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梅
【摘要】俗話說:“環(huán)境造就人。”一個班級的文化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班級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它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往往會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關(guān)鍵詞】用心建設 育人 創(chuàng)設 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207-02
校園文化是體現(xiàn)一所學校靈魂精髓,而班級文化即體現(xiàn)班級內(nèi)部的管理,是組成學校文化氛圍的閃亮窗口,是學生接受知識、掌握技能、養(yǎng)成建全的人格、形成思想觀念的主要陣地。特別是對啟蒙教育的小學來說,要把一個個頑童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少年,小學班級文化建設至關(guān)重要,因為小學班級文化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思想境界的拓展、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潛移默化作用。
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下面我就簡單談談自己對低段班級文化建設的幾點做法:
一、營造優(yōu)美的育人環(huán)境
“只有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作為一個班集體學習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其環(huán)境的優(yōu)劣對學生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營造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我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課室凈
開學第一天,我就要求孩子們學會保持自己座位、抽屜的清潔,不亂丟垃圾到地下,見到碎紙撿起來。因為第一個月是孩子上小學的適應期,一放學就要整隊到校門口等待家長的接送,下午的清潔工作就只能由我代辦。把孩子們?nèi)克妥吆?,已?jīng)累得不得了,但我絲毫沒有放松班級的清潔工作,回到教室,重新打掃一次,把桌椅擺放整齊,我要讓孩子們第二天看到一個干凈整潔的教室。度過適應期后,我迅速編排值日表,并對值日當天的小組進行評比(評比表張貼在課室)而且每天我都是他們值日的一員。在我的帶領與薰陶下,孩子們的清潔工作做得相當?shù)郊?。每天我們的教室都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
2.墻壁美
精心布置班級室內(nèi)文化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滲透賞識教育。我根據(jù)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征,對于事物的感受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在展示欄與板報的設計我多以圖為主,并且色彩鮮艷,圖象生動來吸引他們,讓他們有美的享受。
你瞧,把“快樂學習,天天進步”幾個大字鑲在橙色桃子的海綿紙上,分列在板報下的墻壁上,讓雪白的墻上增添了生機。板報下的墻壁就是孩子們的展示欄,展示他們的繪畫、影集、還有手抄報。旁邊是“養(yǎng)成好習慣”的五條規(guī)則。我還設計感恩樹,讓小朋友對表示感謝的話寫在小紙貼上去,以表心聲。在開展“書香校園”活動后,我將感恩樹撤下來換成“快樂讀寫”欄,張貼孩子們的讀書心得與照片。在近期的板報???,我就以“書是財富”為主題,內(nèi)容有讀書心得,名言警語,小故事,推薦好書等。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同時,課室的外墻,是“群星閃耀”光榮榜,張貼“明星小組”、“閱讀之星”、“禮儀之星”、“才藝之星”、“善學之星”等九大“明星”相片呢!
3.圖書多
設立圖書角,倡導課外閱讀,并把圖書角辦成流動書窗。每周同學自愿拿出圖書,放在書柜里,每天作業(yè)后或者課間,讓同學們自由選擇閱讀。
二、編制明確的口令規(guī)則
制訂明確的班規(guī)口令,是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班級成員的行為,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jié)互助的集體氛圍。低年級學生活動好動,喜歡形象生動的東西,為了使他們對規(guī)則有形象的感知,我編了充滿童趣的瑯瑯上口的兒歌,甚至是一些好玩的游戲來喚醒他們的的規(guī)范意識。設立的班規(guī)口令主要從學習、紀律、安全、衛(wèi)生、禮儀等方面著手,并且簡明、兒化、好記、做得到。剛開學,打了上課鈴后,孩子們在教室里還是吵吵嚷嚷,沒有一點紀律,我就編了許多兒歌讓孩子對口令:
坐端正——我端正
小嘴巴——不說話
小耳朵——認真聽
課前應該怎樣做——書本放好,不說話
當孩子們回答問題時先發(fā)口令:
我展示——我傾聽
學生喜歡當小老師,上臺帶讀拼音與生字,為了讓學生專注起來,小老師先發(fā)口令:
請跟我讀——我跟你讀
讀后有結(jié)束語:朗讀完畢,謝謝!教室響起掌聲。這樣一來,大家都爭著當小老師展示自我了。
在朗讀課文時,老師先發(fā)出口令:
小腰小腰挺起來——我的小腰挺直直
書本書本豎起來——我的書本豎起來
響亮有力的口令,就如指揮捧一般,讓課堂氣氛活而不亂。另外,為了加大孩子遵守班規(guī)的自覺性,我及時表揚做得好、進步大的同學,給他蓋印章、發(fā)表揚信,印章滿十換紅花,紅花滿十換小禮物。讓學生有成就感的同時,更加遵守紀律,做得更好。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風、學風
班風、學風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精神建設范疇,良好的班風學風是班級文化建設深層次的要求,在這方面的建設,我更要加大力度。
首先,養(yǎng)成良好習慣——禮儀、規(guī)范。習慣,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經(jīng)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nèi)祟惷\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基礎教育階段是學生身心迅速發(fā)展又極具可塑性的階段,應當緊緊把握住這個有利的師教時期,抓好行為規(guī)范教育。
我通過班隊會讓孩子們認真貫徹《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在日常課堂上抓落實,如上課坐姿、舉手姿勢、讀書姿勢、寫字姿勢,放學后桌椅的擺放,集隊的隊列等一系列的規(guī)范。從學生一入學校,就開始強化訓練,一遍不行來兩遍,一天不行兩天,上課時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接著進行訓練。做操隊列走不好,帶回教室重新站隊再操一次。并制定一一對應的瑯瑯上口的班規(guī),反復頌讀,形成規(guī)范。就這樣,學生的規(guī)范一天天好轉(zhuǎn)。在規(guī)范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禮儀、安全等教育,我班積極開展“文明花處處開”、“安全伴我行”等活動。在活動中評選“禮儀之星”、“安全小衛(wèi)士”把他們的相片張貼在“群星閃耀”欄上,樹立榜樣。
其次,營造積極氛圍——團結(jié)、競爭。學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優(yōu)良班紀班風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孩子度過適應期后,我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性格、能力等特點分成七個學習小組,小組的力量盡量搭配均勻,小組成員相對固定,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派語文組長、數(shù)學組長、衛(wèi)生組長、計分組長等,爭取人人都有一份責任,座位調(diào)整時小組整體搬移。班級的任何活動與評比都以小組為單位。在評比中獲得優(yōu)秀小組稱號的,可以為個人加分。個人得分的多少,直接與期末的各種優(yōu)秀學生的評比掛鉤。這樣,個人榮譽與小組成員的榮譽緊緊相連,學生合作互助的勁頭馬上就上來了。學習成績好的輔導成績?nèi)醯模灾屏姷募s束自制力較差的,會勞動的指導不會勞動的。小組成員之間互幫互助,小組與小組之間又互相競爭,每位學生都努力向上,互相取長補短,這種良好的的氛圍成為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班級朝著既定的方向不斷向前發(fā)展。
最后,凝聚班級力量——榮譽、拼搏。要讓學生有集體榮譽首先孩子要做到熱愛班級、熱愛老師和同學。在開展主題班會“夸夸我們……”(學校、班級、同學……)讓學生在夸獎與被夸中,加深了友情,增強了熱愛班集體的意識。當然,這樣的活動,僅僅有一次是不夠的。學生更多的榮譽感要在平時鞏固,加強。每次班級的點滴進步,各項評比都是教師為學生鼓勁的最好時機。如在“雛鷹爭章”欄中有一章是:“雷鋒章”。讓學生知道只要有好人好事,只要為班級爭了榮譽,為班級做了好事,都可以在“雷鋒章”欄上印上紅花,并每周評出“小雷鋒”。通過這個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為集體付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強了學生的班級認同感,培養(yǎng)他們對集體的責任感。讓他們主動的來關(guān)心集體,視集體為自己的家一樣。同時配合學校開展各類班級比賽:“慶中秋賀國慶,經(jīng)典美文頌讀”“拼音寫詞語大賽”“快速口算大賽”等,在訓練過程中增強孩子們?yōu)榘酄幑?,班榮我榮的意識。尤其第一次參加大型的校運會,男女運動員雖然只是各占8位,剩下的34名拉拉隊員從沒閑過,在我的帶領和帶頭下,他們給隊員們吶喊加油、投稿助威、遞水遞毛巾……小運動員們頑強拼搏,最終我們奪得的總分是全校第二名,低年部第一名兼“體育道德風尚獎”的優(yōu)異成績。通過此次運動會,班級士氣提升了,凝聚力增強了。事后,我還召開了“頑強拼搏,一(1)最捧!”的主題班會,在活動中他們談收獲談感受的同時,深深認識到“團結(jié)的力量,拼搏的精神”是班級獲得勝利的法寶,老師因勢利道,鼓勵他們繼續(xù)加油,榮耀班級!
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它就像春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它有“水滴石穿”般的神奇,它能啟迪學生的智慧,陶冶學生的性情,溫暖學生的心靈。創(chuàng)設優(yōu)質(zhì)的班級文化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個動態(tài)的,不斷變化、生成的過程。所以我愿意不斷學習、反思,去實踐去探索,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建設,細心呵護,一定能跟低年級的孩子一起建構(gòu)出更加美好的成長家園。
參考文獻:
[1]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2.4
[2]林格,《教育,就是培養(yǎng)習慣》,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1