗表達等,這樣學生接受和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得多。相應地,這首歌也會因學生的想象和理解而變得情節(jié)豐富,內(nèi)容感人,會讓人感觸頗深。
2 想象與聯(lián)想在發(fā)聲技能訓練中的具體運用
聲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發(fā)聲技能訓練時,通過對學生啟發(fā)和引導,讓學生在想象和聯(lián)想中展開呼吸的訓練、打開喉嚨的訓練與高位置的發(fā)聲訓練,從而讓學生盡快掌握各種訓練的技能和要求。下面就想象與聯(lián)想在發(fā)聲技能訓練中的具體運用進行詳細探討:
2.1 想象與聯(lián)想在呼吸訓練中的運用
很多學生在最初開始學習聲樂時,往往對腹式呼吸方法丹田橫隔膜的肌能運用不是很理解,這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形象啟發(fā),讓其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例如:自來水鋼筆吸墨水的原理,或者是推拉風箱的原理,讓學生進行腹部的反復收放呼吸運動等。在練習中為了避免出現(xiàn)肌體緊張和僵化感,教師可以讓學生體會和觀察睡覺時的呼吸狀態(tài),或者是游泳中的呼吸感覺。在童聲呼吸訓練中,不能單一只從理論上講解呼吸時的肌能運動,這樣學生會很難理解。教師可以通過情境事物使學生的想象和聯(lián)想得以啟發(fā)和運用。
在慢吸慢呼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溪水緩緩流淌、太陽冉冉升起等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氣息控制和呼吸均勻的特點,在內(nèi)心產(chǎn)生穩(wěn)、長和連的感覺。
在慢吸快呼時,讓學生感受到力量的聚集和爆發(fā),比如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拉滿弓后準備放箭的瞬間,或者在操場上投擲實心球的場景,這樣學生很快聯(lián)想到運動的方向感以及力量氣勢的爆發(fā)和持續(xù)。
在快吸慢呼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早晨起床突然看到窗外的雪景,這時的反應是硬軟腭提起,口腔微微打開,口鼻同時吸氣時的那種快速吸氣感覺。
在快吸快呼時,往往需要結合跳音練習,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吹灰”或者模仿“狗喘氣”等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從而讓橫膈膜和腹肌的靈活性得到加強,變得更加有彈性。
以上的訓練中,都有想象和聯(lián)想的運用,通過語言或者動作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已知事物來聯(lián)想未知事物,通過已知來感悟未知,從而讓學生獲得內(nèi)心力量支持,避免吸氣肌肉群與呼氣肌肉群的力量對抗,幫助學生進行雙向的氣息運動,進而獲得平衡,這樣就能使訓練呼出的氣流更加穩(wěn)勁流暢,在歌唱過程中能夠得到氣息的有力支持。
2.2 想象與聯(lián)想在打開喉嚨訓練中的運用
打開喉嚨的訓練是童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如何讓學生適度的打開喉嚨,這是每個聲樂教師在童聲教學中所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無疑,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的方式,也是解決童聲教學中打開喉嚨的行之有效之法。比如說,在對學生進行“u”和“o”元音發(fā)聲訓練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描述這樣一幅情境,“在打開口腔的過程,就像進入了一個巨大的宮殿,推開門抬頭向上看到龐大的房頂,你必須發(fā)出聲音以支撐住屋頂,并且盡可能地將它越頂越高。”還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河流,不斷奔流前進至最遠處,直到肉眼看不見;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條很長的隧道,聲音就像是從隧道中奔騰而出的火車,這樣就能讓學生在打開喉嚨的過程中獲得舒暢的感覺。在實際童聲教學發(fā)聲訓練中,教師不僅僅只要求聲音,還要不斷調整學生的演唱身姿,盡可能地達到最佳發(fā)聲狀態(tài);另外還要注重學生的聽覺培養(yǎng),能夠辨別出不同音質和音色,判斷發(fā)聲的正確與否,力求聲音的統(tǒng)一性。
2.3 想象與聯(lián)想在聲音高位置訓練中的運用
在進行聲音高位置訓練的過程中,也可以通過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的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幫助學生解決不同發(fā)聲器官之間的功能協(xié)調問題,比如說,氣息的控制與高位置發(fā)聲的問題,聲帶的關閉和喉嚨打開的問題等,只有讓這些問題得到合理解決,才能獲得自然純凈的聲音。在實際進行高位置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去模仿口吃者(大舌頭)說話時的感覺,這樣就能體會到喉頭向下,軟腭向上提的感覺;也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放風箏時的情境,手中的拉線緊又長,風箏也就飛的高又遠,如果中途放松手中的繩線,風箏就會掉落下來,學生通過聯(lián)想風箏繩線的拉力和風箏升力的對抗來體會聲音的高位置與低氣息之間的關系,即低氣(繩線)高位(風箏)的感覺。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還可以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穿針引線的情境,例如:小針眼穿絲線,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打開喉嚨與聲帶緊閉的感覺。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聲音高位置訓練的要點,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逐漸掌握聲音高位置的發(fā)聲技能,從而獲得優(yōu)美的聲音。
在聲音高位置訓練中,通過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能夠有效避免過去傳統(tǒng)的硬性教學模式,防止刻意模仿與重復式機械訓練;通過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富有趣味性的情境,讓學生在傳神的氛圍情境中找到發(fā)聲技巧,并通過自己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感知高位置發(fā)聲。通過不斷練習,學到方法,掌握發(fā)音的動作要領和技巧,這樣發(fā)出的聲音才會清新自然而富有表現(xiàn)力,才能充分體現(xiàn)聲音高位置的發(fā)聲訓練效果。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童聲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獲得更好地情感體驗,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技能,就必須及時拋棄固有的童聲教學模式,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避免機械重復式的訓練,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合適而有意味的語言情境,幫助學生領悟音樂作品,從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領悟到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內(nèi)涵和價值,同時在發(fā)聲技能訓練過程中合理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在呼吸訓練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溪水”、“太陽”、“拉弓放箭”以及投“實心球”等情境,讓學生掌握呼吸訓練的要點;在打開喉嚨訓練過程中,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宮殿”、“河流”和“隧道”等情境,讓學生在打開喉嚨的過程中獲得通暢感;在聲音高位置發(fā)聲訓練時,通過“口吃者”、“風箏”和“穿針引線”等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掌握聲音高位置發(fā)聲的技能和特點,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提高童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殷璐璐.我的童聲合唱教學[J].文教資料,2010(5):128-129.
[2] 徐敬珉.如何搞好童聲合唱教學[J].內(nèi)蒙古教育,2009(8):56-56.
[3] 張靜.從實踐中談童聲教學—— 一對一授課模式[J].北方音樂,2016,36(13):136-136.
[4] 張昕.淺談童聲教學與應用型音樂人才培養(yǎng)[J].都市家教月刊,2013(8):278-278.
[5] 柯苗.芻議想象與聯(lián)想在童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24).
[6] 郭風麗.淺析在歌唱教學中如何將“學會”轉變?yōu)椤皶W”[J].教師,2011(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